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平昌:打造“田園綜合體”貧困村變成旅遊村

封面新聞記者 謝傑

在四川巴中平昌縣東南部,距縣城25公里處,有一個村落,叫白衣。現在,已經是巴中的網紅打卡地“白衣古鎮”。眼下,春光正好,白衣古鎮也成為巴中、達州等地市民春遊的好去處。

四川巴中平昌:打造“田园综合体”贫困村变成旅游村

巴中平昌白衣古鎮。(圖片:巴中市文廣旅局)

白衣古鎮始建於秦漢時期,方圓十餘里,是古柳州遺址,晉為“柳州城”,宋稱“萬榮郡”,明崇禎甲申年在老街牌坊樹現一白衣觀音神像,始稱“白衣”。有兩千多年曆史的白衣古鎮,是川東北的一顆璀璨明珠,是著名的水鄉、全國曆史文化名鎮、全國傳統村落,是全國文物集中成片最多的九個古村落之一,也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生態鎮。

白衣古鎮,是巴中平昌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石。平昌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以“田園綜合體”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目前,以“留住鄉土氣息、寄託鄉情鄉愁”為主題,平昌依託白衣古鎮、皇家山等7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實施“4A景區創建工程”,實行“一村一景、村景相融”,配套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集農宿體驗、農業觀光、康養休閒等特色鄉村旅遊項目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四川巴中平昌:打造“田园综合体”贫困村变成旅游村

平昌白衣古鎮成旅遊打卡地。(圖片:巴中市文廣旅局)

通過打造“田園綜合體”,土興鎮華山村,昔日貧困村變成了旅遊村。華山村曾是土興鎮幅員面積最大、貧困人口最多的一個貧困村,近年來,華山村依託區位優勢,圍繞“椒香漁村·田園華山”的總體定位和“一體三園三組團”的規劃佈局,統籌推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農房改造等,配套建設文化博物館、村史館、主題民宿、特色農家樂,不斷豐富產業業態,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新型田園綜合體。現在的華山村,路、房、產業“次第開花”,在打造田園綜合體的道路上幹得風生水起。

四川巴中平昌:打造“田园综合体”贫困村变成旅游村

到平昌,來一場活力春遊(圖片:巴中市文廣旅局)

據瞭解,在打造田園綜合體過程中,平昌統籌整合鄉村振興、危房改造、土地整理、“四好”農村路、特色產業園區等項目資金,切實解決“田園綜合體”建設資金投入問題。通過流轉、託管、租賃等方式,盤活景區周邊村(居)農房、閒置用地、特色自然景觀資源,建設特色農家樂23家,帶動就業8萬人次。通過建立鄉村旅遊農村人才培訓基地,利用農民夜校、村民議事會等平臺,加強旅遊管理培訓和指導,有效解決“田園綜合體”缺乏經營管理問題。

通過打造“田園綜合體”,目前平昌已建成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村)21個,帶動周邊群眾人均年增收5000餘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