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終身學習的路上,我還只是個寶寶

在終身學習的路上,我還只是個寶寶

我要學習!

最近讀到一本好書叫《學習之道》,在豆瓣評分8.0。

在終身學習的路上,我還只是個寶寶

《學習之道》

這本書由美國工程學教授芭芭拉・奧利克所著。書的英文名是A Mind For Numbers,這是一本運用當代的心理學,腦科學,教你如何學習,尤其是如何學習理科的書。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指出了幾種學習方法上的誤區,例如:

  1. 明明沒有吃透學習材料,卻自欺欺人地以為明白了一切
  2. 一遍又一遍地閱讀書本和筆記,卻沒達到理想的記憶、理解效果

書中說的誤區,王師傅在初高中就遇到過,當時不以為然,但等到真遇到問題,會苦惱於自己為什麼沒學明白。讀完這本書,王師傅覺得自己在學習方面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

  • 沒有掌握正確的自我學習方法。

雖然從小學一直唸到碩士,順利拿到了畢業證書,但是提到終身學習,即:一輩子都能持續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話,我還像個不太會走路的嬰兒。

自己對學習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兩點:

  1. 過分拼時間,卻忽略了是否真正理解和吸收知識。
  2. 沒有系統地學習知識,零散被動,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學習。

形成學習上的思維誤區,和自己的成長、學習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拼時間的習慣源於應試教育時代。初高中的時候,大家都拼命地加班加點學習,為的只是在考場上那區區幾個小時出色發揮,進入更好的高中或者大學。

那個時候,老師告訴我們:

“為了考試,功利地學習是可以的,考試考好了,興趣就上去了。”

所以和千千萬萬的中高考大軍一樣,王師傅為了考試放棄休息睡眠,拼命死記知識。那時候,刻苦是學生時代的主流價值觀。想來也是可笑,中學時候,同級學生會互相比誰睡得更晚,睡得早反而會被鄙視嘲笑。

從短期看,我們可能會因為突擊,死記硬背,取得更高的分數,但是如果把時間的跨度拉到十年,二十年會的話,考試還能有效激勵人保持學習的動力嗎,我深表懷疑。

現代社會,很多人希望一夜暴富,分分鐘上億,但是最後落實到行動往往是考取幾本證書,這還是在用應試思維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非常僵化。

個人獲得財富的主要合法手段,是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即用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One for All, All for One)的心態去做事。而這本身和考試並沒有太大關係。

考試真正的益處,是產生良好的反饋,讓被測試者能意識到自己知識點的不足。學生通過有目的地學習,練習,測試,再針對自己不擅長的地方反覆練習,才會逐漸鞏固,掌握,並應用知識,這才完成了測試的目的。(用這兩年的流行語來說,就是

刻意練習。)

缺乏系統思維的重要原因源於文理分科。現代教育系統人為地將學科分成兩大類:

  1. 社會人文科學
  2. 自然科學

就是通常所說的文科,理科。這種分法讓我們把人也一分為二:文科生,理科生;而感性,抒情,富於想象會被說是文科生思維,一講邏輯就被說是理科生思維,學科分類其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

然而實際的社會生活是複雜多變的,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單靠文科或者理科知識都是不夠的,文理不分家才是王道。

以日常工作中製作PPT為例,想做出優秀的演示文檔到底需要哪些知識,技能呢。我想至少需要三方面知識:

  1. 計算機知識:基本的計算機操作,PPT基本操作,快捷鍵操作等;
  2. 設計學:設計基本原則(統一性,重複性等),配色原理等;
  3. 語文:結構化的寫作。

區區PPT,這樣去分析也許是小題大做

但是對於每天伏案在電腦前的白領而言,這就是生活:能不能更高效地交出美觀又無需返工的PPT,有什麼快捷鍵能讓Excel處理數據再容易一些。簡單的工作裡恰恰包含了無窮的學問。

正如佛說: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只有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掌握多種工具,技能,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餘,這或許是現代教育需要反思的,也希望各位讀者能博覽群書,避開我在學習上遇到的誤區。


點擊瞭解更多,跳轉亞馬遜中國《學習之道》

,Kindle版只要9.99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