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日本著名的小說家渡邊淳一,是一位情色小說的寫手聖手。自從他的《失樂園》在全世界引起較大反響後,他幾乎就成了“情色”小說的代名詞。然而,對於《紫陽花日記》,我們不妨將它與“情色”割裂開來,因為它通過隱喻形結構,描述了三個人之間的愛、性與背叛。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紫陽花日記》(青島出版社 王智新譯本)小說名就有很大的信息增量。紫陽花,又名八仙花(據說與八仙過海有關),繡球花。花的顏色會根據土壤性質不同而改變,比如在鹼性土壤中就開紅花,在酸性土壤中就會變成紫色的,所以又被叫做七色花或八色花。花語是:花心、水性楊花、善變。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花變還是人變,抑或是善變的花或者人,在小說《紫陽花日記》裡都可以充分找到足跡。夫妻兩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變得不再是夫妻,而是熟悉的陌生人。擅長描寫醫學領域,婚姻及性問題的渡邊淳一,總像個淘氣的孩子,給人一個出奇不意的驚喜。這次的“日記”,娓娓道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01 中年人的愛情已經褪色,現實生活殘酷地剝奪了愛的甜蜜,獨留子女成長的繁瑣與工作的疲憊。

川島一家住在東京的高級社區,從表面看來十分幸福。丈夫省吾經營著一傢俬立醫院,妻子志麻子是賢惠的全職太太。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這是多麼幸福的一個家庭。然而,表象之下,省吾在一張簡易沙發上睡了十個年頭。因為書房的空調壞了,他才來到妻子志麻子的房間。

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分居,首先是生活。結婚第二年生了女兒,隔了兩年生了個兒子。妻子與孩子一起睡,半夜裡還得起來餵奶、換尿布,這是表面上家庭生活的寫照。其實不然,因為從他們的婚姻開始,就潛藏了這個矛盾,這與中國“門當戶對”的傳統婚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志麻子的父親是一傢俬立大學的教授,志麻子在學校圖書館工作;省吾的父親開著一傢俬立醫院,省吾繼承的是父親的醫院。志麻子“與當今的時髦女性不一樣,首先不喝酒,連兩個人單獨在一起時也不那麼隨意放肆,但並不拘謹。”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小說裡的這一段描寫,其實是為了說明志麻子與省吾的不同,兩個人年輕時互相覺得放心,但性格上只是欣賞,而不是愛情,他們兩個人的結合,“其實就是成長經歷、教養、價值觀都不同的兩個人,被一時的熱情衝動驅使走到一起。”最終,在現實生活的磨刀石上,經過婚後15年的打磨,勢必會出現“結婚時抱有夢想和希望,結婚後不一定就能繼續下去。”的結局。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而他們的孩子,女兒在平時的生活中根本不喜歡父親,一見面就懟,甚至反對父親進入母親的房間,兒子參加著各式補習班,與父親的交流少之又少,本來週末有場足球比賽,結果省吾單位有事就耽擱了。這樣的父親與孩子之間,看來確實也沒有交流的必要。即使在家,省吾喝著啤酒,看著電視,兒子卻在自己玩耍,僅此而已。家庭結構與成員關係,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再看看他們的家庭以及這個男人肩膀上的擔子。作為中產階段代表的省吾,他們的家境殷實,“廣尾的房子是上億日元的高級住宅,妻子有一輛自己的專車”,這說明他們的日常消費並不低。而這個男人累的不止工作,還有更累的是精神。“與妻子相比,自己像拉車的馬一樣,每天不停地工作”。

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省吾學的是骨科,卻從事著內科,為了掙更多的錢,他還搞起了理療和美容,說明在日本現行經濟壓力下,他為了生存在拼命工作,而不是坐享其成。這也與後面他花重金給詩織買戒指而讓志麻子心疼不已的原因。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在這樣的情況下,妻子志麻子“下眼瞼鬆弛,還有細小的皺紋,黑眼圈隱隱可見。即使再精心化妝,也不可否認已經到了青春漸漸流失的年齡了。”換做誰,都怕回到家裡面對這樣的“黃臉婆”。

不爆發是生活,爆發了就是地獄。這就是小說給我們透露出的整個日本現代的原生態社會情形。經濟低迷下行,人人都有壓力。況且日本社會環境傳統的男尊女卑的家庭地位,男人,去倒個垃圾也不行。那麼,這種社會背景、家庭氛圍下,省吾的出軌是註定的。

打開了一本神秘的日記,就是開啟了一道命運的暗門,裡面記錄著一個男人背叛愛情的囈語。

本書《紫陽花日記》最大的焦點就是以“日記”的形式,揭露了一個男人的出軌事實和一個女人對出軌的焦慮、批判以及對這個男人迴歸家庭的期待。而我卻以為,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暗戰”和“偷窺”,而一個出軌男人的心理軌跡,這本日記其實是省吾的心理活動,我稱之為他的“囈語”。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一天中午,當妻子出門,他午睡未成,百般無賴之下,從自己的房間裡跑到妻子的房間裡――婚內分居,也是中產階級的典型狀態――企圖在妻子的床上睡個安穩的午覺,不料,卻被床墊下的一個硬物給硌疼了身體。

就這樣,省吾手裡捧著妻子志麻子的“紫陽花日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翻開讀了起來,隨著一聲“芝麻開門”,打開了他背叛愛情的情感世界和心路歷程。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正如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王琦所說的那樣,《紫陽花日記》就是他打開的通往妻子志麻子內心世界的一扇小門。如同“《哈利波特》裡那個‘九又四分之三站臺’、宮崎駿動畫片《哈爾的移動城堡》裡的魔法房門”一樣。這個比喻非常恰當,也暗合省吾的身份。

小說的男主人公省吾是醫生,作者渡邊淳一也是醫生,當作者下筆時,小說裡的人物自然體現出了

人物性格的二重性。善與惡,正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的一面,自然成為陰性的志麻子,而惡的一面是陽性的省吾。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①省吾

總體評價:不斷遊走於家庭、戀人和工作之間的“面具”

,一開始丈夫似乎是對此樂此不疲。可在當他冷靜地自我反省之後(讀了妻子的日記),他的思想、行為、舉止,包括試著接受妻子,並試圖與妻子發生關係時,結果又被內心的另一個他給否定。

②志麻子

總體評價:志麻子只是一個象徵“符號”,她的出現只是省吾的自我內心觀照以及自責,因為很多語言,都是對白天“那個他”的客觀描述,隨之,省吾開始強烈的指責,不斷進行否定、再否定,為自己的行為辯解,這只是省吾的另一種說辭而已。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省吾找了一個情人詩織,詩織只是年輕的志麻子的代名詞。在這個青春的生命裡,他享受著她的肉體,分享著她的快樂,其實是省吾的另一種消費。因為他在家庭裡,肉體得不到滿足,僅有的幾次,都只是在排卵期與妻子的“公務”活動而結束。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省吾成了一個矛盾綜合體,一邊肯定自己又一邊否定自己,在這種囈語裡,他透露出女性對男性的對抗,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作者渡邊淳一的一慣作法——迎合廣大的女性讀者。

比如:作為以志麻子的角色出現“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丈夫出軌可以得到寬容,而妻子紅杏出牆卻要遭到白眼呢?”“除了丈夫,別的什麼男人都行,我願意嘗試一下在別的男人臂彎裡墜入夢鄉。”等緩過神來,恢復成省吾的角色,立馬就持有不一樣的態度。“這可不能等閒視之。”因為省吾“忽然把這當成了自己的日記,不禁苦笑了起來。”這樣的角色扮演,其實就是內心深處的矛盾在掙扎。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現實生活中,對於已婚的男女,誰的心裡沒有過“小九九”?但是誰又把這些過於隱秘的事件告訴過別人?相信沒有人會做出如此愚蠢的決定。在“犯了錯誤”之後,一邊自責、一邊揣測、一邊謀劃、一邊還是繼續自己在外邊的“情事”,這種通透的人生,難道不就是讀者身邊的“紫陽花日記”麼?

當然,渡邊淳一想在男權思想的社會中,通過女性視角的書寫,表明“女性需要通過反抗來消除男女差異”這一宏大的主題。這一切都與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女權運動相暗合。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鬥爭消除差異,實現男女平等,與小說中,省吾的出軌、志麻子“自從遇到了老師,我發現了新世界……這不是為了丈夫,也不是為了孩子,應該說是為了更好地享受‘自我’。因為知道了這樣的事,在我這樣的年齡是可能發生的”。這種隱喻式結構,將小說的情景推向高潮。最後的“假面婚姻”道出中年家庭的不幸。萬變不離其宗,最後還是平淡的生活:

“船一旦離開了岸,還會回來嗎?”

“當然了,因為船的歸處只有岸。”

每次心靈的傷疤剛剛痊癒,就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究其原因是對婚姻的探討和對愛的追問。

如果說《紫陽花日記》這本小說有其肩負的使命,那就是對“婚姻”和“愛”的探討。因為在小說中,省吾與志麻子既然是以一對夫妻的形象出現,必須會牽扯出具體的“愛”的本質,包括肉體接觸。

例如,中產階級夫妻雙方都外出偷情,是維持婚姻的好辦法之一。然而,他對其中的情感波瀾,幾乎沒有涉及。而這種偷情背後的道德牽制力量,也被作家輕鬆地拋開了。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為什麼妻子不能理解一個男人的情感呢?在家庭不致破裂的前提下,乾點兒風流事,這幾乎是每個男人的願望。

在省吾的出軌之路上,有兩個男人(社會影響力的代表)一直給他精神上的支持。

長田是省吾情感上的導師,當把妻子的日記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得到的指點是:“不管她說什麼,你都一百個不承認,裝蒜到底。”“死也不承認。”“不管她說什麼,你只有一句話——沒有。”

村瀨是省吾情感行動的堅決支持者。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混蛋形像,他有像模特一樣漂亮的太太,和長得像媽媽地樣的兩個女兒,自己事業有成,但他對生活也極度厭倦。“他們也很感激我。但關鍵是作為父親的我是否已經滿足了?難道只是為了得到這些,才是這麼拼命幹嗎?”“想尋找有刺激、能讓人激動的東西。”“想跟漂亮的女人調情。”甚至還洋洋自得地說了一句“男人的幸福是由秘密決定的。”“人的一輩子,如果連一點秘密都沒有的話,那太沒勁了。”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省吾從朋友和同學那裡找到了肉體和精神出軌的可靠依據,但還對婚姻依然矛盾,真的讓他“在兩者中取其一”,還真的難於抉擇,因為他舍不掉家庭——這是他體面的社交的身份證;放棄不了情人,那是他精神和肉體的雙重需要。在一番絞盡腦汁的思索之後,他發生了“古有豐成秀吉,今有村瀨和我……”的自嘲。

雖然省吾不斷地通過“志麻子的日記”,引導讀者根據志麻子的隨後行動一步步向前,但是,從關到尾兩個人居然都沒有出現正面的激烈交鋒,這裡的伏筆,是為以後“假面夫妻”提供實證,即人人都是生活的“兩面人”,僅僅為了生活,已經埋葬了感情。“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是所有有婚姻危機的中年人內心世界最五彩斑斕的一句話。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紫陽花日記》結尾:“今後我再也不寫了,將所有的事情全部裝在自己心中活下去,我也不知道到底能裝多久,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這樣的話,時不時來偷看我日記的丈夫,也終於可以安心回到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了。”

《紫陽花日記》:不是“暗戰”與“偷窺”,而是男人背判愛的囈語

結語:“戀愛是美麗的,婚姻卻是神聖的。”事實勝於雄辨,內心的較量只會服從於柴米油鹽茶的現實生活,對於一場愛的背叛與婚姻的探討,沒有標準的答案和定義,不論是“暗戰”、“偷窺”還是“囈語”,婚姻,都是兩個人共同經營的一方酒肆或者花園,如果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缺乏相互的理解信任與關懷,再美的婚姻,也抵制不住私慾的誘惑。這就是《紫陽花日記》流露給讀者最大的秘密。


姑且慕容,在文字海洋中摸索前進的文學新人,讀書雜談、率性而行;我手記我心,不問前程。喜歡,點個關注,一起交流更多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