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不平庸的孙家兄弟

孙少安和孙少平是路遥笔下的人物,路遥先生创造了他们。路遥是谁?有必要介绍一下。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2日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文革期间,路遥开始文学创作,由于其作品不断发表,被推荐至延安大学文学系深造,在此期间,开始写小说。1980年,路遥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全国中篇小说奖,标志着路遥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1982年《人生》的发表,将其推向了事业的高峰。1988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问世,在全社会激起强烈的反响,该小说荣获茅盾文学奖,是路遥所获的最重的文学奖项。

《平凡的世界》共三部,它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主线,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它不仅是一轴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社会历史画卷,而且是一部荡气回肠、内涵丰富的人生命运交响乐。

如今的我们身处急剧变革的时代,面对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困惑与迷茫也如影随形。但在人生的道路上,平凡的世界中无数青年仍执着前行,这些热血青年需要精神的慰藉,榜样的指引,而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身上的品质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无穷力量,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平凡而不平庸的孙家兄弟

《平凡的世界》中孙氏兄弟的人物形象

(一)负重前行、昂扬不屈的农村改革家——孙少安


平凡而不平庸的孙家兄弟


孙少安是孙家的长子,他身上带有农村人深深的特有的烙印:朴实,勤劳,乐于助人;但同时也有一些时代的新特征:聪敏,乐观,敢想敢做。正是这样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让我们为他的人生道路走得如此曲折顽强而感动不已。在书中的孙少安大致具有如下一些可贵的品质。

1.无私奉献、勇于承担的家庭守护神

孙少安是一个守护家庭,珍视亲情的青年农民。他家境困苦,境况窘迫,在十三岁那年被迫放弃学业回乡务农,和父亲孙玉厚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可以说这是少年孙少安的人生转折点,但他从不埋怨父母中断他的学业,而是无怨无悔地把上学的机会奉献出来,给了弟弟妹妹未来改变人生的机会。因为他知道,作为长子,他有责任和义务支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家庭,他无法割舍对这一家老小的亲情,而亲情也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为了亲人们能生活的更好一点,他必须站出来,竭尽全力,跨上生活的马车,一路向前!他家四世同堂人口多,仅有他和父亲两个主要劳动力,但他从不泄气悲观,而是孝敬安慰老人,给予他们安全感和希望。长期卧病不起的奶奶是他的牵挂,他赶集逢会都要给奶奶买吃的,用的,当他的妻子因心疼他而忽视了奶奶,他会对着亲爱的妻子大发雷霆,而在过后也会向妻子诚恳地道歉。在他的心中,亲情是最重要的,家庭的安稳和谐是他尽全力去维持的。他从不嫌弃一贫如洗的家庭,他的父母和奶奶看着少安这么孝顺,都觉得家里负担和贫困苦了这孩子。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实的残酷让大多数人无能为力。其实孙少安的心中并不是没有苦闷,巨大的压力和悲怆让他也会陷入痛苦和迷茫。犹如书中说道:“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他从孩子的时候就成了大人。他今年才二十三岁,但他感觉到他已经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什么时候才能过几天轻松日子?......”但是这些话他不会对亲人们倾诉,而只能把他们埋藏在心底。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成熟,他懂得无谓的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让家人陷入一种恐慌,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他只想让父母亲少点劳累,让奶奶少点病痛,让妻子少点烦恼,让弟弟妹妹们少点担忧,这是他奋斗的目标。他甘愿默默地守护着虽贫穷但温暖的家,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亲人们。

2.壮志雄心、扶危助困的双水村强人

在孙少安的内心世界里,有一种“生活不该是这样的!”悲愤和呐喊,命运的苦难折磨着孙少安,却也成就了孙少安!生活的艰辛磨难锻造了他刚强不屈的性格,他的身上充满了不向命运折腰的优秀品质!孙少安在心中曾多次想过要成为双水村的强人,要与田福堂,金俊山一较高下,他有这个能力和魄力,只是缺少适当的机会。当改革的雷声在中国的天空隐隐轰鸣,像孙少安一样的农村青年坐不住了,孙少安带领他的生产队没日没夜地劳作,获得了其他生产队眼红的丰收。当一家人的吃饭不成问题后,他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他审时度势,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探索出一条致富之路——办砖厂,干起了自己的事业,并且在前期就发展的不错。长期忍受贫穷苦难的折磨,使孙少安迫切地希望改变命运,政策一变,目光远大的孙少安立马见机行事,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孙少安致富后,并没有忘记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乡亲们,有困难的人向他借钱,他总是尽量满足。为了让乡亲们能有个来钱的路子,他扩大砖厂的规模,尽管用不了那么多人,但他的这种热心肠和道义感让他乐于这样做。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小农思想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向着更高的精神境界攀升。后来他砖厂被一位冒牌烧砖师傅弄倒闭了,乡亲们没有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但他仍以德报怨,最终获得众人的尊敬,成为双水村真正意义上的强人。在县上的“夸富”会上,作为双水村的“冒尖户”,披红挂花的孙少安骑在马上,第一次感到了作为人的尊贵,使他看到生活充满了巨大的希望。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青。他后期的事业发展的顺风顺水,对自己的砖厂和石圪节砖瓦厂实行了“双承包”,将事业拓得更宽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农民企业家,实现了他的一番雄心壮志。

3.安于生活、抗争命运的时代矛盾体

在孙少安的性格中,存在着两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倾向:一种倾向是接受命运的挑战的倔强态度,打起精神来向现实环境抗争,怀着激情期待着未来。另一种倾向是屈从命运的安排的务实态度,平静地承认无法超越的客观条件,凭借理智面对现实。前一种倾向反映着这个青年农民不同于父辈的一面:他毕竟是新时代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农民,接受过一些文化教育,对理想与现实产生了敏锐的感觉,因此比父辈多了一层精神上的痛苦,所以这种倾向导引着孙少安的性格向前发展,使我们看到这个性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进,不断更新的无限可能性。后一种倾向反映着孙少安继承父辈的传统一面:他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庄稼人,身负着家庭的负担。为基本生存条件而苦斗的现实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能沉溺在不切实际的理想中,不能放纵自己的感情(这在他和田润叶的感情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他只能理智地忘记它。

新与旧的冲突,城市与乡村的相互渗透,使孙少安的性格既打上了传统民族文化积淀的烙印,同时又受新的思想意识所影响。这是一种每个时代都会具有的矛盾统一体。

(二)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梦想追逐者——孙少平


平凡而不平庸的孙家兄弟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孙少平这个人物显得更加的亲切和感动。这个农民出身的小知识分子代表了当时社会转型时期的一大批人,在他的身上让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比如奋斗与坚持,爱情与友情,理想与现实,尊严与同情等等。仔细阅读文本,加上自己的思考,可以大致总结出孙少平如下的人物性格。

1.自尊敏感的农家子弟

孙少平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学生,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坚持来到县城上学,但他当时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至少心里是极度压抑的。在《平凡的世界》第一章中这样描写他的出场:“就在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脸上看来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但由于营养不良,没有焕发出特有的青春光彩。”可以说,苦难的生活不仅仅让他在物质上严重匮乏,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这有什么办法呢?他不可能选择自己的出身,而且在目前的境界中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所以在一群比他家境好的同学中间,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保护起来,以维持一种年青人特有的尊严。文中写他吃饭时的窘态更是让人心生怜爱:“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雾的大院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混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的从脸颊上滑落下来......”在书中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表现孙少平的这种自尊敏感的性格,比如他讨厌养尊处优的班长顾养民,公然用行动与他作对。他也不情愿去县革委会副主任田福军的家里吃饭,他觉得自己破烂的穿着会给润叶姐丢人。这些都能体现他孱弱的需要保护的自尊心。

2.隐忍奋斗的生活强者

生活的重压造就了孙少平的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他虽然贫穷且不起眼,但他绝没有就此沉沦下去。他内心沸腾着冲出困境的激情,他不抗拒平凡,但他坚决拒绝平庸。书中有段他对人生的认识:“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所以在以后的磨难中,尽管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面对苦难的勇气却一直感动着读者。孙少平的骨子里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他觉得他的人生不能困在狭小的双水村,尽管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所以他毅然地去黄原闯荡世界。他成为了一个街头揽工汉,当他发现他当过农村教师的事情对于搬运工来说是一个弱点的时候,他默默地隐瞒了过去的一切。他同其他搬运工一样不懈的干着繁重的活计,只是他的拼命和良好的修养得到了村长夫人的赏识,让他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后来仍做搬运工的时候,他背着沉重的石板隐忍的一次次地爬过那个长坡,当背上的肉糜烂而疼痛不止的时候,他依然一声不吭的隐忍着。这些磨难为他以后的人生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当他有机会成为一名挖煤的矿工时,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知道这是跳出农门的好机会,尽管这也是个苦累的工作。

矿上的沉重劳动让他觉得人生有了奋斗的价值,当他领着拼命挣来的工资的时候,那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而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富家矿工子弟们卑微地望着他的时候,他虽然感到自豪,但绝不会把这种情绪向他们肆无忌惮地展露。他只是在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炫耀。他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中说道:“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面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3.善良正直的道德楷模

孙少平来自农村,深受淳朴的农村风俗习惯的熏陶,他认同并尊重农村文化中的宽容、善良、淳朴,农民身上的坚强、正直和刻苦,把它们看作是精神的归宿。可以说孙少平的家庭像是一艘在狂风暴雨中漂在大海中的破轮船,随时都可能沉没。看看他家的境况吧:“老祖母年近八十,瘫痪在炕上;父母也一大把岁数,老胳膊老腿的,挣不了几个工分;妹妹升入了公社初中,吃穿用度都增加了;姐姐又找了个不务正业的丈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孙少平用自己还稚嫩的肩膀力所能及地帮扶着家人。他从来没有把瘫痪在炕的奶奶当做一种负担,如果有机会吃白膜他都会留着给奶奶,奶奶眼睛不好他会和妹妹兰香收集露珠,他会把仅有的零花钱留着给奶奶买止疼药等等,这些善良的举动净化着读者的心灵,诠释这儒家传统的孝道。当哥哥少安结婚后不得不分家时,他勇敢主动的把家庭的负担接过来,帮助父亲经营这个大家庭,他把自己用血汗换来的钱寄给妹妹兰香当生活费,供妹妹读高中直到大学毕业。

如果说对待亲人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使命感,那么他对待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那种正直宽厚更令人动容。他在打工时遇到一位饱受包工头欺辱的小女孩小翠,不但义愤填膺地找包工头理论,甚至不惜和包工头打了一架,为此丢掉了工作。在送小翠回家的时候,把身上的钱都给了她,并且嘱咐她以后不要再回来了。尽管最终他没有改变小翠的命运,但他尽力了。在煤矿工作的时候,当矿上的安锁子企图对惠英嫂出言不逊时,他气愤的打了安锁子,但是当安锁子在矿下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他又义无反顾地把他护在身下,救了他的生命。这种高贵的品质可以说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作为道德楷模给我们留下的标杆。

(三)孙氏两兄弟的比较

作为书中重要的主人公形象,孙少安和孙少平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能更清晰地看到他们人生道路的不同,以及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原因。

孙少安和孙少平都具有农村人朴实、坚韧、善良的优秀品质。他们是黄土地养育出来的陕北汉子,深受中国农村文化的感染。对家庭是全心全意地付出,而不计较回报;对朋友是热情宽厚,不分贵贱;对生活的乐观向上,永不服输。在这些方面可以说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他们共同的人格魅力。

两兄弟都承受了爱情的悲剧。孙少安是因为自卑不敢接受一份真挚的爱,孙少平是因为命运的捉弄失去了一份刻骨铭心的爱。他们都愿意拥有一份平淡而温馨的爱情,一个可以相伴终生的伴侣,但结果令人心碎。

但是由于一些精神上的差异导致他们性格上的区别。孙少安是扎根农村奋斗的开拓者而又安于农村生活的人;弟弟少平则是以进取和挑战的姿态面对生活的人。这种不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眼界的不同,少安高小毕业便回乡劳动,只希望能改变家庭的现状,在村里过上好日子,成为乡亲们眼中的能人。而孙少平不仅高中毕业,而且饱读书籍,并且去过黄原演讲,接触过农村以外的世界,所以想去远方去寻找自己的理想,而不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俩一个重物质,一个重精神;一个求实,一个幻想;一个源自传统,一个指向未来;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一个深植农村,一个却被远行的梦所召唤!

(四)对当代青年的现实意义


平凡而不平庸的孙家兄弟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氏兄弟处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旧的思想仍未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思想却蓬勃发展,冲击着当时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年轻人,面对复杂的社会变革,会显得茫然无措。但是从孙少安和孙少平的身上,我们无疑能看到属于中国青年的宝贵的品质。

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该怎么面对自身所处的这个风云变幻,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呢?面对出身的贫寒,有的人自暴自弃;面对社会的不公,有的人怨天尤人;面对生活的苦难,有的人知难而退。这些负能量在摧残着年轻的我们,我们该怎么办?是束手就擒,还是奋起抗争?如果我们暂时还无力改变这个世界,那么我们可以先从自身改变。自身的改变源自于思想的改变,观念的转变,这样才能在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些有益的营养:任何时代年轻人的成长、成才、取得成就的过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成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也许正是这些形象的另一个缩影。身为新时代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竞争和合作之中,如果碰到困难和挫折不算什么,我们需要的正是孙少安、孙少平那样勇于面对苦难、克服苦难、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优秀的人格魅力是每个年轻人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之水在延续,一轮又一轮的青春之花在绽放,无论年轻的生命处在哪个时代,无论青春的花朵在哪个角落绽放,孙少安、孙少平的形象在读者中产生的社会意义不会轻易消失,反而会历久弥香。《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歌颂青春和生命的史诗,孙氏两兄弟的形象给予人们的信心、智慧和力量,必将随着青春和生命的不断延续而产生永恒的社会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