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19:聽有故事的人唱有故事的歌

情歌總是老的好,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可以不流行,可以沒個性,卻總是在心裡久久不能忘,深深植入我們的記憶裡。從知道齊豫會帶著來到了《歌手》開始,我就十分的期待。也許是性格比較懷舊,又或者是因為現在的歌曲和歌手已經沒有以前那種能讓人不斷回憶的感覺,我對老歌和老歌手,有一種近乎偏執的喜愛。

記得99年高考前夕,為了釋放緊張複習給我造成的巨大壓力,我讓我養成了聽歌的習慣。一個週末在音像市場閒逛的時候,被一張卡口碟的封面吸引,名字也與那些總是情情愛愛的歌名不太一樣《駱駝·飛鳥·魚》,這張專輯相對小眾的曲風,詩歌一般卻又言之有物的歌詞,跟正處於青春期,喜歡特立獨行和標榜個性的我一拍即合,也奠定了我往後十多年欣賞音樂的基調。

歌手2019:聽有故事的人唱有故事的歌

真正有實力的歌者,不屑用話題來炒作自己,不需用花哨的舞美來迷眾,也不會為了迎合觀眾的喜好而選曲,只要一開口就能把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聲音上,帶入到歌曲的故事中。齊豫就是這樣的一個歌手。

歌手2019:聽有故事的人唱有故事的歌

齊豫被譽為“臺灣三把靚嗓”之一,華語樂壇真正的天籟之音。喜歡齊豫的聲音和風格——簡單。雖然不高亢洪亮,那種感覺像森林裡的繡眼清脆的叫聲,像許久不見的老朋友的一聲問候,像熬夜加班時至愛的一條關愛信息,暖暖的,更容易與內心產生共鳴。她從來沒有大紅大紫,她的曝光度甚至不如她的弟弟,但是並不妨礙她的《橄欖樹》成為中國流行音樂史上不可超越的經典,她的專輯成為音響發燒友的珍藏。

歌手2019:聽有故事的人唱有故事的歌

時間沉澱的年代金曲《最愛》、《是否》,一個靈魂歌者將她60多年的傳奇人生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讓我感慨的不是聽到了怎樣的情與愛,而是隻能靜靜回味,卻無法再次擁有的青春時光。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又怎能唱出真正直達內心的聲音,不需要華麗的演繹,也沒有穿雲裂石的高音,齊豫的演唱一直只秉承著一種風格:講述。講述她與歌曲的故事,懷念那些在時光裡走丟的人,沒有那麼的偉光正,聽起來卻更讓人感覺放鬆。

歌手2019:聽有故事的人唱有故事的歌

聽著風格歡快的《一條日光大道》,好像哆啦A夢打開了傳送門,把人帶到了一個擺脫現實壓力的棲息之地,來到精神上的烏托邦。如同置身於那陽光明媚的湘南海岸鎌倉車站,看到了櫻木花道與赤木晴子的相視一笑,想起了自己也曾擁有的那段熱血青春。

歌手2019:聽有故事的人唱有故事的歌

沒有劉歡所展現出的大到足以包容萬物的格局,也不像黃綺珊由始自終所展現出的征服你耳朵的洪荒之力,不同於感官刺激產生的腎上腺素激增所產生的興奮,齊豫那好似來自仙界的嗓音,恰到好處又聲情並茂的細細述說帶給我們的,更像是多巴胺帶來的愉悅和滿足。不像在音樂教室裡聽教授上聲樂課的嚴肅,也沒有現場聽搖滾樂園演奏的震撼,齊豫唱歌更像是在深夜聽著電臺裡的情感故事,或是戀人的耳鬢廝磨,言語不華麗卻句句入心,聲音不高亢卻更具穿透力。

歌手2019:聽有故事的人唱有故事的歌

從中學開始,中考、高考、大學、畢業找工作、然後努力的升職加薪到辭職、創業、買房、結婚、生子,然後又要操心子女的教育,父母的養老問題,生活總讓我們繃得太緊,現實中的勞頓總讓我們一天到晚都風塵僕僕,而當我們難得有閒暇坐下來喝口茶、衝杯咖啡,閱讀、聆聽的時候,需要的是嘹亮、高亢、眼花繚亂的表演帶來感觀刺激,還是空靈、溫柔、純淨的歌聲來幫我們慢慢剝離生活的倦怠?

對比現在橫行的小鮮肉、口水歌,為了迅速的俘虜我們的耳朵,用浮誇的演唱技巧、簡單重複的旋律和毫無邏輯的歌詞,除了噁心,剩下的就是感覺自己的耳朵被狗咬了一口又無法咬回去的無奈。

歌手2019:聽有故事的人唱有故事的歌

也許齊豫最後不會獲得“歌王”的桂冠,只因她不會為了討好現場的觀眾去炫技和選曲,她只想用歌聲講述她想講的故事,這也決定了她不會有很好的觀眾緣。歌王桂冠最終花落誰家齊豫不會在乎,原本我會糾結。但是當我知道連一首像樣的“歌”都拿不出來的人居然獲得了最受歡迎男歌手這個殊榮的時候,我又釋然了。畢竟我喜歡的,不是人人都喜歡,各花入各眼而已。想起了某部電影裡的情節:無論那碗用心烹製的“黯然銷魂飯”有多麼的讓人感動,得獎的終究是色、香、味俱全又高大上的“佛跳牆”。世上根本沒有食神,又或者每個人都可以是食神。世上也根本沒有歌王,又或者每個人都可以是歌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