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邵: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也要救民于水火


舒邵: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也要救民于水火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随着疫情防控的降级,大家出行的时候还是注意做好防护工作。战乱往往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有些官吏对此无动于衷,有些则会心系百姓,比如本篇要聊的舒邵。

结合《三国志·孙贲传》,舒邵应为兖州陈留人,他的表字为“仲膺yīng”,而《后汉书·袁术传》则记载的是“仲应”。“舒邵”这个名字来自《三国志集解》里引注的《博物志》,他有个兄弟舒伯膺,他们的后人名为舒燮xiè。

舒伯膺兄弟争死,海内义之,以为美谭,仲膺又有奉国旧意。今君杀其子弟,若天下一统,青盖北巡,中州士人必问仲膺继嗣,答者云潘承明杀燮,于事何如”——《三国志·孙贲传》


舒邵: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也要救民于水火

舒伯膺的亲友被别人杀害,舒邵就帮他报仇了,在事发后舒伯膺、舒邵两人都主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就像当年的孔褒、孔融兄弟,但结局不同的是舒伯膺、舒邵兄弟都被赦免了,而孔褒被定罪了。由于舒邵兄弟争着赴死,世人都看重他们的义气,把此事传为美谈,两人因此名声大噪。

“初,伯膺亲友为人所杀,仲膺为报怨。事觉,兄弟争死,皆得免。”——《博物志》

袁术盘踞时期,舒邵担任阜陵长,阜陵县就在九江郡,同属九江郡的历阳正是扬州治所所在,袁术杀掉扬州刺史陈温后就占据了这里,在袁术自领扬州刺史期间,舒邵还是要接受袁术管辖的。

“术以馀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三国志·袁术传》


舒邵: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也要救民于水火

后来舒邵被袁术任命为沛相,当时江淮地区民不聊生,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士卒忍饥挨饿,而袁术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舒邵就私自把袁术给他的军粮散给了饥饿的百姓们,十万斛米的军粮都被他散尽了,袁术听闻后盛怒不已,准备直接处死舒邵,而舒邵回应“我知道一定会死,才这么去做,宁愿用我一人的性命,去挽回百姓涂炭的局面。”

“仲应曰:‘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后汉书·袁术传》

袁术倒是被说得回心转意,他下马拉着舒邵说“仲应,你想独享这天下盛名不与我分享吗?”,言下之意袁术打算放舒邵一马,不过赈济灾民这名声他得要。后来舒邵的后人舒燮犯罪入狱,潘濬准备依法处死他,即便有很多人为他求情也不行。

“术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后汉书·袁术传》

还是孙邻劝潘濬,他指出舒邵、舒伯膺兄弟都是海内义士,尤其是舒邵还曾“奉国旧意”,若是天下一统后有士人问起舒邵的子嗣情况,潘濬在士人中的名声就会变差了。

这说明舒邵有舍身为国的举动,可能是发放军粮那次,也可能是加入吴国阵营后的作为。

此后就再没关于舒邵的记载了,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