紅樓品鑑之從“賈母不肯教導史湘雲”說起,談談職場談談人生……

紅樓品鑑之從“賈母不肯教導史湘雲”說起,談談職場談談人生……

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賈母並沒有多喜歡史湘雲,有時候甚至略顯冷淡。

我不想牽強附會,也沒能力引經據典,只從個人目前的思想領悟能力,來說說這個事。

首先,賈母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喜歡史湘雲的?

我看過很多分析文章,發現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賈母是林黛玉進賈府後、史湘雲得罪林黛玉才開始不喜歡她的。

個人認為:完全不是。

我相信早在賈母去揚州接林黛玉之前,她就已經沒那麼喜歡史湘雲了。

以賈母的性格,我們知道,她派人去接林黛玉的時候,意志是非常堅定的,說“致意務去”;後林黛玉因父再回揚州,賈母讓賈璉親送,又說“仍叫帶回”。可見賈母如果真喜歡一個女孩兒,能自己掌控住的事情,她一定會安排得面面俱到。

然而我們知道,黛玉到達賈府前後,史湘雲已經長久不住賈府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賈母早就放棄史湘雲,所以才會放任、或者隨意找個措辭遣她回史家。所以書中描繪有很長一段時間湘雲對林黛玉有意見和想法,其實完全沒必要。

其次,猜想一下:為什麼賈母會沒那麼喜歡史湘雲?

這問題本身沒那麼重要,又不得不說,因為不說這個問題,很難帶入本文主題。

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不過六、七歲,——當然關於這點的討論文章也非常多,我們大可不必太過拘泥於具體幾歲,反正結論就是年紀極小,所以才能跟寶玉一床睡、一桌吃飯。

可史湘雲比林黛玉年齡還要小,史湘雲是管黛玉叫做“林姐姐”的。

這樣一個“更極小”的天真爛漫的女孩,怎麼就讓賈母看不上眼了?

分析一下,這裡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外因,一個內因。

外因的話,除非是史家長輩與賈母之間有什麼不睦,連帶導致賈母冷落了史湘雲。

很少人會往這邊猜想,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因為觀全書,史家當家人與賈府有交流的並不多見。

但僅憑這一點就臆斷他們之間不睦似乎太過牽強。

所以總體上我更偏向於賈母沒那麼喜歡史湘雲只是出於史湘雲的“內因”。

那史湘雲有什麼內因?

話多,而且說話沒輕沒重;調皮,程度還超出宗族家長能夠認可的範疇……這都還是小事。

從大方面來說,史湘雲的眼光和識人能力都有誤——當然過了好些年她似乎自己又領悟了,但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她確實表現得“有些蠢”。

還有她小時候犯下的蠢,作者並沒有直接寫出來,但可以想象,很多細節加在一起就導致賈母放棄她成為寶玉的“良配”。

現在說第三點,賈母為什麼不教導她?

史湘雲可以對賈母對林黛玉有怨氣。就好象職場中人生中,很多人回憶過去,雖然免不了痛恨自己怎麼那麼愚蠢,卻也免不了責怪他人。

可事實是,所有人都“怨不了”。

這裡我一不灌雞湯說什麼要提高自身修養去原諒別人的錯誤或者疏漏,——很多人總是陷入一個誤區,覺得自己受了委屈,是自己大人大量原諒了別人;

二不故作腹黑說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沒必要小題大做,然後對世道人心心灰意冷,——其實這是另一個認知誤區:一些人選擇做別人不理解的事,不是因為他們自私腹黑,而是因為他夠睿智、豁達、甚至大公無私。他們的境界可能遠超當事人之外。

以賈母為例,即便她高高在上,也沒辦法讓幼稚的史湘雲儘快懂事。

一是因為,育人是最難的。我們不能確定賈母或者其他人沒在私下提點過她,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史湘雲多年來一直我行我素,即便知道一些人情世故依舊口無遮攔;

二是因為,大環境不允許。賈府內耳目眾多,幾個孫子輩年又極小,她沒辦法保證她的教導不被傳出去給其他人知道。而如果她的傾向性明白表露,只會給年幼的子孫們帶來更大的麻煩。

她只能等待時機成熟,至少等他們年長一些,身體好一些。

這就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而且已經熟練於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思考的。她既要想辦法保證最心愛子孫們的利益,又要維持大家族的穩定,還得顧及所有人的體面,牽一髮而動全身。

而被管理者則總認為管理者應該怎麼怎麼樣,可他們不明白,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解決不了。不會因為個人地位的提升就把人性的難點客觀存在的問題都給解決了。

賈母當時選擇黛玉,對她來說最好的選擇。

首先是至親,其次足夠通透,而且是不點自通的透。

作為上級和領導,放著一支已經成材的仙草,和一個腦子裡不知在想什麼的傻麒麟,她能怎麼選?

所以很多人看黛玉進賈府,只注意那花團錦簇,卻不知那步步驚心。

從黛玉進府之前連房舍都沒安排好就可得知,黛玉進府的結果一切皆有可能:如果她不夠好,可能就跟湘雲一個模樣,住一陣就被遣回林家去了;如果她一般般好,可能跟賈府幾個小姐一樣,得個不錯的住所,隨便被照顧一下,橫豎大禮不錯;可是她偏偏頂級的好,才得賈母另眼相看。

要知道奶孃來問時,黛玉的人物、風采、飲食、對答、行為舉止,賈母等全部已經看過一遍,這才決定把寶玉挪出來,把黛玉安排在碧紗櫥內。

這就是高高在上的賈母。她察人用人,不動聲色。

紅樓品鑑之從“賈母不肯教導史湘雲”說起,談談職場談談人生……

賈母終究還是關懷史湘雲的,不然她叔叔外調時,賈母就不會把她留下來。

但史湘雲只能屈居他人之後。

假設史湘雲在賈母那裡想更進一步,那除非是七十多回合後的史湘雲的靈魂能注入一開始那幾個回合中。——痴人說夢!

這就是人生,這就是職場。


說到職場,幾句跟主題無關的話:

很多人把大觀園當成職場進行諸多分析,其實大可不必。

或者這麼說吧,這職場要分廣義和狹義。

廣義上說,每個人的人生旅途都在上下求索,所以稱之為職場,不是不合適。

但狹義上說,職場只針對襲人、鴛鴦之類成千上萬個奴婢小廝說的,其實王熙鳳、李紈、黛玉、寶釵等,她們都是屬於董事會、以及董事會成員之女之類的角色。

若不是大平臺變了他們無可奈何,正常的時候我們普通人根本無需替她們操心。

王熙鳳不管家還是當主子坐收紅利,李紈不管家正當收入比王熙鳳還高,書中出場時候已經到了那把年紀而且經歷那麼多事的王夫人根本不想管家!

——你們以為當家開心啊,這就是典型的“被管理者思維”,總以為當權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裡才開心,殊不知好處沒多少,破事全擔著,被人罵被人咒,還落得一身的病。

套用現在市面上一句話:真是不知有時間又有錢的人有多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