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刷”出來的ESI排名

排名皆可“刷”,學科排名也不例外。近日,有媒體報道,不少高校為提升學科ESI排名,制定多種排名提升策略,使出各種手段,以期收穫一份光鮮亮麗的學科成績單。

  “對任何一種排行榜都該有平常心,千萬不要被所謂ESI前1%、1‰所綁架。”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感慨,“動這些小腦筋,指標是上去了,可真正的水平和能力是否相應地提升了?”

  機關算盡,找到提升排名捷徑

  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如今屬於科睿唯安公司,它對10年來論文發表的篇數、總被引次數、平均被引次數等指標按照22個學科領域進行排序,是當前世界範圍內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它在學界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在國內的各種評價中,也常能見到ESI的身影。我國“雙一流”建設啟動以來,ESI也成為一個重要的第三方參考指標。

  有望進入ESI排名前1%的學科被稱為潛勢學科。如何加把勁,將潛勢學科推上去?諸多高校組建專業團隊,找出提升ESI排名的路徑。

  有人總結過3條策略。其一,是周邊學科進行“戰略支援”,鼓勵學校與潛勢學科相關學科的科研人員發論文時也儘量選擇被歸類為潛勢學科的ESI期刊進行投稿;其二,是帶任務出訪,優先考慮潛勢學科人員出訪海外,要求出訪者至少完成一定數量的ESI論文;其三,是多和高質量研究機構合作,ESI統計忽略作者排名,合作者與第一作者具有同等ESI貢獻度,和ESI排名靠前的機構合作,相當於抱上“大腿”。

  ESI排名不分“自引”和“他引”,這也給了一些人鑽空子的空間。有的是批量引用和待發表文獻沒有直接關係的作者本人的論文,有的是引用同一所學校、學院或同一個課題組的與待發表文獻並無關係的論文。《中南大學學報(英文版)》副編審鄧履翔等人在一篇文章中直言,這是一種“欺詐引用”。

  多點求真務實,少點表面功夫

  “為了建成一流學科,很多學科就盯著評價指標體系,缺什麼建設什麼。”南昌師範學院副校長劉小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學科建設目前存在兩個誤區——不顧成本的低效率學科生產和目光短淺的學科生產。“為了產品而產品,盯著產品做產品,可能忽視了學科生產能力的提升。”

  徐飛指出,更應把榜單看成“體檢單”,看到差距和不足,明晰改進和努力的方向。現在流行的任何一種榜單,都沒法做到盡善盡美。ESI也有缺陷。它將學科分為22個,大文科的只有經濟與商業和社會科學總論兩類,與中國的分類體系有很大差別,也沒有涵蓋一些戰略性新興學科和前沿學科。

  ESI可以作為參考,但無需看得太重。浙江大學中國科教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林成華認為,ESI看重的是科研業績,它只能衡量學科建設中的一個側面。學科建設還包括學科文化建設、學科人才培養等長期性、基礎性內容,一味強調學術產出,對學科發展的生態反而是一種破壞。“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對學科長期發展同樣非常重要。急功近利,從長遠來看,不是好事。”他表示,對這種ESI熱,也得潑潑冷水,適當降溫。

  是的,要少些浮躁。徐飛說,科研是件嚴肅的事,要踏踏實實去做,把心思花在投機取巧上是本末倒置。“應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多做求真務實的事,少做滿足虛榮心或哄自己開心的事。”徐飛表示,“學者、學校和校長們都要淡定從容些。”

  不過,社會環境常常讓校長們沒法淡定。主管部門看重排名,校友和學生家長盯著排名,高校不得不參與這些排名的遊戲。“無論怎樣,高校還是要回到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使命上來。”徐飛表示,高校要回歸育人本位、學術本位。學者要有高遠的學術追求、學術情懷和學術精神,多做原創性研究,多做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應用性基礎研究,不要盲目追逐熱點和“高被引”,更不要被排行榜和指標所囿。在人文社科方面,也要兼收幷蓄,構建具有原創性的新理論和新思想,提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意義的新方法和新範式。“中國學者要有自己的學術自信。”

  “大學校園和科研院所理應是個安靜的地方。”徐飛強調,“不畏浮雲遮望眼,對功名利祿的東西看得淡一點,對指標等一些表面的東西看得輕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