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壯族人的神米

糯米:壯族人的神米

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稻作民族,壯族人發明人工種植水稻的方法距今已經有上萬年的歷史,因此,壯族民間的水稻品種特別豐富多樣,民間積累的各種稻米類的系列食品也是品種繁多,各具特色。

糯米:壯族人的神米

古老的糯米品種

其中最是廣為人知、另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五色糯米飯了,您可知道,除了花米飯,壯族人用糯米制作的系列食品就能列出一個長長的清單出來,有湯圓,大粽子,各種各樣的粑粑等等……糯米真可謂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簡直就是一種神米!

糯米:壯族人的神米

如果注意到的話,您會發現,糯米幾乎包攬了壯族所有大小節慶日裡的主食。尤其是敬神用的主食,都是用糯米做的,就算是插香用的米也是用糯米,而不會用普通的大白米。由此可見,糯米在壯族人心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糯米:壯族人的神米

那麼,壯族人為什麼會如此重視糯米這個水稻品種呢?

一切皆有起源,在古代,壯族人雖有水稻種植技術,成為了世界上最早栽培和食用稻米的民族,早早就過上了吃米飯喝魚湯的生活。但限制於當時低下的生產力,水稻的產量非常低。而糯米這種飽腹感比較強的水稻品種,儼然成為了當時所有水稻品種中的貴族,好客的壯族人就會拿珍貴的糯米制作各種小吃來招待客人,以免客人才剛告辭走了沒多久又要餓肚子。

糯米:壯族人的神米

用糯米來敬神和祭拜祖先,才能讓神和祖先"吃飽"然後保佑自己。而且,糯米制作的小吃工序複雜繁多,也是凝聚了奉獻者的心血和誠意在裡面。

糯米:壯族人的神米

久而久之,在過去,用糯米制作的各種食品就成為了壯族人走親訪友最高規格的伴手禮,通常會有大棕子、餈粑這些經久耐放的食品。同時也代表了壯族人的一種民族精神,一種團結"粘"在一起的力量。

糯米:壯族人的神米

現如今,動手做餈粑的人不多了,走親訪友也不會再送這些,年輕一輩喜歡吃的人也不多,很多人已經忘記了糯米對於我們來說曾經是多麼的重要,大家相互之間也沒有那麼"粘"了。現在也就剩下老一輩的人還對這個味道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