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明朝迫使蘇州人遷徙蘇北、山東的神祕的“紅蠅趕散”事件嗎

淮陰、鹽城、連雲港一帶許多人說,他們原非當地人士,祖先是“紅蠅趕散”,從蘇州逃來的。講起“紅蠅趕散”挺怕人的,說那紅頭蒼蠅漫天飛著,見人就叮,人被叮了十死八九,所以蘇州人紛紛往北方的海邊逃難。

“紅蠅趕散”,有的還叫“紅君趕散”、“紅蜂趕散”、“紅鷹趕散”……除了口頭流傳,家譜中也有記載。東海縣張灣鄉朱姓紫陽堂家譜中說,他們這一族是明朝正德四年(1509),被“紅君趕散”,由蘇州閶門專諸巷遷到新壩的。傅姓尊儒堂家譜中說,他們祖先是清朝順治末年,遇“紅蠅趕散”天災,從山西洪洞縣遷到東海琅琊,

顯然,歷史上確曾有過一次什麼可怕的事件,使許多外地人從江南、山西等地逃到了海州,海州又有人逃到了山東。然而查一下正史和州志,又都不見記載,這就令人費解了。

所有的傳說和記載都是“紅×趕散”,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其中的“蠅”、“君”、“鷹”、“蜂”土語發音近似,可知源出於一。離奇的是文獻中從未見對此四字有任何解釋,這就意味著人們有忌諱,並且忌諱非常大。傳說中大多是說由蘇州閶門被趕來,地域具體而肯定。雲臺山區與東海縣的人還講,祖先離開蘇州時,將小趾剁了一刀,便於日後親人互相辨認,所以後代的小趾甲都是兩片的。當然,剁壞小趾決不會遺傳給後代,但這個傳說的本身,卻顯示了那些逃離蘇州的百姓,心頭窩了多麼大的怨憤。如果僅僅是自然災害,用不著動那麼大的肝火。有些傳說與張士誠有關,說他兵敗時在破廟中被人砍死,屍體腐敗生出許多紅蠅,紅蠅見人便咬,咬到便死。

把這些民間傳說、家譜記載聯貫起來,再與正史相對照,便可以約略見到一些眉目。

原來元末張士誠自立為吳王,定都平江(今蘇州市),多次與朱元璋激烈交鋒。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攻破平江,張士誠被俘自縊身死。朱元璋把對張士誠的一腔怒火,全發洩在平江百姓身上,下令將平江最繁華的閶門一帶住戶,全部趕往北方荒涼的海邊熬鹽。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過慣舒服日子的平江百姓到了海邊,生活一落千丈,苦不堪言,無異是充軍發配。他們明面上只能說“洪武趕散”、“洪君趕散”,而背地裡卻咒罵朱洪武是紅蠅、紅蜂。後代以訛傳訛,就出現了“紅蠅趕散”和“紅蜂趕散”等可怕的故事了。

清初還出現過多次移民的大動盪,從內地往沿海移,從海邊往內地移。移民都是強制性的,焚燒房舍,看押驅趕,背井離鄉,災難深重。老百姓很自然地把自己的遭遇和先輩“紅蠅趕散”聯繫到一起,用了同一種說法,這也就是“趕散”的年代由元末到清初延續了三百年左右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