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書走神、寫作業喊累,這可能是陷入“虛假疲憊”,需重視

孩子平時活蹦亂跳,精力無窮,一旦做作業,馬上像換了一個人,無精打采還不停地喊累。家長要注意,很可能你的孩子陷入了

“虛假疲憊”

小紅今年8歲,是一名二年級小學生,通常每天都有語文、數學和英語作業,老師不斷強調過,現階段作業量不大,如果認真專注地完成作業,平均每科需要花費的時間都在10-20分鐘之內。小紅媽媽卻很頭疼,每天小紅做作業都要用兩個小時,看著她都坐在那裡,也沒有到處跑來跑去,可小紅卻總是說自己很累,一開始做作業,就想睡覺。

孩子看書走神、寫作業喊累,這可能是陷入“虛假疲憊”,需重視

排除孩子的生理因素後,還有一種往往被家長忽視的情況,那就是孩子已經陷入了“虛假疲憊”之中,當孩子在喊累時,確實沒有撒謊,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需要首先需要搞清楚到底什麼是“虛假疲憊”。

一、什麼是“虛假疲憊”?

1概念

科學家阿奇博爾德.希爾首先提出了“虛假疲憊”的概念,具體是指人類運動疲勞的原因可能並不是肌肉勞累無法繼續工作,而是大腦中的過度保護監控機制發揮了作用。

2大腦的“花招”

這是一種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在發揮作用,為了能夠讓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能有條不紊健康地進行運轉,因此在出現一點狀況時,便會釋放出“我好累,我需要馬上休息”的虛假信號,

雖然身體在此時離自己能夠承受的極限還相差很遠。

孩子看書走神、寫作業喊累,這可能是陷入“虛假疲憊”,需重視

3影響因素

能夠影響“虛假疲憊”的重要因素是意志力,當孩子遇到困難後,隨即會感受到第一波“疲憊”襲來,但此時的感覺很多時候都是虛假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用意志力克服了大腦的反饋信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步感覺到自己的狀態變好,身體也越來越輕鬆,這說明孩子已經成功衝破了“虛假疲憊”的制約。

既然清楚了“虛假疲憊”的概念和引發機制的原理,那麼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形式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虛假疲憊”的具體表現

1想要放棄時的自我暗示

比如孩子在進行平板支撐練習時,剛堅持了幾秒就會出現雙臂痠疼,感覺自己的手臂馬上都會斷掉了,於是呼吸也變得急促,頭腦也有點發暈,這時孩子會覺得自己堅持不了,

而大腦會立即反饋“太累了,需要休息的訊號。”

孩子看書走神、寫作業喊累,這可能是陷入“虛假疲憊”,需重視

2做相對枯燥的事情時心理的排斥感

當孩子用半個小時時間終於完成了一天的書法練習,可能會伸個懶腰,長嘆一聲“好累啊!”然後趴在桌子上休息,看上去好像確實很累,但是,如果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來玩孩子最喜歡的電腦遊戲呢?孩子一定不會覺得累,只會覺得時間太短,意猶未盡呢! 因此,孩子完全是

因為心理的排斥感而釋放出了“很累”的信號。

3不想做某件事顯現的疲憊感

孩子在學校有學習很多門功課,可有些科目總是會讓他們感覺到疲憊,比如有些孩子在上政治課時往往覺得想睡覺,但是上數學、英語等其他課程時又會精神奕奕。這是由於孩子從心理上認為政治課不重要或者自己提不起興趣,那麼大腦此時就會製造出“虛假疲憊”讓孩子心安理得地開始休息。

不得不說,大部分時間孩子的疲憊感都是“虛假疲憊”,是大腦製造出來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欺騙,當已經出現這些訊號後,家長一定要重視,要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走出“虛假疲憊”的泥沼。

孩子看書走神、寫作業喊累,這可能是陷入“虛假疲憊”,需重視

三、當孩子陷入“虛假疲憊”時,這樣做才能事半功倍

1提升孩子的意志力

很多時候孩子陷入“虛假疲憊”泥沼之中時,都是由於自己的意志力不夠堅定,而自發的興趣是支撐意志力發揮作用的重要精神力量。由此父母要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給孩子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意志力訓練方式,從而有效鍛鍊孩子的意志力肌肉記憶,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抵抗“虛假疲憊”。

2設置具體的小目標

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心裡都會有一個有形明確的目標或者模糊的輪廓。如果是一個過於宏大的目標,對孩子來說難度太大,那麼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嘗試後,孩子久久看不到進展,便會產生“太困難了,我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想法。

而家長如果把這個大目標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孩子會有升級打怪的英勇感

。比如孩子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科學家,那麼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數學一定要學好,可以為孩子定下一個小目標,每天的數學作業都在20分鐘以內完成,並且能夠正確解出附加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專注性,而且相對容易達到的目標會給他們帶來強烈的自信和滿足感。

孩子看書走神、寫作業喊累,這可能是陷入“虛假疲憊”,需重視

3 關注孩子的內心所想

家長很多時候其實並不瞭解那個從小在你身邊長大的孩子,也不知道孩子的真正想法,而只是一味地希望孩子能夠成績優異,顯得太急功近利。譬如孩子做作業喊累,其實真實原因可能很簡單,只是因為喜歡的課外書還有最後一章沒看完。心裡耿耿於懷,於是呈現出“虛假疲憊”。因此家長要注意細緻的地觀察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可以耐心地告訴孩子:“抓緊時間把剩餘的作業做完,就可以有時間安排自己的課外活動。”

孩子的“虛假疲憊”更多的反映的是一種心理障礙,家長髮現後一定要及時的引導,調整孩子的自我暗示,通過提升意志力,設置小目標獲取成就感與關注孩子這一系列措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脫離“虛假疲憊”的欺騙。

今日互動話題:你的孩子做作業時會喊累嗎?你在引導孩子遠離“虛假疲憊”的過程中有什麼好的經驗嗎?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