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围困,是谁让他满脸“汗颜”,尴尬至极

陈,蔡两国忌惮孔子的德才被楚国所用,会对陈,蔡不利,于是派人围困于孔子在原野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连着7天都没有米下锅煮饭,饿的弟子们一个个面如菜色,走路都直不起腰来,虽然表面上仍在看书,可是心里想的却是面包 。

孔子被围困,是谁让他满脸“汗颜”,尴尬至极

太公任去安慰他说:

“你几乎丧失了性命。”

孔子说:“是啊!”

太公任又问

“你憎恨死亡吗?”

孔子回答说:“是的。”

太公任说道

“我告诉你一个“避祸”的方法吧!

东海有只鸟,名叫意怡。这个鸟飞行的时候极慢,一副毫无本领的样子。飞行的时候一定要别的鸟引导,休息的时候必定要栖息在群鸟之间。它前进的时候不领先;退却时不居后;吃东西的时候又从来不先尝,只吃别的鸟吃剩下的东西。所以在鸟群中不会被排斥,外人也伤害不了它,因此能躲避灾祸。

凡是直的树木,都会被先砍伐掉;

越是甘甜的井水,越先会被用尽;

现在你到处卖弄聪明来惊吓世人的愚蠢,修养自己的行为来显得明显别人的污浊;你这样自炫才能,就好像挑着太阳和月亮游行一般,怎能避祸呢?

我听老子说过:

‘自夸才能的不会成功,

功成不退的就会失败

名声显赫的会受到侮辱’

孔子被围困,是谁让他满脸“汗颜”,尴尬至极

老子

有谁能除去求功求名的心,而恢复和常人一样呢?

大道流行天下,而不自居有道;大道流行天下,也不自居有德。如果你能淳朴无华,与物混同,像是愚昧无知;消除圣迹,摒弃权势,不求功名,做到我不求人,人不求我的地步,又能会招致这样的祸患呢?要知道,至德之人是从不求名声的。”

小编认为,太公任借用老子的话去为孔子解惑,告诉他即使有德才也不用这样大肆的散播,广招弟子,使自己立于锋芒之尖,招致别人的妒忌和忌惮,使自己处于明处,为自己招来祸事。

现在社会中,如果你太优秀,而又不懂得隐藏,就会招致别人的嫉妒和打击;如果一个人总是显得自己聪明,就会让人相比较之下显得自己愚蠢,所以,即使有真材实料也不需要天天挂在嘴边,生怕别人不知道,太过耀眼就会刺到别人,自然招致别人的嫉妒打击。

孔子被围困,是谁让他满脸“汗颜”,尴尬至极

庄子在《山水》中说:“恶行有五种,其中尤以心恶最坏,什么叫心恶呢?心恶就是自满。

阳子到宋国,住在一个旅馆里。旅馆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十分的美丽,一个则比较丑。但是丑的女人受人敬爱,美丽的反而受人鄙视。

阳子不解,问店小二道:

"何以美不为人称赞,反而丑却被人尊重呢?"

小童回答说:

“先生有所不知,那个美丽的老板娘自以为自己很美丽,所以对别人不屑一顾,言语中透出瞧不起人的态度,所以大家就不觉得她美丽了;那个丑陋的老板娘自认为自己长得丑,为人谦虚有礼,所以大家就不觉得她丑陋了。”《庄子·山木》

所以如果一个人自认为有某一方面的优点,在旁人面前沾沾自喜,到处炫耀,只会招人讨厌。前一段时间,一个家长群火了,原因是一个家长炫耀自己的儿子考上了北大,在群里大肆谈论,结果被踢出了家长群,炫耀自己的成功只会让旁人心生厌恶,自然也会招来嫉妒和打击。

韩信居功自傲,仗着自己会打仗能领兵的优势,毫不谦虚谨慎,结果落了一个兔死狗烹的结局。萧何自毁名誉,才能明哲保身。谁更聪明一目了然。

佛家讲究凡事都有因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子,所以有些圣人可以一眼看到一个人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结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要想知道这个人将来的结局,只需要观察看他现在的行为和言辞,就可以对他的将来有所预知。

人都希望被别人尊敬看得起,有些人靠嘴说,想通过炫耀比别人强,比别人有钱,比别人混的好来得到别人的羡慕和认可,但是现实却恰恰相反。越是在别人面前炫耀的人,背后越被别人憎恨,讨厌。因为人人都不愿承认自己混的差,不如人。所以想让别人尊敬不需要用嘴说,只需要用行动能帮别人,别人自然会尊敬你。

老子的智慧揭示了世间万物生存的智慧,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人有时候要适当的“装傻”才可以躲过祸端,要谦虚才可以不招人妒忌。如果因为一点成就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只能自毁长城,非但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反而让自己深受打击。

孔子被围困,是谁让他满脸“汗颜”,尴尬至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