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奇五度:從機床產業發展看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若干路徑

當前,我國裝備製造業面臨著幾大壓力。

內部來說,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放緩,利潤下降;環保壓力加大,靠粗放的低成本擴張,犧牲環境和勞工工作條件的經營難以為繼;人口老齡化和新經濟的興起,招工難度大大增加。

中美貿易戰開戰後,外部對我國技術的封鎖和打壓,高精尖技術的獲取難度增加;工業發達國家採取重塑製造業優勢的策略,實施製造迴歸的戰略;部分發展中國家藉助自身優勢實現了製造業快速追趕。

內外壓力巨大,是挑戰也是機遇,只有看清行業發展趨勢,認清行業發展的成功關鍵因素,埋頭苦幹,才能實現裝備製造業行業的轉型升級。

機床行業是工業母機,是生產機器的機器。機床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水平,因此,筆者以機床行業為例,試圖探索裝備製造業轉型發展的若干路徑。

1

我國機床行業的面臨不利條件

1.差距大。

一是中國製造業整體差距較大。

二是

機床發展理念落後,國內機床行業的技術發展一直以對世界先進水平的跟蹤模仿為主,自主創新能力弱。

三是高端數控機床的精密零部件及控制系統等核心環節受制於人。我國機床製造業缺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較弱、二次開發能力欠缺,核心技術的空殼化使我國機床製造業在國際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高端機床產品被髮達國家“卡脖子”。

2.市場競爭壓力大

一是國內機床企業生存環境惡劣。外資機床企業憑藉其技術及資金優勢到中國佈局,並依靠高品質的機床產品佔據了中高端市場,為國內企業進入市場設置了較高的壁壘。而在中低端市場,市場趨於飽和,且市場空間有逐步縮小的趨勢。此外,由於全球製造業呈現雙向轉移的趨勢,發展中國家機床製造業的產業工人人力成本較低,發達國家製造業泛起“迴流”之勢,對我國機床產業形成夾逼攻勢。

二是市場為買方市場。

用戶合同條款苛刻,壓價招標與生產企業間的低價惡性競爭現象普遍,破壞了行業發展的正常經營秩序,加大了企業經營風險。

3.製造成本高。國內機床行業面臨人工成本高、招工難、土地成本高、融資困難、高端設備難引進、環保要求高等挑戰,導致機床製造成本高。

4.自主創新研發體系不健全。國內機床行業產學研脫節,機床企業普遍存在研發投入低、研發體制不健全、自主研發能力差、模仿為主等問題,嚴重製約了我國機床企業的創新發展。

5. 品牌影響力低。

2

我國機床行業面臨的發展機遇

1.政策大力支持。近年來,我國不斷出臺新的政策以支持機床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層面對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進軍的決心。

2.國家安全需要。在4G、5G時代,高端數控機床都內置芯片,國外機床生產企業可以對相關設備進行GPS定位及定時核查,掌握設備使用情況,對我國軍工、航空航天用戶的信息安全形成極大隱患。因此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軍工行業和航空航天行業所使用的數控機床國產化迫在眉睫,這給國產高端機床提供了市場機會。

3.高端數控機床需求旺盛。

一是工業轉型升級與消費升級帶動數控機床行業發展。隨著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速發展,以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和服務型製造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實現我國裝備製造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已成為國家裝備製造業發展的主要目標。與此同時,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的實施,人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費電子行業、汽車工業等反映“消費娛樂化”趨勢的領域正迎來高速發展期。在這一背景下,數控機床行業作為上述行業重要的加工設備迎來新的增長點。

二是新興產業的發展帶動機床行業發展。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和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對機床製造業的綠色化、智能化提出了新的市場需求。

三是行業進口替代市場潛力及數控化率提升空間巨大。數控機床行業具有多門類、多品種、小批量、高社會效益等產業特性。目前行業配套的中高檔數控系統和關鍵功能部件主要依賴進口。2016年中國機床進口總額約為75億美元,進口替代空間巨大。同時,相比日本、德國及美國發達國家的60%-70%的製造設備數控化率,我國機床的數控化率仍然較低。隨著未來下游產業的升級,我國機床工具產業將進行結構性調整,數控機床將逐漸替代普通機床,佔據主導地位。

四是“一帶一路”海外拓展為機床海外業務的拓展提供了市場。

5.機器人、互/物聯網、AI人工智能、5G等新業務的興起,為機床企業新業務的拓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3

我國機床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思考

機床行業發展歷程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從機床行業轉型升級發展,能給裝備製造業發展帶來更多有益的探索。

1.開展產業併購整合。國內機床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經營業績持續下滑,為機床產業整合帶來機遇。通過併購整合,可以實現技術集中、人才機制、設備集中、產品合理分工,結束國內企業惡性競爭的局面。

2.牢固樹立和堅持工匠精神,實施從材料、工藝到研發,以及產業鏈全面的持續改進。我國與世界優秀機床行業的差距主要在數控系統的先進性以及產品的持續穩定性和可靠性。這方面需要技術的積累和打磨,不斷的工藝驗證和調試,急功近利是做不好的。所以需要耐得住寂寞,做長遠的質量提升計劃,要經過十多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持續改進,才能見實效。

3.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到機床行業。

目前機床行業乃至裝備製造業在人才吸引力方面比較弱,優秀的人才不願意進來,進來了也留不住,尤其是國企類機床行業在體制、機制方面活力不足,人才發展和成長缺乏良好的環境。需要利用國家在國企改革方面的政策,如混改、技術人員技術入股分紅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和激勵力度。

4. 利用我們工也互聯網發展迅速的機會,實現機床產業彎道超車。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逐步成為製造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度處於世界第一梯隊,目前在互聯網架構設計、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生態體系建設、應用模式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因此需要抓住這個機會,利用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機會,開展機床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

雖然,我國裝備製造業在某些領域如工程機械、高鐵製造等領域取得了突破,但是在機床製造、汽車等行業大而不強,高端設備和技術還依賴進口,許多掐脖子技術還掌握在國外廠商手裡,因此需要堅定信念,堅持工匠精神,持續改進,並利用工業物聯網和物聯網發展的機會,實現我國裝備製造業的整體的成功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