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同學家有15套拆遷房,我讀書真的有用嗎?”

“爸媽,同學家有15套拆遷房,我為什麼要讀書?”

假如我是這個孩子的父母,我想告訴他:

在這並不完全公平的世界裡,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爸媽,同學家有15套拆遷房,我讀書真的有用嗎?”

“15套拆遷房”

是不值得羨慕的東西

孩子,是的,15套拆遷房,很嚇人。

按照現在的房價來計算,它至少價值上千萬。

只要把它們租出去,每月的房租,就能讓一個普通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就算你成績再差,它也能讓你沒有後顧之憂,提前就過上安逸的日子。

也許,因為如此,你內心充滿了失落,無法接受一床只有300多元的被子。

但是,我仍然覺得,它們是不值得羨慕的財富。

你要知道,在你所有的同學裡,拆遷戶是不多的。

而在所有的拆遷戶裡,能夠拿到15套拆遷房的人,又鳳毛麟角。

這裡面,有命運的安排,也有運氣的成分。

所以,你不能因為別人的好運氣,就認定自己倒黴。

你不能用一個小概率的例子,來否定自己的父母。

“爸媽,同學家有15套拆遷房,我讀書真的有用嗎?”

讀書不是為了讓你成為有錢人

而是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你的爺爺奶奶,是普通的小學老師。

每月拿著不高的工資,為了供養你爸爸和叔叔上大學,費盡全力。

結果,爸爸拿到了碩士學位,叔叔也到了事業單位工作。

他們都到了省城,雖然還是很普通的人,但都過上了比爺爺好很多的生活。

你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因為我們是很平常的家庭,爸爸媽媽不能給你寶馬和別墅,只能全力去讓你讀書。

你只有好好讀書,才能走得遠一些,才能看到廣闊的世界。

“爸媽,同學家有15套拆遷房,我讀書真的有用嗎?”

讀書

是為了遇見更優秀的人

孩子,讀書是有用的。

它的第二個作用是:遇見更優秀的人。

還記得嗎,去年,我們一起看電視。

是一期訪談節目,被採訪的,是幾個優秀的企業家,他們是同學。

你問我:什麼時候,我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個?

我懂你的意思,你問的是,“怎樣才能和一群優秀的人在一起?”

現在,我可以回答你了,最好的方法和路徑,是讀書。

你只有努力讀書,才能去好的大學,遇見優秀的同學。

他們也會倒逼你,然後你們一起變得優秀。

你讀不讀書,決定了你會有怎樣的圈子。而你的圈子,又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爸媽,同學家有15套拆遷房,我讀書真的有用嗎?”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有了15套拆遷房。

有些人,你自以為的極限,不過是他的起點。

那麼,為什麼還要去讀書?

讀書是為了讓你知道,接受不公平,是一個人必然的過程,而不是一味埋怨。

讀書是為了讓你免於淪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讀書,還是為了讓你擁有不一樣的視野,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