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港股第三次“破淨”!2000億南下掃貨,低窪下是餡餅還是陷阱

在2020年一季度,全球投資者都多次見證了歷史,全球股市普跌,而港股位於A股與美股中間,一季度恆指下跌16.27%。雖然與經歷了多次熔斷的美股相比,港股相對較好,在疫情衝擊和全球市場調整之下,港股年內將近八成新股遭遇破發,蒸發市值逾3000多億元。

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2020年的開年猶如“噩夢”一般。1月下旬以來,隨著新冠疫情蔓延、美股暴跌、經濟基本面倍受影響等利空輪番肆虐,讓本已脆弱的港股市場屢屢遭遇打擊。恆指自1月20日的高點回落以來,最大跌幅已經高達27.54%,恆生指數當前的市淨率僅有0.93,正處於跌破淨資產的狀態。


01

史上第三次破淨,50只港股獲南向資金掃貨

在港股歷史上,近30年來僅出現過兩次“破淨”狀態,第一次“破淨”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最低點,而隨後恆生指數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走出了翻倍的行情。第二次出現“破淨”是在2016年初,之後再2018年港股也走出了為期2年的“長牛”行情,而當前是第三次陷入“破淨”。

30年港股第三次“破淨”!2000億南下掃貨,低窪下是餡餅還是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恆生指數的PB估值也未跌破淨資產。從近30年港股PE走勢看,當前恆指PE估值水位與歷次危機時相當,僅略高於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低點。不過根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破淨的藍籌股只有26只,主要集中在銀行、地產、能源及綜合企業,而PB較高的公司集中在軟件、消費、醫藥及新經濟。

近期隨著恆指的不斷下跌,H股ETF和恆生ETF份額卻在猛烈增長,而且是隨著指數越跌越漲。恆生ETF的份額從30億份額增長到60億份,總規模翻了一倍,創出了歷史最高記錄。面對處於低窪地帶的港股,資金除了借道基金之外,更多的資金開始通過港股通瘋狂買入,與北向資金流出A股形成了鮮明對比。

30年港股第三次“破淨”!2000億南下掃貨,低窪下是餡餅還是陷阱

互聯互通機制下,內地投資者成為港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港股通是目前內地資金投資港股的主要渠道之一。從2020年年初以來,已有超過2000億的資金流入港股市場,逼近2019年全年2493.37億港元的淨買入規模。而且僅僅在3月份的下跌期間,就有將近1400億元的資金流入港股,創出月度淨買入規模歷史新高。這也是港股通月度淨買入額首次超過1000億港元。

對比港股通當前持股數量與2019年底持股數量可以發現,2020年以來港股通資金對內地在港上市的公司青睞有加,持股比例超20%的個股主要集中在工業、金融業等行業,對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增持數量均超過10億股。南向資金持股超20%的個股中,AH股共有41只,佔比為82.00%;持有比例在10%~20%之間的個股中,AH股佔比為51.72%。


02

低窪之下,港股投資價值如何?

當前全球資本市場仍存諸多不確定性仍存,港股市場仍在持續震盪,恆指已經處於歷史估值低點。從歷史上看,港股的每一場大跌之後都孕育著嶄新的機會,那麼這次是否還會重演歷史呢?

對於港股的投資價值,止於至善基金經理何理向私募排排網介紹,港股也存在一些被低估的好公司,但是港股因為專業機構比較多,所以比較適合做真正的純價值投資,短期交易標的很少,因此普通投資者投資必須要關注公司的持續競爭力,否則很難盈利。

30年港股第三次“破淨”!2000億南下掃貨,低窪下是餡餅還是陷阱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認為,港股的估值低是由其特定的市場環境決定的,流動性不佳,投資人和上市公司兩頭在外,不利於價值的發現。當然受到近期海外疫情的衝擊,港股市場也處於歷史低位。港股中的藍籌股紅籌股估值不高,立足於長期財務投資可以進行關注。對於滬港深基金,夏風光指出,指數低迷對於基金的淨值會有影響,特別對基金的銷售可能會帶來負面的衝擊,但如果立足於大週期,用長期眼光來看,反而可能是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美港資本創始合夥人張李衝表示,港股由於全球流動性以及新冠疫情的原因大幅下跌,目前的估值仍處於歷史低位,分別在08年、16年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之後都迎來非常強勁的上漲行情,我們看到今年港股通南下資金不斷湧入港股,將對港股的企穩和復甦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滬港深基金的表現主要看在港股中的配置情況,一定會受到整個市場的影響,但長期來說,資金流入低估市場一定會有比較好的收益。

30年港股第三次“破淨”!2000億南下掃貨,低窪下是餡餅還是陷阱

上海某私募基金經理表示,香港市場的優質股票仍然具有投資價值。其實香港市場資金集中在小部分股票中,這點和美股也比較相似,其它一部分股票的流動性並不活躍,在這些有流動性的股票,在下跌後,也更容易受到抄底資金的追捧。滬港深基金當中如果投資港股比例較大,那麼淨值肯定會受影響,不過港股目前估值並不貴,因此還是有安全邊際,長期看問題並不大。

對於當下港股的投資價值,海通國際投資策略執行董事梁冠業也指出,從歷史來看當差不多所有股票都看似便宜的時候,通常投資者都會看大藍籌和大型股份,因為這些能夠推動大市,然後再輪動到中小股份,循環如此,由於目前受到全球經濟增長不明朗因素影響,大市仍未明顯回升,目前資金依然還是會偏好大股票,但並不意味著其他股票沒有價值,只是滿地都是便宜股時,還需要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現在還不是入場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