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為什麼鼓勵擴大核酸檢測?“陪你看落日”87歲患者怎麼樣了?官方迴應

4月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發佈會。

上海為什麼鼓勵擴大核酸檢測?“陪你看落日”87歲患者怎麼樣了?官方回應

基於循證醫學,多學科不“吵架”

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介紹,診療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多學科協作,大家在基於證據上面的科學討論把有效的臨床治療推行下去並且取得最好的結果,在早期我們會大量收集中國在武漢取得的初步的循證醫學的證據,包括流行病學,包括治癒率、病死率、高風險因素等等,我們很早就提出來了“一人一策”,根據病人進展的不同階段提出早期阻止疾病進展到危重症,使整體的重症、危重症發生率降低,才能進一步降低病死率。

所以多學科的合作是為了降低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 。基於循證醫學的團隊我們逐步地推進一個新的治療策略也是阻止了疾病的進展。

流調像“破案”,不是一次調查就完成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孫曉冬介紹,流調工作不是說一次調查就可以完成的,就像公安破案一樣,要持之以恆,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上海也曾經發生過好幾例類似的情況,我們曾經發現一起聚集性疫情,一男一女兩個病例,女的確診病例是由這個男性作為傳染源,但是這個男的我們一直沒有追溯到他的感染來源在哪裡。

之後疾控部門發揮了持之以恆的調查精神,先後調查了大概160多個相關人員,最終通過將近7天努力,發現這個病例曾經和另外一個本市確診病例在游泳池裡有過交集,而這個確診病例自身又跟另外一個上海的聚集性疫情當中的另外一例病例有關係,而這個聚集性疫情病例又跟外省市的一起聚集性疫情有關係,這就凸顯了流調工作要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介紹,上海從SARS以後一直有兩個定點醫院,一個是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前身是上海傳染病醫院,醫院的場地很寬、隔離區很好。另一個是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在遷建的過程當中單獨建立了傳染病大樓。

這兩個是我們的集中收治點。這次上海新冠疫情發生以後,我們採取了集中收治,成人收治到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兒科病人收治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從整個收治的情況來看,我們覺得把病人集中收治,對於集中資源、集中專家是非常有好處的,從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來講,有300多個負壓床位,同時還儲備了200個左右的負壓床位。

從上海當時疫情的研判來講,我們床位資源是夠的。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當時建設的時候就預留了一個儲備的場地,準備應急響應的。從兒科醫院來講,也是這樣做的。

從目前病人的情況來看,我們有足夠的床位,公衛中心應急響應的200個負壓床位到現在還沒有用過。

“陪你看落日”87歲患者23日回家

疫情期間一張“陪你看落日”的照片走紅網絡,照片中的患者病情如何?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領隊陳爾真介紹,這張網紅照片的兩位主人翁,一位是來自上海援鄂醫療隊的中山醫院的劉凱醫生,另外一位是武漢的87歲患者小提琴家王欣。

上海為什麼鼓勵擴大核酸檢測?“陪你看落日”87歲患者怎麼樣了?官方回應

那是3月5日傍晚,劉凱醫生陪著這位87歲老先生做胸部CT檢查,路上看到落日餘暉的美景,稍做停頓讓老先生欣賞一下這個美景,這時候被旁邊一位大學生志願者抓拍了這個鏡頭,傳到網上。

王老先生經過積極救治,4月9日順利地康復出院,4月23日他完成了醫學觀察,回到了家裡和家人一起生活,當天他就跟我們的劉凱醫生進行了視頻,他現在非常的健康、快樂地生活著。

在上海醫療隊3月31日完成醫療救援任務,準備撤離回上海時,王老先生特地叫家人拿來了小提琴,在病房裡拉起了《沉思》這首曲子,為我們醫療隊送行,這個場景體現了醫患情和戰友情,也充分展示了我國人民在這次抗疫過程當中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抗疫精神。

後續防控,鼓勵企事業等單位擴大核酸檢測

鄔驚雷介紹,後續的疫情防控中,既要抓住疫情防控這一手,同時也要推進經濟社會的正常化。目前來講上海還有防輸入的任務,如何守住入城口非常重要。

在境外防控,返滬人員的復工復產上。繼續發揮社區的管理作用,現在有健康碼、測溫等等,首次回小區人員的信息登記,還有利用上海健康網來做好這些基礎工作。在機場、車站、碼頭等等,如何提高體溫篩查,上海在地鐵、機場、學校都在逐步推進自動篩查體溫。還有做一些規定,比如人口密度等等。

上海4月27日中學生逐步開學以後,如何守好學校的門非常重要,常態化管理中衛生和教育部門如何配合,每天對學校晨檢和入學後兩次篩檢中發現的異常人員及時管理、及時到定點醫院。

鄔驚雷表示,上海主動幫助好這些企事業單位做好復工復產工作,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學校、一些特殊場所,對個人儘量擴大核酸檢測,這樣使得我們整個工作更加有序。

同時還要對一些特殊崗位的人群,比如對養老機構的護理員,還有精神衛生機構的病人進行管理。監測哨跟衛生健康部門的關係就更加密切,一個病人萬一其他環節漏過了,但是如果他最終起病的話,一定會到醫院就診,所以監測哨非常重要。

上海除了進一步加強發熱門診外,建了182個發熱哨點的監測點,把發熱服務的觸角一直能夠延伸到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