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黄新德,黄梅戏“梅开二度”代表人物,国家一级演员,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黄梅戏第一小生。他一生作品无数,先后塑造了100多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现在七十高龄仍然活跃在黄梅戏舞台上突破自己、培养新人。

今年因为写文章找资料,拜读了黄梅名家黄新德老师的《萍踪浪迹几度秋——我的梨园记忆》,戏中看到的是角色,书中看到的是真人,黄老师的宽厚、耿直、善良、风趣在字里行间体现无遗,看完书,我更爱黄老师了~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一“马”当先

黄新德一生搭档无数,他所写的人物几乎覆盖了整个黄梅戏圈。而在众多搭档中,马兰显然是最特别的一个,他们合作了二十年,共同开创黄梅戏“梅开二度”,书中描述了二人之间发生的很多趣事。

黄老师眼中的马兰聪敏、灵气、善良、纯粹,比如有次黄老师从树上跳下摔折了腿,马兰前去探望,打趣说:“还说是什么大武生,原来是个落花生嘛!”。对二人因误会八年未联系,黄新德也笑称是“两个成年人,闷着葫芦摇,练着中华憋气功,堪称一绝”。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摘梅”真相

万万没想到黄老师的梅花奖是这样拿的!

1992年《柯老二入党》作为建党70周年献礼片进京演出,领导觉得来都来了,不如顺便报个“梅花奖”试试?

因为看不惯首都记者不拿地方戏当回事的态度,黄新德直接对记者们说,“

这个戏不好看,去不去无所谓,真坐下来也能看得进去,感谢诸位光临。”。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领导又担心现代戏评奖不占优势,便紧急调动合肥演员来北京演一场折子戏。结果黄新德表态,都别来,反正就这么一个戏,就这么一堆,评不上拉倒!结果大家又默默退了票…绝对耿直boy(领导:我好难~)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虽然最后摘得了梅花奖,但关于“梅花奖”的内幕,黄新德也没嘴下留情:当时评“梅花奖”,一要进京演出,所以没钱上北京的,唱得再好也没用;二要到处走动活动,所以有些艺术家台上神气活现,台下呆若木鸡,也没用。

所以亲们,如果你们喜欢的黄梅戏演员没拿到“梅花奖”也不用介意啦。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假唱风波

在演艺圈,“假唱”是个敏感话题,黄老师首先坦白了自己唯一一次“假唱”经历:当年《无事生非》到上海演出,白天表演一切正常,到了晚上黄新德的嗓子突然发不出声来!

那部戏没有B角,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让此剧作曲陈精耕在侧幕演唱,黄新德在前台装样,俩人就这样“双簧”演完了整场戏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搞笑的是演完后黄新德还收到观众来信,质问他怎么唱得这么难听,还一堆错字错句……黄老师形容这次经历是“倍感窝囊,饱尝耻辱”。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当然耿直的黄老师在批判了自己之后,又怒斥现在的假唱现象:“咱们戏曲舞台上早就不干净了!有些演员,多年如一日地公开、公然在舞台上造假,甚至到了每场必假、每段必假的地步!

还坦然地接受骗来的钱财和荣誉,笑对不明真相的戏迷们的死追热捧,从容坦然,仪态万千。相比之下,老汉还内疚?真的是面皮还不够厚,心肠还没那么黑啊!”

——十年过去了,不知现在戏曲舞台上可还有假唱?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好啦,这里只摘取了书中几则趣事与大家分享,想看黄老师更多趣事的话,建议自己去看书;想欣赏黄老师黄梅戏作品的话,那建议关注我们哦~

《萍踪浪迹几度秋》: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