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陽縣西寨鄉:集體非承包地變身“聚寶棚”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五地一產”入市改革開展以來,昔陽縣西寨鄉黨委政府緊抓政策機遇,因地制宜推進,結合全鄉氣候條件和種植習慣,提出了利用集體非承包地集中連片發展設施蔬菜廊帶的目標,調整產業結構,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走進西寨鄉,馬路兩旁隨處可見建設中的蔬菜大棚,工人師傅正加班加點對大棚進行骨架搭建和外膜覆蓋,力爭在銷售旺季前將蔬菜大棚建成投入使用,爭取利益最大化。

西寨鄉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優越,茴子白種植一直是全鄉的主導產業,昔陽縣道安廣線穿境而過,交通條件便利。如何整合自身優勢,充分發揮鄉域特色,利用“五地一產”入市改革,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鄉村振興致富之路,一直是西寨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的議題。

設施蔬菜廊帶目標的提出,得到了沿線村莊的高度認可。按照“全面摸排底數、因地制宜推進、試點示範開路”的工作思路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政府補貼、集中連片”的原則,村兩委幹部緊緊抓住政策機遇,整合集體非承包地,建設設施蔬菜大棚,並租賃給本村村民。設施蔬菜廊帶的建設,一方面盤活農村閒置土地,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另一方面搭建起萬眾創業平臺,讓農民通過承包的方式增強“造血”功能,促進增收致富。

同時,還充分發揮西寨鄉生態優勢,調整產業結構,拓展生態農業,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目前,沿線的宋家溝、西寨、安家莊、武家川等村莊的土地手續已經辦結辦完,200多個新建設施大棚的骨架搭建已近基本完成,正在進行緊張的外膜覆蓋安裝作業,一個個孕育著希望的“聚寶棚”正在拔地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