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綜述

瞭解中國古建築,必然從屋頂開始,屋頂是古建築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中國古建築的屋頂式樣非常豐富,形制多樣,變化多端。等級低的有硬山頂、懸山頂,等級高的有廡殿頂、歇山頂。此外還有攢尖頂、捲棚頂,以及扇形頂、盔頂、勾連搭頂、平頂、穹窿頂、十字頂等特殊形式。

廡殿頂、歇山頂等有單簷、重簷之別,攢尖頂則有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變化形式等。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硬山頂

硬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造型簡單樸素,只有前後兩面坡,而且屋頂在山牆牆頭處與山牆齊平,沒有伸出部分。

在宋代修纂的《營造法式》一書中沒有關於硬山頂的記載,現存宋代建築遺物中也未見到。明、清時期及其後,硬山式屋頂廣泛地應用於我國南北方的住宅建築中。硬山式屋頂是一種等級比較低的屋頂形式,在皇家建築和一些大型的寺廟建築中,幾乎沒有硬山式星頂。同時正因為它等級比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並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晉中地區遍佈的晉商大院,是典型的明清民間建築,其屋頂普遍採用硬山頂。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硬山式屋頂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喬家大院

懸山頂

懸山式屋頂與硬山式屋頂一樣,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不過,不同之處在於懸山式屋頂在山牆外不與山牆平齊,而是伸出山牆之外。這部分伸出山牆之外的屋頂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承託的,因此又稱“挑山”,就是因為其桁挑于山牆之外。

明清後的寺廟中,前後殿會有些採用懸山式屋頂。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懸山式屋頂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毗盧寺釋迦殿

歇山頂

歇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歇山式屋頂在兩側山牆處,不再像硬山頂和懸山頂那樣在正脊處向下垂直一線,而是正脊比兩端山牆之間的距離要短。歇山式屋頂在上部的正脊和兩條垂脊間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垂直區域,稱為“山花”,山花之下是梯形的屋面將正脊兩端的屋頂覆蓋。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歇山式屋頂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崇陵

廡殿頂

廡殿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屋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非常特別。廡殿式屋頂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屋頂形式,只有最尊貴的建築物才可以使用,如宮殿、廟宇殿堂等。

廡殿頂最著名的要數現存的明清紫禁城,即故宮中的太和殿。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廡殿式屋頂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三聖殿

攢尖頂

攢尖式屋頂沒有正脊,只有垂脊,垂脊的多少根據實際建築需要而定,一般雙數的居多,而單數的較少。如有三角攢尖頂、四角攢尖頂、六角攢尖頂、八角攢尖頂等,此外還有圓形攢尖頂,也就是沒有垂脊。

攢尖式屋頂多見於亭、閣,尤其是亭子,絕大多數都是攢尖式屋頂,作為觀景休閒的場所。北京頤和園中的廓如亭是全國最大的攢尖頂亭子。

在殿堂等較重要或等級較高的建築中,則極少用攢尖頂。目前可見的主要有故宮中的中和殿,天壇內的祈年殿等。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八角攢尖頂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頤和園廓如亭

重簷頂

重簷就是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屋簷,一般將一座多層建築,只要每層上都有一層簷,或是這座多層建築的全部簷數加起來為“二”或超過“二”,就叫做“重簷”。重簷可以是上下屋簷平面相同的,也可以是上下屋簷平面不同的。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重簷廡殿頂

《瞭解古建築,旅遊不糊塗》- 屋頂篇/一章

故宮太和殿

如果喜歡,請點贊和關注哦,茂哥會持續更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