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记-塔尔寺

从西宁接到自驾车,我们直奔位于西宁湟中县鲁沙尔镇的塔尔寺。

西行记-塔尔寺

塔尔寺院依莲花山坳的山势而建,整体感觉错落有致、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建筑风格上既有汉族建筑的飞檐走壁,又结合了简洁自然的藏族特色的平顶式建筑,是集汉藏技术一体的宏大建筑群,完全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寺院。

西行记-塔尔寺

西行记-塔尔寺

西行记-塔尔寺

因为寺内很多地方禁止拍照,我们都严格遵守了,所以很多景象只能深深地留在脑海中。

一进入寺院内,就见长廊下有不少信徒大行磕头礼,一个接一个的虔诚叩拜,每个磕头礼都极其艰辛,先要双膝下跪,接着全身匍匐、额头触地,然后双手直伸、手心向下,最后收缩起立,完成一个长头叩拜,据我们请的寺内导游介绍,虔诚的信徒会在这里日复一日从早到晚的叩拜上一年,叩拜时心无杂念,仿佛世上只有磕头这一件事情。这是极其耗费体力的,我们注意到他们都带着护膝护掌,连续叩拜几个之后,会起身喝水或休息一下,之后继续虔诚的磕头。

听到导游的介绍,看着眼前磕头的信徒,我们还没进大殿,就已经震撼了,真想把此情此景拍下来,但是导游说,这是绝对不能拍的。

西行记-塔尔寺

"塔尔寺艺术三绝”有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色彩绚烂的堆绣。

依我看最令人惊叹的是堆秀,其色彩像唐卡一样艳丽,是用绸缎剪成的佛像、人物、花卉、鸟兽,但仔细一看,堆秀比唐卡更有立体感,原来是用羊毛、棉花等填充绣在了布幔上,因而图像更加的层次分明、凹凸有致、栩栩如生。大殿内悬挂了整整一圈的大大小小堆秀,每一副都堪称惊世之作。

西行记-塔尔寺

大金瓦殿更是壮观。殿内是一12.5米高的大银塔,以纯银为底座、黄金镀身、镶嵌着珠宝、裹着数十层哈达,整个塔被一个金光闪闪的大殿庇护着,之所以叫大金瓦殿,真的是因为大殿的屋顶是用1300两黄金和一万多两白银铸造的金顶。这正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之地。

大殿是不能进入的,只能在殿门外仰望和体会其中的尊贵,一棵千年的参天古树相伴在旁,据说这树也是颇有灵性的。依然有虔诚的信徒执着、心无旁鹫地行磕头等身大礼。

西行记-塔尔寺

离着大经堂老远就听到人声鼎沸,说震耳欲聋也一点儿不为过,我们赶紧凑过去看个究竟。只见大院内成百上千的红衣喇嘛或站或坐,或挥舞着手臂或摇摆着腰肢,感觉每个喇嘛都在声音洪亮的用尽全身之力喊叫、争论,场面混乱,然而充满了气势。原来我们有幸遇到了传说中的喇嘛辩经!真是大开眼界!

西行记-塔尔寺

西行记-塔尔寺

转瞬间,所有的喇嘛都井然有序地围坐到一起,庭院立刻安静了下来,高僧开始讲经。据说塔尔寺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等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和医学四大学院。

西行记-塔尔寺

西行记-塔尔寺

西行记-塔尔寺

到了塔尔寺,转经是必须的。虽然我们不知道如何念颂经文,但是按照导游教的方式转动转经筒还是必须要体验的,怀着虔诚的、珍惜的心情,我们转动了每一个巨大的转经筒。

西行记-塔尔寺

在寺前广场,我们见到了八宝如意塔。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

远远地就见十几个喇嘛在塔前聚集辩论,于是我终于抓到了拍照的机会。

西行记-塔尔寺

在塔尔寺匆匆一走而过,每到一处都被震撼,感觉都没有看够,建筑、文化、人物,所有一切都与平日所见的寺庙大相径庭,这正是藏传佛教独特的魅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