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不止是會議協作工具

新冠疫情之外,互聯網科技圈發生了很多大事。在瑞幸咖啡自曝造假後,好未來和愛奇藝先後再遭做空;羅永浩在愚人節當日抖音直播首秀後,再次以“湖北專場”的名義直播;以及出於安全考慮,包括搜索巨頭谷歌在內的許多企業下達禁止使用zoom軟件的消息。

筆者重點要說的是zoom。谷歌公司旗下也有自己的雲視頻業務hangouts,但仍然使用zoom軟件。但在zoom曝光出服務器加密功能有限,導致私人視頻流出,個人資料等被洩露之後,谷歌不得不禁止在PC上使用該客戶端。

截止4月9日,zoom的市值為347.43億美元。依靠單一業務——高清視頻雲會議協作,就比肩百度。zoom如何撐得起340多億美元的市值?

在2019年4月18日,zoom正是掛牌納斯達克,按照36美元的發行價,市值達到92.4億美元。在約一年時間裡,zoom是如何成長為“獨角獸”公司的呢?

依靠會議協作起家,直接或間接競爭對手包括蘋果公司的FaceTime,微軟公司的Skype,以及谷歌公司的hangouts等,在“群雄”中取得領先位置,並依靠單一業務錄得340多億美元市值,除了中國工程師相對便宜的報價,zoom招聘眾多中國工程師降低成本,以及在全球各地購買服務器以支撐流暢的視頻效果,甚至有人將企業文化,全美最佳僱主留住人才等因素都被認為是zoom成功,十分重要的因素。

但在筆者看來,zoom的成功在於,這個產品起家於美國,而美國用戶擁有十分成熟的付費習慣,以及他們並不喜歡諸如“微信”、“阿里巴巴”之類的功能全面、冗雜的產品。

作為比較,在國內,釘釘、飛書和騰訊會議等都背靠巨頭公司,依託阿里巴巴、頭條和騰訊的背書,再加上核心功能均免費,自然能夠很快收割用戶。

以及,在國內,互聯網有一個站隊問題,站騰訊還是阿里,這是個問題,很大的問題。

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已經十分習慣免費策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白嫖。所以,舉個例子,在視頻流媒體領域,國內就不會甚至也不可能誕生諸如Netflix、迪士尼等專業付費的流媒體服務,雖然愛奇藝至今仍自稱為“中國的Netflix”,但用戶的付費意願還是不強,除了視頻專業程度的缺陷之外。

所以,zoom在進入中國後,修改了付費規則,不用付費即可享受服務,這才是真正的“民族之光”,雙方各取所需,zoom賺取用戶獲得投資者更高的市場預期,用戶則免費使用服務。但假如有一天,zoom需要對中國用戶收費,那麼很快,中國用戶就會逃離zoom,重新投入免費產品的懷抱中去。

很多人,包括筆者都認為是疫情,給了zoom“暴漲”的機會,當然這也是檢驗是否,zoom有成為巨頭的潛質的一次考驗。在市值飆升時期,就因大國關係,曝光出隱私問題。雖然作為美國企業,但因創始人因素,還是會受到一些不必要影響。

總的來看,zoom的市值肯定有虛高的成分,那麼,在疫情結束之後,zoom肯定會出現一個相對較大幅度的回落。那麼,在回落的過程中,zoom應該怎麼做呢?需不需要業務轉型升級呢?

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情況是,根據Owl Labs的調查數據統計,在500人以上的企業中,有64%的用戶選擇使用Skype。在500人以下的企業中,72%的用戶選擇使用zoom。用創始人袁徵的話來說,這是公司產品模式和營銷策略的問題,在公司銷售團隊之外,包括工程師甚至HR都有銷售任務,所以在員工壓力之外,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口碑導向,是否也會促進產品的活躍度。

當然,在故去這股價飆升的一年中,還有一個數據也印證著zoom轉型銷售型公司的指標,公司研發佔比不到一成。想到競爭對手強如思科微軟,如此投入確實難以置信。

依靠“996”來維持市值飆升,這是不可持續的。另外,在美國和中國,zoom都相繼需要隱私問題,工信部已在國內禁止使用該服務,且中國用無法使用zoom國際版。zoom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