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難題就退縮,不要著急,家長可以看看這位爸爸的5個建議

網友問題(31):

我家孩子,每次作業的時候,一碰到稍微有點難度的題,就會生氣,哭鼻子,和她講題的時候,也是不耐煩,到最後,也是不了了之,應該怎麼和她說好呢?

孩子遇到難題就退縮,不要著急,家長可以看看這位爸爸的5個建議


你好:

遇到難題就回避、退縮的孩子,首先是一個內心沒有力量的孩子,是沒有自信的孩子。孩子為什麼會沒有自信?

第一種可能是孩子開始學習時就受到了打擊。比如,一開始上學就因為學習技能沒有掌握,被老師或者父母批評,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就是“我是學習不好的人”,進而影響他的自信。

第二種可能是孩子在學習上受了不良暗示,比如被告知自己比較笨、學不好,這些話會進入潛意識,形成他的自我評價。當他們遇到難題的時候,不會嘗試去努力解題,而是不假思索地認定自己不行,出現迴避和退縮行為。

孩子遇到難題就退縮,不要著急,家長可以看看這位爸爸的5個建議

第三種可能是孩子意志力差,比如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被過度保護,從來不需要自己面對問題。在這樣家庭中,他受到的保護是全方位的。這樣的孩子自控力和意志力都很差,對待難題當然也不會有良好的表現。所以,父母不要以為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不要緊,孩子在生活中的種種行為表現和性格、意志品質會遷移到學習上。一個孩子在學習上迎難而上,鍥而不捨,這種意志力是在生活中培養出來的,並不是憑空出現的。

第四種可能是,孩子的家庭結構有問題。比如,意志力差的孩子可能有過分約束他的父母,比如有一個過分約束他要求很高、控制慾很強的爸爸。這個孩子很難發展出自己的自信,遇到問題就會逃避。也有一些孩子,從小沒有安全感,比如說在0-3歲時媽媽常常不在,3--6歲時爸爸常常缺位,不在孩子身邊,在這些關鍵期,孩子沒有得到合適的照顧,導致沒有安全感。這類孩子往往心神不寧,也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做事情,在學習上就會逃避難題。

孩子遇到難題就退縮,不要著急,家長可以看看這位爸爸的5個建議

第五種可能是,孩子身體條件差,是個身體很弱的孩子,這類孩子由於精力不足,身體難以支撐,缺乏面對難題持續攻關的能力。

孩子遇到難題就逃避原因多種多樣,父母要觀察自己的孩子,只有知道孩子為什麼逃避,才能夠對症下藥地想辦法。父母也不能操之過急,想讓孩子明天就能面對困難是不現實的,要慢慢等待


我是老爸女兒一起考浙大的老爸,是一位教育理念的實踐者,更多關於培養教育孩子的內容,可以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