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精華版全書學習筆記,整理不易。人人學中醫發揚國粹


1

第 1 章 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1、整體觀念

1)定義: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密切相聯,人體受社會、生存環境影響,這種

機體自身整體性思想及其內外環境的統一性,稱之為整體觀念。中醫的整體觀念貫穿與中醫的

生理、病理及診治等各個方面

2)主要內容

①人是一個有機整體

②人與外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③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2、辨證論治

1)定義

①辨證:對四診所收集到的臨床資料(病史和症狀),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

質、部位、邪正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

②論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則、治法和方藥,以及採用其他相應的治療手段

③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解決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2)證、病、症三者的概念及關係

①證:即證候,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生理反應狀態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關

系、病變趨勢及轉歸等本質。

②症:即症狀,疾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症狀和體徵,是病人主觀感覺或醫生檢查所獲得的結果

③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發病形式、病變機理、發病規律和轉歸的一種病理過程

④關係:症狀是構成證候的基本要素;一個疾病過程中可能包含幾個證候,而同一個證候可以見於不

同的疾病過程當中;疾病強調全過程,證候強調現階段

3、同病異治:指同一疾病,由於發病的時間、地域不同,或疾病所處的階段或類型不同,或病人的體質有異,

故反映出的證候不同,因而治療也就有異 "證異則治異"

4、異病同治:指幾種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變化過程中出現了大致相同的病機,即大致相同的證,故可用大

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藥來治療 "證同則治同"


中醫基礎理論精華版全書學習筆記,整理不易。人人學中醫發揚國粹


第 2 章 精氣學說

1、精與氣的基本概念

1)精:廣義:又稱精氣,泛指氣,是一種充塞宇宙中的無形而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構成宇宙萬物

的本原

狹義:專指氣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

2)氣:無形而運行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構成宇宙的本原,來源於"水氣說"

2、精氣學說的主要內容

1)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氣的運動與變化

①氣機:指氣的運動,主要有升、降、聚、散

②氣化:指氣的運動產生宇宙中各種變化的過程(精氣運動變化的主要體現)

氣化的形式:氣與形、形與形、氣與氣、有形之體自身的不斷變化更新

3)精氣是天地萬物相互聯繫的中介,維繫著天地萬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4)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第 3 章 陰陽學說

1、定義: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屬性的概括,即含有對立統一的概念

2、陰陽的基本特徵:《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1)凡運動的,外在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興奮的屬於陽的範疇

2)凡靜止的,內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屬於陰的範疇

3、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1)陰陽對立制約:屬性相反的陰陽雙方在一個統一體中的相互鬥爭、相互制約、相互排斥

陰陽兩方面的相互對立主要表現於他們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消長 "陰平陽秘" 結果


2

2)陰陽交感:陰陽二氣相互感應而交合的運動過程,是萬物化生的根本條件,又稱為"陰陽相錯"

3)陰陽互藏:相互對立的陰陽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著另一方,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Tips:陰陽互藏是陰陽交感的動力根源;陰陽互藏是陰陽消長與轉化的內在根據

4)陰陽互根:一切事物或現象中相互對立著的陰陽兩個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關係,即陰和

陽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面而單獨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

在的前提和條件,這種相互依存關係,稱之為"互根"

5)陰陽互用:是指陰陽雙方不斷地資生、促進和助長對方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6)陰陽消長:事物中所含陰陽的量和陰與陽之間的比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地消長變化著

陰陽雙方在一定程度內的消長變化,反映了事物之間對立制約和互根互用關係的協調平衡

7)陰陽轉化:陰陽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陽轉化為陰,陰轉化為陽


第 4 章 五行學說

1、定義:指木,火,土,金,水五類物質及其運動變化

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 生長、升發、舒展、條達

"火曰炎上"—— 溫熱、升騰

"土爰稼穡"—— 生化、承載、受納

"金曰從革"—— 清潔、肅降、收斂

"水曰潤下"—— 寒涼、滋潤、向下行

3、五行的歸類方法:取象比類法;推演絡繹法

4、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

自然界 五行

人體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氣 五方 五季 五臟 五腑 五官 形體 情志 五聲 五液

角 酸 青 生 風 東 春 木 肝 膽 目 筋 怒 呼 淚

徵 苦 赤 長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腸 舌 脈 喜 笑 汗

宮 甘 黃 化 溼 中 長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涎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腸 鼻 皮 悲憂 哭 涕

羽 鹹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腎 膀胱 耳 骨 恐驚 呻 唾

5、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1)相生: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促進、助長和滋生的作用

相生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母子關係)

2)相剋:一事物對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和制約作用

相剋關係:①所勝:"我克"者為所勝,如"木克土",則土為木所勝

②所不勝:"克我"者為所不勝,如"木克土",則木為土所不勝

3)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間相互生化、相互制約,以維持平衡協調的關係

4)相乘:五行中的某一行對所勝一行的過度剋制,如:木乘土

5)相侮: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剋制,又稱"反侮",如土侮木

6)母病及子:母行虛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終致母子兩行皆不足

7)子病及母:①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亢盛,結果子母皆亢盛→"子病犯母"

②子行虛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終致子母俱不足

③子行亢盛,損傷母行,以致子盛母衰,一般稱為"子盜母氣"

6、五行在生理方面的應用

1)構建了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統

2)說明人與自然的統一性

3)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特點

4)說明臟腑之間的相互聯繫

7、五行在病理方面的應用:①母子相及;②相乘相侮的病理傳變

8、在疾病診斷中應用:①指導疾病的定位診斷;②判斷疾病的傳變趨勢

9、在疾病治療中應用:①控制五臟疾病的傳變;②確定五臟疾病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

1)相生: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補上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2)相剋:抑強扶弱。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製水法、佐金平木法、瀉南補北法(南心火旺,北腎陰虛)

相剋關係異常

相生關係異常

五色:主色勝客色→逆

客色勝主色→順

色脈:得相生之脈→順

得相剋之脈→逆


五華


3

第 5 章 藏象學說

1、藏象學說:是在整體觀和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2、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

3、形成基礎

1)古代解剖知識

2)長期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

3)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使藏象理論系統化

4)反覆的醫療實踐,從病理現象和治療效應來分析和反證機體的生理功能

4、五臟與六腑的不同

五臟 六腑

生理 化生和貯藏精氣 受盛和傳化水谷

功能 藏而不瀉,滿而不實 瀉而不藏,實而不滿

屬性 陰 陽

藏神 有關 無關(膽例外)

形態 實體性器官 中空性器官

主從 主 從

臨床 髒病多虛,五臟宜補 腑病多實,六腑宜瀉

5、奇恆之腑:形態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貯藏精氣似髒,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第 6 章 五臟

一、心

1、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脈:心氣具有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的作用

其功能正常的三個條件:心氣充沛(關鍵)、脈道通利、氣血充盈

2)心藏神:統帥全身臟腑、經絡、五體、官竅的生理活動和主司意識、思維、情感等精神活動的作用

①廣義之神: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總體現

②狹義之神:人的意識、思維、情感、性格傾向等精神活動

③物質基礎:心主血

2、生理特性

1)心為陽髒而主通明

2)心氣下降

二、肺

1、生理功能

1)主氣、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氣和兩個方面

①主呼吸之氣:呼濁吸清,實現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實際是肺氣的宣發與肅降作用在氣體交換過程中的具體表現

·肺氣的宣發與肅降作用協調有序,則呼吸均勻通暢

·肺主呼吸之氣異常,可出現肺氣失宣,多見胸悶、氣急或發為哮喘;肺氣失降,多見喘咳氣逆等

②主一身之氣:肺有主司一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的作用

·宗氣的生成:清氣與來自脾胃的水谷精微相結合即為宗氣

·氣機的調節

2)通調水道:肺的宣發和肅降對體內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洩起著疏通和調節作用 "肺主行水"

①肺氣宣發:津液→向上、向外佈散、輸布全身,外達皮毛

分佈體表津液,依靠衛氣調節,從汗孔排出體外

②肺氣肅降:津液→脾中的水液上輸於肺,肺通過肅降作用將水液下降於腎 "肺為水之上源"

③異常:水道失於通調,水液代謝障礙→尿少、顏面周身浮腫,治療宜宣肺利水消腫【提壺揭蓋法】

3)朝百脈、主治節

①朝百脈: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百脈流經於肺,經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後再通過

肺氣宣降作用,將富有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輸送到全身

作用:①氣體交換;②助心行血

飲入於胃, 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

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

四布,五經並行。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

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

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

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

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4

②主治節: 氣 治理調節呼吸運動和全身的氣機

血 推動和調節血液的運行

津液 治理和調節津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洩

2、生理特性

1)肺為華蓋:保護五臟,抵禦外邪

2)肺為嬌髒:清虛而嬌嫩,不耐寒熱燥溼之邪

3)肺氣宣降

①宣發:即宣發和佈散,肺氣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佈散。主要體現於三個方面:

·通過肺的氣化,排出體內的濁氣

·將脾所轉輸的津液和水谷精微,佈散到全身,外達於皮毛

·宣發衛氣,以防禦外邪,溫養肌表,調節汗孔之開合,控制汗液排洩,維持體溫穩定

②肅降:即清肅、潔淨和下降,肺氣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潔淨的作用。主要體現於三個方面:

·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向下佈散

·將肺吸人的清氣和由脾轉輸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佈散,並把代謝後的誰也下輸至腎和膀胱

·清除肺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潔淨和通暢

三、脾

1、生理功能

1)主運化:脾具有把水谷(飲食物)化為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①運化水谷: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轉輸精微物質

②運化水液: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調節作用

2)主統血:脾氣具有統攝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而不逸出脈外

①機制:通過氣對血的固澀作用來實現的

②病理:脾不統血,可見各種出血

2、生理特性

1)脾氣主升

①主升清: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

②主升舉:脾氣上升能起到維持內臟位置的相對穩定,防止其下垂

2)喜燥惡溼

四、肝

1、生理功能

1)主疏洩:肝具有保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通而不滯,散而不鬱的作用

①生理作用:A.調暢全身氣機

B.促進血液與津液的運行和輸布

C.促進脾胃運化與膽汁的分泌排洩

D.調暢情志

E.疏洩男子精液與女子月經

②中心環節:調暢氣機

2)主藏血:肝臟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機能

2、生理特性

1)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

2)肝氣升發

3)肝喜條達而惡抑鬱

五、腎

1、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長髮育生殖與臟腑氣化

①藏精:腎具有貯藏精氣的生理功能,依賴於腎氣的閉藏(亦稱"封藏")作用

·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與生俱來構成人體胚胎的原始物質 "腎為先天之本"

·後天之精: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五臟六腑之精

②主生長髮育生殖:人體生命過程中的每一階段機體的生長髮育或衰退情況,都取決於腎精及腎氣的盛衰

③主臟腑氣化:臟腑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推動和調控著各臟腑形體官竅的生理功能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

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

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

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

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

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

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

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

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

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

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

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

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

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

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

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

皆極,則齒髮去


5

·腎陰:滋潤、濡養

·腎陽:推動、溫煦

2)主水:腎氣具有主司和調節全身水液代謝的功能

3)主納氣:腎氣有攝納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氣,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

①腎不納氣的臨床表現:呼吸表淺,呼多吸少,動則氣喘

2、生理特性

1)主蟄藏:潛藏、封閉、閉藏

2)守位:腎中相火(腎陽)涵於腎中,潛藏不露,以發揮其溫煦、推動作用

3)惡燥

六、五臟之間的關係

1、心與肺:主要體現於血液運行和呼吸運動之間的協同調節

1)心主血和肺主氣:氣血相互依存、相互為用

2)心主行血肺主呼吸

①宗氣貫心而司呼吸,是連接心的搏動和肺的呼吸之間的中心環節

②病理:肺的主氣、司呼吸功能異常可以影響心的行血功能;心行血異常,亦可影響肺的宣發和肅降

2、心與脾:主要體現於血液生成和血液運行的相互協同關係

3、心與肝:主要體現於血液運行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調節方面

4、心與腎:主要體現於:一是"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二是陰陽互資

5、肺與脾:主要體現於氣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和代謝兩個方面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6、肺與肝:主要體現於氣機調節方面

7、肺與腎:主要體現於

1)水液代謝:"肺為水之上源"

2)呼吸運動:"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3)陰陽互資

8、肝與腎:主要體現於"肝腎同源"或"乙癸同源"

9、肝與脾:主要體現於:一是肝的疏洩與脾的運化相互為用;二是血液的生成、貯藏及運行

10、脾與腎: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先天與後天互促互助


第 7 章 六腑

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1、膽:①貯藏和排洩膽汁(膽汁來源於肝之餘氣,由肝血化生);②主決斷,調節情志

注意:膽既屬六腑,又屬奇恆之腑

2、胃:①主受納、腐熟水谷;②胃主通降;③喜潤惡燥 "太倉"、"水穀之海"、"水谷氣血之海"

3、小腸:①受盛和化物;②泌別清濁:分為水谷精微和食物殘渣;③小腸主液

4、大腸:①傳化糟粕;②大腸主津(再吸收糟粕中多餘的水液)

5、膀胱:貯存和排洩尿液(全賴於腎的氣化功能)

6、三焦

1)通行元氣:主持諸氣,總司全身氣機和氣化,三焦是氣機升降出入運動的通路

2)運行水液:氣、水的運行以三焦通行元氣為動力,以三焦為水液運行的通道,才能正常升降出入

3)生理特性

①上焦如霧: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兩髒;上焦主氣的宣發和升散

②中焦如漚:膈以下、臍以上的上腹部;中焦升降之漚,氣血生化之源

③下焦:以臍以下的部位;下焦主要是排洩糟粕和尿液

二、六腑與五臟之間的關係(經脈絡屬,表裡關係) 小腸有熱循經上燻於心—可見心煩、舌赤糜爛等

1、心與小腸:①生理上互相為用;②病理上相互影響:心火下移小腸—引起尿少、尿赤澀痛、血尿等

2、肺與大腸:肺氣壅塞,失於肅降;氣不下行,津不下達 大腸實熱,傳導不暢,腑氣不通

肺氣虛弱,推動無力→氣虛便秘

3、脾與胃:①納運相成:脾為胃行其津液;②升降相因:脾升,胃降;③燥溼相濟

4、肝與膽:①同司疏洩;②調節情志

5、腎與膀胱:①腎氣充足,固澀有權 膀胱開合有度;②腎與膀胱共同完成尿液的生成、貯藏和排洩

各髒陰陽之本

血液運行的第一推動力:心氣

血液運行的第一固澀力:脾氣

與血液運行有關的髒:

第一心、第二脾、第三肝


6

第 8 章 奇恆之腑

一、腦

1、腦居於顱腔之中,由髓彙集而成,故名"髓海"。

2、主要生理機能

1)主宰生命活動:腦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樞機,能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

2)主司精神活動

3)主司感覺和運動

二、女子胞

1、又稱胞宮、胞髒、子宮、子髒

2、主要生理機能

1)主持月經

2)孕育胎兒

3、女子胞與心、肝、脾的關係尤為密切:月經的來潮,胎兒的孕育,均賴於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生血

4、腎中精氣的作用:腎中精氣的盛衰直接影響天癸產生與衰竭

5、衝任二脈的作用:"衝為血海,任主胞胎"


第 9 章 精、氣、血、津液、神

一、精

1、人體之精:是由稟受於父母的生命物質與後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精華物質,是人體生命的本原,

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2、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構成胚胎的原始物質

2)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物,由脾胃等臟腑吸收水谷中的精華物質所產生,故又稱"水谷之精"

3、人體之精的功能:促進生長髮育、生髓充腦、養骨、化血、滋養濡潤、防禦衛外

二、氣

1、人體之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無形可見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

本物質之一

2、人體之氣的生成

1)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氣(元氣)、

2)源於飲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氣(谷氣)

3)由肺腎吸納的自然界的清氣

3、人體之氣的生成與相關臟腑的關係

1)腎為生氣之根:先後天之精氣藏於腎中,互相促進,化生元氣

2)脾胃為生氣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是氣生成的主要來源

3)肺為生氣之主:肺主呼吸之氣和一身之氣

4、人體之氣的運動與氣化

1)氣機:即氣的運動,升、降、出、入是氣運動的基本形式

2)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具體是指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

化的功能

5、人體之氣的主要功能

1)推動作用:①推動人體生長髮育(元氣);②推動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

③推動血液的生成與運行; ④推動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洩

2)溫煦作用:①維持機體恆定的體溫;②有助於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

③血液和津液等液態物質在氣的溫煦作用下正常運行,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

3)防禦作用:①護衛全身肌表,防禦外邪入侵(衛氣);②與邪相爭,驅邪外出

4)固澀作用:固澀血液、津液、精液

5)氣化作用:精、氣、血、津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的功能

6)營養作用:由水谷化生的營氣化生氣血,營養全身;

衛氣溫養皮膚肌肉,臟腑經絡

7)中介作用


7

6、人體之氣的分類

1)元氣:是人體最根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①生成與分佈:由腎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過三焦而流行於全身

②生理功能:推動人體的生長髮育與生殖;溫煦各個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動

2)宗氣:由谷氣與自然界清氣相結合而積聚於胸中的氣

①生成與分佈:由脾胃運化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氣,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互結合而生成

宗氣生成後積聚於胸中,通過上出息道、貫注心脈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佈散全身

②生理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貫心脈以行血氣

3)營氣:又稱"榮氣",是行於脈中而具有營養作用的氣,屬陰,又稱營陰

①生成與分佈:由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中精華部分所化生,進入脈中,運行全身

②生理功能:化生血液;營養全身

4)衛氣:是行於脈外而具有保衛作用的氣,屬陽,又稱衛陽

①生成與分佈:由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運行於脈外,佈散全身

②生理功能:防禦外邪;溫養全身;調控腠理

三、血

1、基本概念:循行於脈中而富有營養的紅色液態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

2、血的生成:1)主要由營氣和津液組成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

2)營氣+津液,通過心、肺的作用,生血

3)精血互生:"精血同源"(肝腎同源)

3、血的生成與相關臟腑的關係

1)脾胃: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2)心肺:肺吸入清氣貫注心脈,營氣、津液入於脈中,"奉心化赤"為血

3)肝腎:腎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質之一;肝主疏洩,調暢氣機,應春生之氣

4、血的運行

1)與氣的關係:氣的推動和固澀作用之間的協調平衡

2)與臟腑關係:①心主血脈—心氣的推動是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

②肺朝百脈—肺氣宣發肅降,生成宗氣,調節氣機,助心行血

③肝主疏洩—調暢氣機,能夠推動和促進血行;肝藏血—防止血逸脈外

④脾主統血—控攝血液在脈中運行,防止血逸脈外

5、血的功能:濡養滋潤、化神

四、津液

1、基本概念: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的內在體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

淚和胃液、腸液、關節腔液、胸腹腔等間隙的液體等

2、津與液的異同

名稱 性狀 分佈 功能

津 較清稀,流動性較大 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滲入血脈 滋潤

液 較稠厚,流動性較小 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 濡養

3、津液的代謝:主要通過尿液和汗液;肺、脾、腎三髒的生理功能起著主要作用;其中腎為關鍵

4、津液的功能:滋潤濡養、化生血液

五、神

1、基本概念:

1)廣義之神: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總體現,包括形色、眼神、言談、表情、應答、舉止、精神、

情志、脈象等

2)狹義之神:人的意識、思維、情感、性格傾向等精神活動

2、神的功能:調節精氣血津液的代謝、調節臟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

六、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1、氣與血的關係—氣為血之帥 血為氣之母

1)氣能生血:氣化是生血的動力,營氣是生血的成分

2)氣能行血:氣直接推動血行,促進臟腑功能從而推動血行

3)氣能攝血:血液能正常循行於脈中,離不開氣的固攝

1)血能生氣:血能濡養並生成氣

2)血能載氣:血液是氣的載體

(載氣病理:氣隨血脫)


8

2、氣與津液的關係

1)氣能生津:脾胃之氣是關鍵

2)氣能行津:津液的輸布、排洩需氣的運動(""治痰先治氣")

3)氣能攝津:衛氣對汗的固澀等

3、精、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1)精血同源:精與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資生的關係,稱為"精血同源"

2)津血同源:津液和血來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資生、相互轉化的關係,稱為"津血同源",因為汗液為

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說

4、精氣神之間的關係

1)氣能生精、攝精

2)精能化氣

3)精、氣化神

4)神馭精、氣


第 10 章 經絡

1、基本概念: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

1)經脈: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

2)絡脈:十五別絡、浮絡和孫絡

3)連屬組織: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

2、十二經脈

1)走向規律:手之三陰胸內手;手之三陽手外頭;足之三陽頭外足;足之三陰足內腹胸

2)交接規律:陰經與陽經交接於四肢,陽經與陽經交接於頭面,陰經與陰經交接於胸腹部

3)十二經脈分佈規律

①四肢部:前緣—太陰、陽明;中線—厥陰、少陽;後緣—少陰、太陽(內側陰經、外側陽經)

Tips:下肢在內踝尖上 8 寸以下,厥陰在前、太陰居中、少陰在後(肝脾腎,交八寸)

②頭面部:陽明經—面部、額部;太陽經—面頰、頭項、頭後部;少陽經—頭側部

③軀幹部:規律性不強

4)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手三陽、三陰互成表裡;足三陽、三陰互成表裡

陰經主裡,屬髒絡腑;陽經主表,屬腑絡髒

5)十二經絡的流注次序


3、奇經八脈

1)概念:不同於十二正經的八條經脈,即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和陽維脈

2)特點:①走向和分佈不規律;②與五臟六腑無絡屬關係;③與奇恆之腑關係密切;④無表裡相配關係

3)作用:①進一步密切十二經脈的聯繫;②調節十二經脈氣血;③與肝、腎及腦、髓、女子胞密切聯繫

4)各自功能:①督脈:"陽脈之海";②任脈:"陰脈之海","任主胞胎";③帶脈:約束縱行諸經

④衝脈為"十二經脈之海"和"血海"

4、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因其沿線深而長,又與

正經相似,故又稱"別行的正經"【溝通表裡兩經並加強與臟腑聯繫的另一經脈系統】

1)離:四肢肘膝關節以上的本經別出(向上走↑)

2)入:經過軀幹部深入體腔,聯繫相關臟腑

3)出:在頭項部由體腔淺出於體表

4)合:陽經經別合於本經經脈;陰經經別合於相表裡陽經經脈

1)津能生氣

2)津能載氣:氣隨津脫

(吐下之餘,定無完氣)

胸中

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 足大趾指端鼻旁食指端   

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經 足小趾端目內眥小指端    

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 足大趾目外眥無名指端    

心中

肺大胃脾心小腸

膀腎包焦膽肝鄉


9

5、十五別絡:是自經脈別出的分支,十五絡脈是由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別絡及脾之大絡組成

1)特點:十二經脈的絡脈都是從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絡於相互表裡的陰陽兩經,從陽走陰或從陰走陽,

是十二經在四肢互相傳注的紐帶

2)生理功能:①加強十二經脈表裡兩經在肢體的聯繫;②統帥全身絡脈;③滲灌氣血—涵養全身

6、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輸佈於筋肉骨節的體系,是附屬於十二經脈的筋肉系統,是經脈之氣在人體四肢百

骸、骨骼筋肉之間運行的另一徑路

1)特點:①多行於體表,不入內臟,且均從四肢末端→頭身;②結聚於關節、骨骼和肌肉豐滿部位,散絡頭身

2)生理功能:①約束骨骼、屈伸關節、維持人體正常的體位姿勢,維持人體正常運動功能的作用

②部分經筋入體腔,起到固定內臟的作用

7、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佈之所在

1)特點:分佈在皮膚表面,無十二經脈之逆順流注,亦無經筋、經別之向心性分佈

2)生理功能:①抗禦外邪,保衛機體;②反應內在臟腑之病變;③拓展治療方法,增加治療效應

8、經絡的主要生理功能

1)聯繫臟腑、溝通內外

2)運行氣血、濡養全身

3)感應傳導作用

4)調節機能平衡作用


第 11 章 體質

1、概念:是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

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

2、構成:體質由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三個方面的差異性構成

3、體質的特點:①先天遺傳性;②差異多樣性;③形神一體性;④群類趨同性

⑤相對穩定性;⑥動態可變性;⑦連續可測性;⑧後天可調性

4、"精"的多少優劣是體質差異的根本

5、人體的體質是正氣盛衰偏傾的反映


第 12 章 病因

一、六淫

1、概念:是指風、寒、暑、溼、燥、火(熱)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是屬於外感病的一類致病因素

2、六淫的形成,包括兩種情況: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即非其時而有其氣或氣候變化過於急驟

個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

3、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

1)外感性:六淫致病途徑,多從肌表、口鼻而入,或兩者同時受邪

2)季節性:六淫致病常有相對季節性

3)地區性:六淫致病常與生活、工作的區域環境密切相關

4)相兼性:六淫邪氣既可單獨侵襲人體致病,又可兩種或兩種以上同時侵犯人體而致病

5)轉化性:六淫在一定條件下,其徵候性質可發生轉化

4、六淫各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

1)風邪:①風為陽邪,輕揚開洩,易襲陽位;②風性善行而數變;③風性主動;④風為百病之長

2)寒邪: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②寒性凝滯;③寒性收引

3)暑邪:①暑為陽邪,其性炎熱;②暑性升散,易擾神、傷津、耗氣;③暑多挾溼

4)溼邪:①溼為陰邪,易損傷陽氣,阻遏氣機;②溼性重濁;③溼性黏滯;④溼性趨下,易襲陰位

5)燥邪:①燥性乾澀,易傷津液;②燥易傷肺

6)火(熱)邪:①火熱為陽邪,其性燔灼趨上;②火熱易擾心神;③火熱易傷津耗氣;④火熱易生風動血

⑤火邪易致瘡癰

二、癘氣

1、概念:是一類具有強烈致病性和傳染性的外感病邪

2、致病特點:①傳染性強,易於流行;②發病急驟,病情危篤;③一氣一病,症狀相似

三、七情

皮膚針


10

1、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正常的情志活動,是人體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應

2、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係

1)臟腑精氣(尤其是五臟精氣)是情志活動產生的內在生理學基礎

2)情志過激傷及臟腑精氣

3、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

1)直接傷及內臟: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憂傷肺、驚恐傷腎

2)影響臟腑氣機: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3)多發為情志病:如鬱證、癲、狂等

4)情志變化影響病情:加重或改善病情

四、飲食失宜

1、飲食不節

1)過飢:氣血生化乏源,臟腑組織失養,抗病不力,繼發他病

2)過飽:損傷脾胃之氣,導致脘腹脹痛拒按、厭食、噯腐吞酸、瀉下臭穢

2、飲食不潔:胃腸功能失調、寄生蟲病等

3、飲食偏嗜:①寒熱偏嗜

②五味偏嗜: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五、勞逸失度

1、過勞:①勞力過度:勞則氣耗,損傷形體,則少氣懶言、體倦神疲、喘息汗出;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②勞神過度:思慮太過,暗耗心血,損傷脾氣—心悸失眠、健忘、納呆腹脹便溏

③房勞過度:腎精、腎氣耗傷—腰膝痠軟、眩暈耳鳴、精神萎靡、性機能減退,導致早衰

2、過逸:①安逸少動,氣機不暢—脾胃呆滯,氣滯血瘀,水溼痰飲內生—食少胸悶,痰盛體胖

②陽氣不振,正氣虛弱—動則心悸、氣喘汗出,抗邪無力,易感外邪致病

③長期用腦過少,加之陽氣不振,導致神氣衰弱—精神轟蘼、健忘、反應遲鈍

六、痰飲

1、概念:痰飲是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較稠濁的為痰,清稀的為飲

2、痰:分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無形之痰是隻見其徵象,不見其形質的痰病,如眩暈癲狂等

3、飲:水液停留於人體局部者,因部位和症狀不同分為"痰飲"、"懸飲"、"支飲"、"溢飲"

4、痰飲的形成:外感六淫,或七情內傷,或飲食失宜,或勞逸失度等,使肺、脾、腎、肝及三焦等臟腑氣化

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輸布、排洩障礙,水液停聚而形成

5、致病特點:①阻滯氣血運行;②影響水液代謝;③易於矇蔽清竅,擾亂心神;④致病廣泛,變幻多端

七、瘀血

1、概念:體內有血液停滯,包括體內瘀積的離經之血,以及因血行不暢而停滯於脈內之血

2、形成

1)一是氣虛、氣滯、血寒、血熱等原因,使血行不暢而瘀

2)二是由於外傷、或氣虛失攝、或血熱妄行等原因,引起血離經脈,積存於體內而形成瘀血

3、致病特點:①易於阻滯氣機;②影響血脈運行;③影響新血生成;④病位固定,病證繁多

4、致病的病症特點

1)疼痛:刺痛拒按,痛處固定,夜間痛甚

2)腫塊:局部青紫腫脹隆起的血腫,或體內可捫及質硬堅固難移的癥積

3)出血:血少不暢,紫暗有塊

4)色紫黯:面色紫暗,唇甲青紫;舌質紫暗,瘀斑瘀點

5)可表現出肌膚甲錯及脈象上的某些異常,如澀脈或結代脈等


第 13 章 發病

1、正氣:是指人體的機能活動(包括臟腑、經絡、氣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復能力,簡稱為"正"

2、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簡稱為"邪"

3、發病的基本原理: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因素;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4、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①環境與發病;②體質與發病;③精神狀態與發病

5、發病類型


11

1)感邪即發:感邪後立即發病

2)徐發:即感邪後緩慢發病

3)伏而後發,多見於"伏氣溫病",如"夏傷於暑,秋為痎痃瘧","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等

4)繼發:指在原發疾病的基礎上,繼而發生新的疾病

5)合病與並病:指兩經或兩個部位以上同時受邪而出現病證

6)復發


第 14 章 病機

一、疾病盛衰

1、邪正盛衰:在疾病過程中,機體的抗病能力與致病邪氣之間相互鬥爭所發生的盛衰變化

1)實證(邪氣盛則實)

①含義:主要指邪氣亢盛,是以邪氣亢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狀態

②特點:邪盛正未衰,正邪鬥爭激烈,病理反映比較劇烈的、有餘的證候

③表現:體質壯實、壯熱狂躁、聲高氣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脈實有力、舌苔厚膩等

2)虛證(精氣奪則虛)

①含義:主要指正氣不足,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映

②特點:抗病力低下,正邪鬥爭不劇烈表現出的一系列虛弱、衰退和不足的證候

③表現:神疲體倦、氣短、面色無華、自汗、盜汗、二便失禁、五心煩熱、畏寒肢冷、脈虛無力等

3)虛實錯雜:在疾病過程中,邪盛和正虛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常見類型—虛中夾實、實中夾虛

4)虛實轉化:由實轉虛、由虛轉實

5)虛實真假: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疾病的某些臨床表現與其病機的虛實本質不相符合的病理狀態

①真虛假實(至虛有盛候)

②真實假虛(大實有羸狀)

2、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1)正勝邪退:疾病向好轉或痊癒方向發展

2)邪去正虛:多見於重病的恢復期

3)邪盛正衰:疾病向惡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轉歸

4)邪正相持:病勢處於遷延狀態。

5)正虛邪戀:疾病處於纏綿難愈的病理過程。疾病由急性轉為慢性,或留下後遺症而持久難愈

二、陰陽失調

1、陰陽偏勝

1)陽偏勝:實熱證。症狀特點:熱、動、燥。發展趨勢:陽勝則陰病

2)陰偏勝:實寒證。症狀特點:寒、靜、溼。發展趨勢:陰勝則陽病

2、陰陽偏衰

1)陽偏衰:陽虛則(虛)寒

2)陰偏衰:陰虛則(虛)熱

3、陰陽互損:在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的前提下,病變發展影響及相對的一方,形成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

1)包括:陰損及陽、陽損及陰

2)理論依據:陰陽互根

4、陰陽格拒:在陰陽偏盛或偏衰基礎上由陰陽雙方相互排斥而出現寒熱真假病變的一類病機

1)陰盛格陽(簡稱為"格陽"):陰寒壅盛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表現:內真寒外假熱

2)陽盛格陰(簡稱為"格陰"):邪熱內盛,深伏於裡,陽氣被遏,鬱閉於內,不能外達於肢體而格陰

於外,表現:內真熱外假寒

5、陰陽亡失:機體的陰液或陽氣突然大量亡失,導致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

1)亡陽:陽氣大量脫失,溫煦、推動、興奮、衛外等功能嚴重衰竭,陰寒內盛,故多見大汗淋漓、肌膚

手足逆冷、踡臥、神疲,脈微欲絕

2)亡陰:陰液大量亡失,涼潤、抑制、寧靜、內守等功能衰竭,虛熱內迫,故多見喘渴煩躁、手足雖溫

而汗多欲脫(汗熱而粘)

三、精、氣、血異常

1、精異常


12

1)精虧:①腎精不足;②水谷之精不足

2)精失洩失常:①失精:生殖之精或水谷之精大量丟失;②精瘀:見排精不暢或排精不能,伴精道疼痛

2、氣異常

1)氣虛:元氣損耗,功能失調,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

①形成原因:氣的生成不足;氣的耗損太過

②主要臨床表現:以神疲乏力,舌淡,脈虛為主症

2)氣機失調:氣的升降出入失常,包括:

氣滯:氣的流通不暢、鬱滯不通。臨床特點:悶、脹、疼痛

升降失常 氣逆: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常見:肺—咳、胃—嘔、肝—厥

氣陷:氣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多由於脾虛

氣閉:氣機閉阻,外出嚴重障礙,以致清竅閉塞,出現昏厥

氣脫:氣不內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機體突然衰竭。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

3、血異常

1)血虛:血液不足,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

①形成原因:血的生成不足;血的耗損太過

②主要臨床表現:以面、唇、舌、眼瞼、爪甲等淡白無華(即"貧血外觀"),脈細無力為主症

2)血運行失常

①血瘀:氣虛、氣滯、痰濁、血寒、血熱等均可形成血瘀。瘀血是血瘀的病理產物

②出血:血熱、氣虛、外傷及瘀血內阻等有關

4、精、氣、血關係失調

1)精與氣血關係失調

①精氣兩虛:腎主生長、發育遲緩,生殖功能障礙 及早衰

②精血不足:病及肝腎

③氣滯精瘀和血瘀精阻

2)氣與血的關係

①氣滯血瘀:氣的運行鬱滯不暢,血行障礙而血的病理狀態

A.形成原因:情志內傷,抑鬱不遂;閃挫外傷,傷及氣血;B.肝、心、腎三髒功能失調有關

②氣虛血瘀:氣虛推動無力而致血行不暢,甚至阻不同的病理狀態【心】

③氣不攝血:因氣的不足,固攝血液的生理功能減弱【肝、脾】

④氣隨血脫:大量出血的同時,氣隨血的突然流失而脫散,致氣血並脫的危重病理狀態

⑤氣血兩虛: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組織器官失養而致人體機能衰退的病理狀態

四、津液代謝失常

1、津液不足:津液虧少及其濡潤、滋養功能減退而出現一系列乾燥枯澀的病理狀態

1)形成原因:①生成不足;②耗損太過:一是熱邪傷津,二是津液丟失過多,三是慢性疾病耗傷津液

2)主要臨床表現:①傷津:輕者—眼窩內陷、十指螺紋癟陷、尿少、口舌乾燥,皮膚彈性差、轉筋

重者—面色蒼白、四肢不溫、脈微欲絕

②脫液:多見於熱病的後期,惡性腫瘤晚期、大面積燒傷的病人,可見形瘦肉脫、毛

發枯槁,手足震顫、肌肉瞤動,舌紅少苔或光紅無苔

2、津液輸布、排洩障礙:津液化為汗液,有賴肺氣的宣發功能;化為尿液,有賴腎氣的蒸化功能

3、津液與氣血關係失調:水停氣阻、氣隨津脫、津枯血燥、津虧血瘀、血瘀水停

五、內生"五邪"

1、概念: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機體陰陽失調、臟腑及精氣血津液功能失常而產生的內風、內寒、內溼、

內燥、內火等病理變化

2、風氣內動:即"內風"

1)肝陽化風:肝腎陰虧、水不涵木、肝陽上亢氣化風


2)熱極生風:高熱至極,熱灼津液、營血,燔灼肝經,肝筋失其柔順之性所致

表現:痙厥、抽搐、鼻翼煽動、目睛上吊,常伴有高熱、神昏、譫語

3)陰虛風動:熱病後期或久病傷陰,筋脈失之濡潤,且陰虛不能制陽而致陽氣亢勝

、脈細如絲

出入失常


13

4)血虛生風:由於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營血,肝血不足,筋脈失養,血不榮絡虛風內動

表現:肢體麻木不仁、筋肉跳動,甚則手足拘攣不伸等

3、寒從中生:即"內寒",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虛寒內生,或陰寒之氣瀰漫的病理狀態

1)形成原因:①陽虛則陰盛;②陽氣虛衰

2)臨床特點:冷、白、靜、稀、潤

4、溼濁內生:即"內溼",脾氣的運化水液功能障礙而引起溼濁蓄積停滯的病理狀態

1)脾的運化失職是溼濁內生的關鍵,脾主運化,有賴於腎陽的溫煦和氣化

2)臟腑病位:主要在脾、腎

5、津傷化燥:即"內燥",機體津液不足,人體各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滋潤濡養,而出現乾燥枯澀的病理狀態

1)以肺燥為主的,乾咳,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至燥傷肺絡而見咯血

2)以胃燥為主的,知飢但不欲食,或乾嘔、呃逆,舌光紅無苔

3)以腸燥為主的,大便乾結等

6、火熱內生:即"內火"或"內熱",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由於氣血鬱滯,或由於病邪鬱結而產

生的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狀態

7、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體質因素、病邪因素、地域因素、氣候因素、生活因素


第 15 章 防治原則

1、預防:就是指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與發展,中醫亦稱為"治未病"

2、中醫的預防思想—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

3、中醫治則:治標治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理精氣血津液、三因制宜、正治反治

1)治標治本:①急則治標;②緩則治本;③標本兼治

2)正治反治:①正治:逆其證候性質而治的治療法則,又稱逆治。適用於病證本質與臨床現象一致的病

變。正治的常用治法: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②反治:順從疾病假象而治的治療法則,又稱從治。適用於病證本質與臨床現象不完全一

致的病變。反治的常用治法: 熱因熱用(以熱治熱):適用於真寒假熱證;寒因寒

用(以寒治寒):適用於真熱假寒證;塞因塞用(以補開塞):適用於真虛假實證;通

因通用(以通治通):適用於真實假虛證

3)扶正祛邪:①扶正:在於增強正氣,有利於祛邪—正盛邪自去,用於虛證

②祛邪:在於祛除邪氣,有利於恢復正氣—邪去正自安,用於實證

③扶正祛邪先後使用:A.先祛邪後扶正(先攻後補)—適用於正氣雖虛,但尚能耐攻

B.先扶正後祛邪(先補後攻)—適用於正氣虛甚,不耐攻邪

④扶正祛邪同時使用:A.扶正兼祛邪—適用於正虛較甚為主,邪盛為次的虛實錯雜證

B.祛邪兼扶正—適用於邪實較盛為主,正虛為次的虛實錯雜證

4)調整陰陽:①損其有餘:即"實則瀉之",陽盛—實熱證—熱者寒之(以寒治熱)

陰盛—實寒證—寒者熱之(以熱治寒)

②補其不足:即"虛則補之"

陽虛—虛寒證 A.陰病治陽:補陽以制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B.陰中求陽:補陽時適當配用補陰藥

陰虛—虛熱證 A.陽病治陰:滋陰以制陽,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B.陽中求陰:補陰時適當配用補陽藥

5)三因制宜:①因時制宜(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

②因地制宜;③因人制宜(少年慎補,老年慎瀉)

4、治病求本:在治療疾病時,必須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機,抓住疾病的本質,並針對疾病的本質進行治療

5、治則:治療疾病時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而制定的治療疾病的準繩

6、治法:是在一定治則指導下制訂的針對於疾病與證候的具體治療大法、治療方法及治療措施


第 16 章 養生與壽夭

1、養生的原則:①順應自然;②形神兼養;③調養脾腎;④因人而異

2、養生的方法:①適應自然,避其邪氣;②調養精神,內養真氣;③飲食有節,謹合五味

④勞逸結合,不可過勞;⑤合於術數,適當調補

"氣有餘便是火"—"壯火"

理解:在冬季應該順應寒冷收

藏之氣,同時又要避免用寒藥

加劇此寒氣以免太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