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就是一地雞毛啊~

生活,本就是一地雞毛啊~

有段時間,我一直在糾結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從出生那一天開始,似乎所有事情都已是命中註定:出生,上學,工作,結婚成家,生兒育女,老去,死亡是最後的歸宿,這樣想的時候就會非常悲觀。於是,曾經有段時間陷入到這種悲觀中無法自拔。後來我才明白,雖然每個人的過程都一樣,可每個人在歸入塵土前的經歷必然不同,所體會過的感受也不同。人生,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用心去體會生命當中每一個階段,記錄每一份生命體驗,我想這就是生活的最大意義。

很多人或許都會覺得,朋友圈裡別人的生活都是美好的,為什麼自己,但實際上,大多數時候人們在朋友圈只是為了記錄美好的一瞬間,其實,人在痛苦難堪的時候,都會默默承受,而不是展示給外人看。

歡樂頌中有一段經典臺詞:“生活雖然一地雞毛,但仍要歡歌高進。成長之路有玫瑰,有荊棘,但什麼都不能阻擋堅強的心!”

生活的本質就是瑣碎,仔細看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雞毛,如果你懂得享受這種瑣碎的幸福,這煙火人間於你而言就是天堂。如果你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平淡和瑣碎,那必然會痛苦。人生是喜劇還是悲劇自己說了算!

入職的這段時間裡,我總是問自己,以後想要怎樣的生活。可我也清楚得知道,很多事情並不會按自己想象的來,不期待就不會太失望,就像我想象著迎接你回來那天的場景,但突如其來的滯留還是讓人無可奈何。而且現實要永遠比想象殘酷,我們終究會輸給現實。

朋友最近諸事不順,生活屢屢碰壁,工作沒有進展,和男友感情發展進入停滯,可以說諸事不順。她對我嘆氣:“人生在世怎麼那麼多煩惱,什麼時候才是頭兒?”

我說:“生活更多的是不開心的事兒,所以開心的事兒出現才會讓你覺得那麼美好。”

一地雞毛,滿室凌亂,很多時候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雞毛蒜皮的小事,佔據了生活的絕大部分。以前未畢業總聽人說,出了社會遇到的一切你都要自己受著,哪怕回到家埋頭痛哭,第二天到點還是要爬起來按時上班。在象牙塔生活久了,被呵護和關照已經成為習慣。等到自己真正出去社會闖蕩,才知道這話一點不假。覺得難受?想要逃離嗎?然而電影《江湖兒女》已經告訴我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無法逃離的是生活本身。

“眼前的苟且”、“詩和遠方”本就是一對矛盾。只要我們還活著,煩心事就不會結束。除了努力生活,我們別無選擇。網上的比喻說:假如發現生活就是一地雞毛,那就攢起來做成一把雞毛撣子。人們的生活瑣細而平庸,很容易被磨滅了激情。要勇敢面對這些事情,保持歡樂並追求進步,不要被湮滅了真性情。

日本著名歌手中島美嘉的一首歌《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譯文是《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這首歌讓日本的自殺率降到了最低點。她的歌聲中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存在,處處是對生活的不屈服,讓人們能夠勇於面對心中的極端想法。各位如果看過這位歌手的背後故事,就會知道對於中島美嘉而言,這是一首代表心聲的曲子,在演唱會上,她對觀眾說: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低迷苦悶時候,那麼今天就用這首歌唱出所有人的心聲!闖過去,生活依然美好,太陽照常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