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對職稱評審而言,“學歷高”與“資歷老”哪個更重要?

大家好,我是南京工程師職稱評審胡老師,歡迎關注我,讓您輕鬆面對職稱評審,少走彎路。


同樣是一世人生,有限的年歲,不同的人會將其過出不同質感。而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少不了兩種歷練——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能增長我們的學識,而行萬里則能豐富我們的經驗,那麼學識和經驗哪一個更為重要呢?

今天胡老師就以《對職稱評審而言,“學歷高”與“資歷老”哪個更重要?》這個話題和大家簡單聊聊~


一、職稱評審學歷、資歷對照簡表


【討論】對職稱評審而言,“學歷高”與“資歷老”哪個更重要?

此表講述的是不同學歷的專業技術人才晉升高一級職稱所需要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高學歷的人才的專業知識更為豐富,學習思維能力也越強,在工作中也能晉升的越快。從表中就可以看到,學歷越高,晉升高一級職稱所需的時間越短,這也是對高學歷人才的一種福利。


二、同年畢業不同學歷的人才職稱晉升情況一覽

假設以下人才都是2000年畢業,且每次都是順利晉升,那麼:

1、中專畢業:2005年可評審助理級職稱,2011年可評審中級職稱,中專學歷最高可申報中級職稱,部分地區甚至無法申報中級職稱。

2、大專畢業:2003年可初定助理級職稱,2008年可評審中級職稱,2015年可評審高級職稱,2021年可評審正高級職稱。

3、本科學歷:2001年可初定助理級職稱,2006年可評審中級職稱,2012年可評審高級職稱,2018年可評審正高級職稱。

4、碩士研究生學歷:2003年可初定中級職稱,2008年可評審高級職稱,2014年可評審正高級職稱。

5、博士研究生學歷:2000年初定中級職稱,2003年可評審高級職稱,2009年可評審正高級職稱。

【討論】對職稱評審而言,“學歷高”與“資歷老”哪個更重要?

有朋友可能會說:應該用同一年出生的人來比,多讀幾年的書也是耗費時間的。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以這種情況來做一個說明。


三、同年出生不同學歷的人才職稱晉升情況一覽

一般情況下:12歲小學畢業,18歲高中(中專)畢業,22歲本科(大專)畢業,25歲碩士畢業,28歲博士畢業。不考慮留級、跳級,直博,或者本碩博8年的情況。

假設以下人才都是1970年出生,且每次都是順利晉升,那麼:

1、中專畢業(1988年):1993年可評審助理級職稱,1999年可評審中級職稱,中專學歷最高可申報中級職稱,部分地區甚至無法申報中級職稱。

2、大專畢業(1992年):1995年可初定助理級職稱,2000年可評審中級職稱,2007年可評審高級職稱,2013年可評審正高級職稱。

3、本科學歷(1992年):1993年可初定助理級職稱,1998年可評審中級職稱,2004年可評審高級職稱,2010年可評審正高級職稱。

4、碩士研究生學歷(1995年):1998年可初定中級職稱,2003年可評審高級職稱,2009年可評審正高級職稱。

5、博士研究生學歷(1998年):1998年初定中級職稱,2001年可評審高級職稱,2007年可評審正高級職稱。


【討論】對職稱評審而言,“學歷高”與“資歷老”哪個更重要?


四、總結

從上文兩種情況的分析來看,在理想的狀態下,學歷越高職稱晉升的速度將會越快。

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將進一步拉大,就拿我身邊的朋友舉例子,A先生兢兢業業工作了三十餘年,卻因為是中專學歷,現在快退休了還沒有評上中級職稱;而B先生32歲拿到高級職稱,40歲評過正高,是該領域的領軍人物。

而就算其他條件都一樣,不瞭解職稱相關的政策也會導致評審結果的不同,比如業績成果材料、專利、論文、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因素,近幾年需要評審職稱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胡老師會根據大家的情況制定出一個合理的職稱晉升方案。

當然,學歷和職稱這些東西不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但唯有不斷努力,才能朝成功更進一步!


【討論】對職稱評審而言,“學歷高”與“資歷老”哪個更重要?

如果您覺得文章對您有所幫助,不妨收藏、點贊、轉發。有任何職稱方面的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胡老師,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