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頭痛,宜用芎芷石膏湯加減。風溼頭痛宜用羌活勝溼湯加減。

症狀:起病急,頭呈脹痛,甚則頭痛如裂,發熱或惡風,口渴欲飲,面紅目赤,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芎芷石膏湯。

方中以川芎、白芷、菊花、石膏為主藥,以疏風清熱。川芎、白芷、羌活、藁本善止頭痛,但偏於辛溫,故伍以菊花、石膏校正其溫性,變辛溫為辛涼,疏風清熱而止頭痛。

應用時若風熱較甚者,可去羌活、藁本,改用黃芩、山梔、薄荷辛涼清解。發熱甚,加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若熱盛津傷,症見舌紅少津,可加知母、石斛、花粉清熱生津。若大便秘結,口鼻生瘡,腑氣不通者,可合用黃連上清丸,苦寒降火,通腑洩熱。


風熱頭痛,宜用芎芷石膏湯加減。風溼頭痛宜用羌活勝溼湯加減。

風溼頭痛

症狀: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胸悶納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膩,脈濡。

治法:祛風勝溼。

方藥:羌活勝溼湯。.

該方治溼氣在表,真頭痛頭重證。因溼邪在表,故以羌活、獨活、防風、川芎、藁本、蔓荊子等祛風以勝溼,溼去表解,清陽之氣得布,則頭痛身困可解;甘草助諸藥辛甘發散,並調和諸藥。若溼濁中阻,症見胸悶納呆、便溏,可加蒼朮、厚朴、陳皮等燥溼寬中。若噁心嘔吐者,可加生薑、半夏、藿香等芳香化濁,降逆止嘔。若見身熱汗出不暢,胸悶口渴者,為暑溼所致,宜清暑化溼,用黃連香薷飲加藿香、佩蘭等。


風熱頭痛,宜用芎芷石膏湯加減。風溼頭痛宜用羌活勝溼湯加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