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靜靜感受靈魂深處的氣息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靜靜感受靈魂深處的氣息

一場寒流剛剛離去,天氣晴好。落葉厚厚的堆積在路邊,樹木有些無奈的擺動著枯乾的枝條,有些蕭條,好在靈動的鳥雀起起落落,嘰嘰喳喳覓食,倒也讓這個世界又顯得生動起來。

在2020年的第一天下午,我沿著靜寂的河邊步道走著,隨便灑望著周圍的風景。不知不覺間,就想到了歲月更始,流年暗換上來。

這是跨過年來的第一天,2019已在昨日離我而去。但是,我相信那句話“每一個時光都會在生命中留下印記。”這匆匆而去的一年的歲月痕跡,會在我以後的生命中何時以何種方式呈現出來,是個尚未可知的謎。正因如此,我越來越珍重自己的時光,繼而會時常好好感受當下的自己,有哪些不同往日的心情。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靜靜感受靈魂深處的氣息

我忽然想到了“盤點”一詞。這個詞倒是真不錯,比“總結”多了些生活的氣息。它彷彿讓我有種在溫熱的土炕上,盤著腿,對著剛斟滿的熱茶,有足夠的功夫慢慢欣賞著它的熱氣一縷縷升騰到空中,涼到正好適口。在這個時間裡,我可以和對面坐著的另一個我毫無負擔的交心而談。我的思緒開始一點點的彙集,我頗為認真的“盤點”起自己來了。

或許是人到中年,多有回顧,我溯回的時光很遠,遠到剛參加工作時。

二十八年了,說彈指一揮有些誇張,不過匆匆忙忙間,就從少不經事的小黃毛丫頭,經過壯志凌雲,豪氣沖天到想改變環境,再步入到陷入困惑要不要被環境改變,去違心的適應環境的中年婦女。往事如煙,煙靄中前塵往事,經過的人,就像被剪輯好的片斷影像,飄然而至,就在眼前,卻又旋即隨風而逝去。當煙雲俱散,腦海中飄過的竟然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便轉而體味起這句話來。這是個人盡皆知的秘密。說是人盡皆知,又有誰不知道呢?這麼琅琅上口的一句警語,其實是凝聚了儒釋道諸家智慧,特別是博大精神的中庸文化的一句話。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寫入詩句,融入歌曲,懸於斗室,古往今來,驚醒多少迷途者。說是秘密,是因為只有真正的經歷過了繁花惹眼,豪情萬丈,坎坷之途甚至荊棘遍地後才有的體會。未曾經歷過是不會洞悉它的秘密所在,獨特的感受的。弘一法師所言“悲欣交集”,是感受至深,融化大境的一個了,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在我悟來便是至平淡之境得人生之圓滿。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靜靜感受靈魂深處的氣息

對我自己來說,我能與人為善,不拘小節,能顧得大局,善待工作職責,有家國情懷,此為我之本心。守住了本心,就不必再思慮物我之間如何相處,不必舍此顧彼勞神費思,這應該就是我感受到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對我現實的指示要義了吧?

我又如何在自修上踐行平淡為真呢?朱熹在《觀書有感》中寫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我看來,不只學問需如此做,我們的內心若需強大起來,更需如此。生命來一場,靈魂伴著這具肉體凡胎,不可避免的要受其擺佈,奇奇怪怪林林總總的東西不知裝進了多少。若想讓靈魂如清泉芳香清潔,歸於平淡著實為難,這必須保持“源頭活水”。如何尋得“源頭活水”呢?多讀善思,時時感受,自我體察,讓靜、淨、雅之氣息充盈其間,讓內心踏實,才是靈魂的安居之處。活著,才不相像于飛禽走獸。

思緒在梳理後,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清爽和明朗,眼前蕭瑟是孕育生機必經之途,何懼何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