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剑》的一点想法


对《大剑》的一点想法


对《大剑》的一点想法


对《大剑》的一点想法


对《大剑》的一点想法


建议每一个不能接受结局不画战火大陆的人去一趟冲绳。

远离首里城,远离国际大道,坐一趟乘客不过5的长途大巴,穿过漆壳斑驳、灯火昏黄的城市,在低矮的古城墙上远眺大海,那里有冲绳的灵魂。

我们之所以难以接受故事就这样终结在155话,是因为大剑的主角没有陆地国家的视角,甚至也不是日本的岛国视角,它的视角只在这座小岛上。

八木在结局中的政治映射非常直白,战火大陆上争斗的两方,其实就是日本和美国,训练生双子对鲁路说的话,也是冲绳人想要对世界说的话:

“让他去跟那边报告,就说这片土地上已经什么都不存在了,我们既无意参加与我们毫无关系的战斗,更不想被卷入其中。”

不是你们的研究室,不是你们的试验品,我们宁愿被遗忘在世界的角落。

1968年,八木教广出生在冲绳县那霸市,1969年,日美缔结冲绳核密约,允许美军在紧急情况下携带核武器进入冲绳,1972年,美国将冲绳“归还”日本,对冲绳的控制从“占领式”变为“租借式”,到今天,冲绳本岛共有10个美军空军基地,美国驻军约6万人,冲绳的反日、反美与独立运动从未停息。

我不喜欢在作品中如此粗暴地对应现实,然而终归没有作品做得到真正的天马行空,你越尝试接近,就越能看见它如何被牵系在地面上,好在八木并不是刻意掺杂立场的作者,一切情节归根结底服务于剧情和人物自身,甚至也许155话双子的态度也是顺其自然,无意而为。

但和他的作品一样,无论居住地更换到哪里,冲绳已经在八木教广身上生根发芽,那一点热带的荒凉、沉闷以及自得,蕞尔小邦夹杂在世界浪潮中的饱受蹂躏、难以自主的无奈,不要说别国读者,恐怕连东京人也无法感同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