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在這個時代給我們的三點啟示


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節又到了。100年前爆發的那場“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最寶貴的財富就是為國人所傳承的“五四精神”。

近百年來,“五四精神”成為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努力奮鬥、不斷進取的形象符號。站在新時代的瞭望臺,這屆年輕人應秉承“五四精神”,把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貫徹到新時代的實踐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五四精神”在這個時代給我們有三點啟示。

“五四精神”在這個時代給我們的三點啟示

01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愛國

去年以來,香港的青年暴徒橫霸街頭,他們襲警、癱瘓交通、砸店鋪……看著那些令人觸目驚心的行為,作為大陸同胞,我們不禁要為香港青年一代感到擔憂。這些良知淪喪、數典忘祖的破壞行為帶來的只有人民生活的艱難,香港暴徒的行為只會讓香港人民陷入水深火熱。

孫中山先生曾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

弘揚五四精神,首先要愛國,始終維護祖國統一,始終堅持“一箇中國”,我們要知道有國才有家。從古至今只有一箇中國,只有人民團結,祖國才能強大,人民生活才有保障。

一個年輕人若不愛國,甚至背叛祖國、攻擊祖國,那在自己國家這片土地上、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丟臉的,也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紅樓飛雪,一時英傑,先哲曾書寫,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恰如一首歌中所唱的,正是因為有了愛國主義這一強大精神支柱,近代以來才能有如此多無私的愛國者、無悔的奉獻者、無畏的犧牲者,讓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屹立不倒、生生不息。

所以對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來說,愛國是骨子裡那個永遠不該磨滅的基因,也是心之所繫、情之所歸。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五四精神”在這個時代給我們的三點啟示

02 新時代青年要有時代擔當

事逾百年,換了人間。比起百年前的那段屈辱史,中國已經實現大國崛起,走進新時代,真的是風景這邊獨好!那麼我就在想五四運動精神的當代意義是什麼?

除了“科學、民主、愛國、進步”這些傳統精神和意義外,還有就是責任和擔當意識。

正如電影《風聲》裡面說的:只因國家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所以在五四運動中才會有那麼多風華正茂的青年人橫眉冷對直指眉心的槍炮,以朱玉之身踏上救亡之路。

時代在發展,歷史在變遷,但屬於中國青年一代的責任並沒有變,並且永遠不會變。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五四精神”將不斷的厚植於我們血液中、紮根於靈魂上。

這份擔當是面對著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新的問題敢於挺身而出,面對不良風氣敢於堅決鬥爭的精神。

我有個90後朋友在華為公司擔任研發崗位,去年的時候因為中美貿易戰,美國還對華為採取了各種封鎖政策。雖然壓力很大,但朋友說他們這批研發青年軍頂住了壓力,在無數個加班的日日夜夜中努力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

我想這就是一種“五四精神”的傳統,他們除了賺錢養家的擔當,還有為了科技興國的擔當。

“五四精神”在這個時代給我們的三點啟示

03 新時代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

理想就像是人生航行的燈塔,也是奮勇前行的原動力。100年前,北京大學師生在五四運動中站在歷史的潮頭,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運動狂潮,積極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為新中國的誕生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也催生出了偉大的“五四精神”。

當代中國青年也需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因為這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因碌碌無為而悔恨”。

2019年1月,“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國印記”,人們發現這支團隊的平均年齡是33歲,“80後”“90後”已經成為航天尖兵。一代代青年人,以朝氣與志氣,以理想和信念,為中華民族的民族復興注入了磅礴的青春力量。

每個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唯有把自己的小我理想融入祖國和民族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昇華人生境界。離開了祖國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賞都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

寫在最後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一百年前,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的發問,至今仍然振聾發聵。

傳承“五四精神”,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催動腳步,向著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奔跑,中華民族必將在接續奮鬥中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