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鹽之路 稠嶺留痕



茶鹽之路 稠嶺留痕

稠嶺古道石拱橋

古代,閩北與閩東陸路交通,靠的是蜿蜒在崇山峻嶺之中的石板路,海貨與山貨的交流,促進了民生與貿易的發展,其中鹽與茶的交流最為普遍,因此古道又被稱為“茶鹽之路”。至今,政和還保留了為數不多的茶鹽之路,而稠嶺古道便是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

稠嶺古道,當地人稱大嶺古道,有上千年曆史。隨著國家風景名勝區佛子山旅遊業的開發,人們開始探尋稠嶺古道,驚奇地發現,在稠嶺段至今保留約有3公里石板道,其蘊含豐富的自然與人文信息,稠嶺古道成為今人追尋歷史足跡的鮮活見證。

稠嶺古道,從稠坑上稠嶺一路上山,古道寬一米多,最寬處竟有四米,且按彎道內窄外寬設計,儘量做到平緩,寬暢,這對於逆向行走避讓挑夫,留下足夠多的空間。

最讓人欣喜的是,古道條石邊上刻有文字,大多是捐建者的名字,也有地界標識等,均清晰可辨。有了文字,石板便有了生命,思想便能穿透時空,與先人對話了。飽讀群書、開一代政和文風的朱松在石條上走過;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壽寧縣令馮夢龍也走過。古往今來,無數挑夫、走卒、商旅、官員跋涉在山道上,飲過山泉,聽過鳥鳴,賞過山花,他們為家國、為生活、為夢想而奔波。

三公里長的路本來有兩座亭,山崗上的一座還在;山間的一座已坍塌。陽光明媚,山間野櫻桃、杏花爭相鬥豔,一片清新。在一處較平坦的山崗上,一座亭子出現在蘆葦叢中,從外部看,完全沒有飛簷翹角的一般模式,只是人字形的屋頂。亭子後還有茶亭遺蹟,碑身不見了,留下碑座和碑帽,在蘆葦叢中靜臥。

稠嶺古道共有四座橋,其中三座為弧形石拱橋,依然保存完好。百福橋,橋頭豎立一塊1米多高的石碑,密密麻麻刻滿捐款人姓名,因字跡模糊不清,找不到其它有關建橋有用的信息,從落款時間上仔細辨認,似乎看出有個“嘉”字,二十五年較清晰,如果是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那距今正好200年。兩座石拱橋相距不遠,外形幾乎一樣,橋身用青石塊建造,橋洞形成一個弧線極其完整、優美的半圓。橋洞頂上的石板乾淨,不長苔,竟如新開鑿的一樣,河床巨石平整光滑,清泉流淌,晶瑩透亮。

200年時光匆匆,光影斑駁,花開花落,石拱橋靜靜地佇立在山谷間,默默修行,它可知山外的世界已是地覆天翻,換了人間。 ☉張積義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