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存市場逆勢增長,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順勢發佈128層3D NAND

閃存市場逆勢增長,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順勢發佈128層3D NAND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秋 “作為閃存行業的新人,長江存儲用3年時間實現了從32層到64層再到128層的跨越。” 長江存儲市場與銷售高級副總裁龔翊(Grace)表示。

4月13日,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宣佈128層QLC 3D NAND 閃存(型號:X2-6070)研發成功,並已在多家控制器廠商SSD等終端存儲產品上通過驗證。

此前,1月16日,在長江存儲召開的市場合作夥伴年會上就曾透露,其將跳過如今業界常見的96層,直接投入128層閃存的研發和量產工作。經濟觀察報記者瞭解到,長江存儲的128層QLC 3D NAND 閃存產品將最晚明年上半年開始量產,未來將在滿產時配合10萬片月產能,將在平衡全球供應上發揮關鍵作用

蓄力

在2018年4月11日,紫光集團聯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集成電路業投資基金、湖北科投共同投資建設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芯片生產機臺正式進場安裝,從廠房建設階段進入量產準備階段。

彼時,紫光集團董事長兼長江存儲董事長趙偉國表示,下一步就要在今年底實現芯片量產,出海遠航,未來十年,紫光計劃至少將投資1000億美元,相當於平均每年投入100億美元。

2019年9月2日,長江存儲其64層3D NAND閃存在IC China 2019紫光集團展臺亮相,正式開始量產。今年1月,龔翔表示,長江存儲64層閃存並且絕非低端產品,質量有保證,是可以保證盈利的。

此次,長江存儲發佈的X2-6070是業內已知型號產品中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和最高單顆NAND 閃存芯片容量。同時,其還發布128層512Gb TLC(3 bit/cell)規格閃存芯片(型號:X2-9060),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而現在隨著5G、AI高新技術正在快速發展,龔翊(Grace)強調,為了滿足未來5G、AI時代多元化數據存儲需求,128層QLC 版本將率先應用於消費級SSD,並逐步進入企業級服務器、數據中心等領域。

NAND市場逆勢增長

近幾年,國人開始重新審視我國在芯片、操作系統等方面佈局,解決基礎、核心技術帶來的“卡脖子”問題。

“中國在存儲技術,包括閃存技術方面發展非常快,現在已經趕上全球,不落後了。” 劍橋大學博士、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教授曾劍秋對記者說。

談到存儲技術和閃存技術的重要性,在曾劍秋看來,大數據的發展,重要的是要考慮如何保留、存儲數據,所以存儲技術、閃存技術是大數據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其也是制約網速、網絡的發展的一個“瓶頸”。

同時,現在的NAND閃存也在逆勢增長,據Gartner報告顯示,由於冠狀病毒對半導體供需的影響,2020年全球半導體收入預計將下降0.9%,而存儲器市場中,NAND閃存收入預計將增長40%。

而對於QLC,是繼TLC之後的下一代NAND,市場對於QLC技術的談論越來越多,閃存和SSD領域市場研究公司Forward Insights創始人兼首席分析師Gregory Wong認為,QLC降低了NAND閃存單位字節(Byte)的成本,更適合作為大容量存儲介質。隨著主流消費類SSD容量邁入512GB及以上,QLC SSD未來市場增量將非常可觀。

在Gregory看來,與傳統HDD相比,QLC SSD更具性能優勢。在企業級領域,QLC SSD將為服務器和數據中心帶來更低的讀延遲,使其更適用於AI計算,機器學習,實時分析和大數據中的讀取密集型應用。在消費類領域,QLC將率先在大容量U盤,閃存卡和SSD中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