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扎牢防護網,校園春常在

株洲:扎牢防護網,校園春常在

開學第一課,醫護人員給石亭中學初三學生講授防疫知識

株洲:扎牢防护网,校园春常在

青雲中學學生上體育課

又是一年春草綠,瓷城大地春意濃。

4月7日,春風和煦,陽光溫暖,醴陵52所學校14058名高三、初三年級的學子們,終於結束了這個“超長假期”,重回熟悉的課堂。沉寂已久的校園,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與活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醴陵市委、市政府秉持高度政治意識,嚴格落實各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第一時間加強組織保障,聚焦師生防控主體,以“繡花功夫”,扎牢學校疫情防控網,全面細緻做好復學工作,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校園師生平安。

四級責任機制,築牢校園防疫“安全牆”

疫情防控,校園是重中之重。

連日來,醴陵市委書記胡湘之率教育、衛健、市場監管、疾控中心等部門、單位負責人,深入該市第二中學、城南中學調研開學復課準備工作。醴陵市委副書記、市長董巍率教育、衛健、疾控等部門單位負責人,赴該市第一中學督查復學準備工作,進行相關指導。

疫情發生後,醴陵市委疫情防控指揮部專門設立教育工作組,明確細化責任,建立領導包片區、機關幹部包中心學校、校長包校園、教師包班級學生及家長的“四級”疫情防控責任機制,群防群控,協同作戰,做到疫情防控責任到位、到崗、到人。

該市先後制訂印發《春季開學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致旅居湖北教職員工、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關於切實做好學校復學工作的調度令》《春季開學前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預案》等系列方案、制度,確保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平穩有序。各學校分別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為學校復學保駕護航。

精準人員摸排,織密校園“安全網”。該市對教育系統實行地毯式大排查,全面摸清師生“四類人員”底數,建立信息臺賬,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1月27日以來,共對全市16萬餘名學生和教職員工進行兩次“精細化”摸排,對摸排出的“四類人員”(旅居境外、湖北、武漢、株洲市外者)中的1218名學生、214名教職員工,全部實行“五包一”跟蹤管控。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好,該市嚴把“外防輸入”關口,對在醴陵就讀的市外師生再次進行大摸排,確保不漏一人,嚴格屬地管理原則,按要求實施管控,師生活動軌跡、健康狀況均記錄在冊,不讓一例安全隱患進校園。

停課不停學,樂享線上教學“雲課堂”

利用騰訊會議課堂,每日與學生見面一小時,重點培養語文習慣、分享思維方法、探討記憶方法、講解專題知識;利用鄉村好風光,開展“寫生式”系列寫作,鼓勵學生放下手機等電子產品,親近自然,走進生活,形成片段習作,收集學生作品形成集冊……

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使開學推遲,茶山鎮慄山中學黎雯老師迅速響應上級“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超越空間和時間的界限,架起網絡語文課堂,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讓學生樂趣無窮,充實地度過漫長假期。

開學時間推遲,停課期間,如何保障孩子們的學習不受影響?

2月6日,醴陵市下發通知,指導全市中小學校開展線上教育教學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和春季開學準備工作,確保全市中小學生“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連日來,各中小學校按照教育部門的統一部署,制訂詳細的延遲開學教育教學工作方案,運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在家上學”欄目,結合學校學情,自主遴選學習資源,向學生開展線上教育教學工作。

該市教師製作視頻教學課件10萬餘個,採用騰訊會議、希沃平臺、UMU平臺、微信群等方式,實現網絡授課的現場化,線上輔導與作業批改一對一,提高線上教學的質量;學校統一編制課程表,在重視文化學習的同時,也強化愛國主義教育、體育鍛煉、社會實踐等活動,將其納入課程表中,強化學生打卡上傳,保證各項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教學過程形式多樣,有直播課堂、線上學科鏈接,也有文化作業佈置反饋。

疫情期間,學生心理疏導十分關鍵。淥江中學發揮心理教研組的作用,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實現全天候值班,及時解決學生在假期的心理問題。東堡中學、黃沙中學、二中、五中、七中等學校,採取分片家訪形式,及時瞭解與解決學生在假期的學習、生活困難。

為做好疫情防控延遲開學期間線上教學工作,暢通貧困學生線上學習渠道,確保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得更好的線上教學服務,減輕一線教師開展線上教學網絡資費壓力,按照師生自願的原則,該市共為2156名教師、2333名貧困學生分別贈送50G和20G的流量包,用於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與學習,讓全體師生樂享線上教學“雲課堂”。

未雨綢繆,織密防疫物資“保障網”

隨著我省疫情好轉,學生復課提上日程。如何保證開學後師生健康安全?醴陵市未雨綢繆,多管齊下,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為提前應對復課後學生聚集造成的疫情擴散風險,保證師生身體健康,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3月8日晚,醴陵市組織教育系統6400餘名教職員工,參加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的復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能網絡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復課前學校公共設施配套、物資準備、師生準備,復課後學校衛生管理、食堂管理、教學管理、疫情監測處置等科學防控要點,指導各學校查漏補缺,完善防控預案,增強師生疫情防護意識,努力把各項防控措施做細做實,織牢校園防控安全網。

東富中學是一所農村學校,有學生455名。過去,食堂操作間和清洗池牆壁上油漆剝落。學校全面進行整改,對清洗池進行改造,牆面粉刷一新,食堂環境大為改觀。

茶山鎮茶山學校,過去一直使用旱廁,學生如廁非常不便。今年3月,學校將旱廁改造成水衝式廁所,解除了安全隱患。

疫情發生後,醴陵市投入資金500餘萬元,全力進行設施改造和物資採購。全市學校旱廁全部改造到位,改廁所存水彎1896個,加裝水龍頭等洗手設施8365個,每一所學校均按要求設置了臨時隔離室。

學校復學,防疫物資保障是重點。該市全力做好各類防控物資採購、儲備工作,購買口罩30萬餘個、體溫槍2890把、84消毒液3萬餘公斤、熱成像測溫儀和醫用級測溫門共100餘臺套,還儲備了大量酒精、艾葉、蒼朮等消毒物資,基本保障了開學後對防疫物資的需求。體溫槍按照“一班一槍、一個年級組一支槍”基本配備到位,對於人數超過800人的規模學校,每所學校配備一臺熱成像測溫儀或測溫門。

開學前夕,各學校制定疫情防控應急方案,對校園內進行全面消毒,對教職工和兼職校醫開展疫情應急處置演練,不斷築牢“人防+技防+物防”立體防控體系,全力保障校園復學平安。

加強督查督導,確保萬無一失。開學前,該市市級領導帶隊督導校園疫情防控,督查設施改造、物資採購,問詢人員摸排管控,嚴查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對落實不到位,造成不良後果的,一律倒查追責。該市開展開學前校園安全及疫情防控工作大督查,查問題、強整改,為校園復學查漏補缺。機關幹部全部下沉一線,駐守學校,督查指導開學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