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硬度與結石形成有關係嗎?

​近些年來,結石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日常生活中大家認為的水的硬度大容易導致結石的形成,因此大家不直接喝自來水,轉而飲用純淨水,水的硬度大真的能導致結石的發生嗎?

01 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鈣、鎂離子的濃度,包括碳酸鹽的硬度和非碳酸鹽的硬度。

碳酸鹽硬度是通過加熱以碳酸鈣和碳酸鎂沉澱下來,又稱暫時硬度,也就是水垢。

非碳酸鹽硬度是加熱後不能沉澱下來的鈣、鎂離子,又稱永久硬度。

根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自來水的硬度(以碳酸鈣計量)最高值為450mg/L。因此,不同地區的自來水的硬度差別很大,直觀感覺就是自來水加熱後形成的水垢量也不一樣。

水的硬度到底與人體結石形成有沒有關係,首先要了解下結石的形成機制。

人體的結石主要包括泌尿繫結石、膽道結石和消化系統結石等。這裡以腎結石、膽囊結石和胃結石為例。

02 腎結石

腎結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鈣和磷酸鎂銨,形成機制主要是代謝性結石(代謝紊亂,鹽分析出)與感染性結石(反覆的泌尿系感染)兩類。

研究表明水中鈣鎂含量與腎結石的形成並無相關性。相反,鈣鹽和鎂鹽的攝入能夠減少腎結石的風險

生活飲用水中鈣鹽偏低反而腎結石發病率較高。因此,用純淨水代替自來水的飲水習慣不能降低腎結石的發生,反而加重腎結石的形成。

03 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的主要成分是膽固醇和少量鈣鎂。

其形成原因是因為膽固醇在膽汁中的過飽和,膽固醇從膽汁中析出,長期形成膽固醇結石。

因此膽囊結石也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膽固醇代謝紊亂從而導致了膽囊結石的形成。

生活飲水的硬度與膽囊結石的形成也無直接關係。

04 胃結石

胃結石是進食某種物質後在胃內形成的石性團塊狀物,最常見的是植物性胃結石。

柿子、山楂或黑棗中有一種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與蛋白質作用形成不溶於水的鞣酸蛋白,沉澱在胃內,形成胃結石。

臨床上最常見的就是胃柿結石。有些人甚至吃一次生柿子就可形成胃結石。

因此,水的硬度與胃結石的形成也無直接關係。

05 總結

水的硬度與人體各種結石的形成並無直接關係。

相反,飲用硬度大的水反而可降低結石的發生

因此水的硬度大可導致結石的形成並無客觀根據,通過飲用純淨水降低結石發生並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