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巧克力與畢比:人的命運啊……

2001年夏天,灰熊送給國王邁克·畢比,得到了白巧克力。

白巧克力在過往的三年,過往27勝(全季50場)、44勝、55勝。

畢比來的三年,過往61勝、59勝、55勝。

乍看,好像是畢比遠勝過白巧克力?

其實也不是。

畢比小白巧克力三歲,個子都是185公分。

任何一份2004年後的球探報告都會告訴你:

白巧克力是個無私的組織後衛,懂得如何讓隊友融入進攻之中,擋拆效率奇高,出球很快,擋拆後變向出色,反擊中出球迅疾,不黏球。

但他不是個好得分手。

畢比擋拆效率也高,也擅長推反擊,但就相對黏球一點。球探報告會說,他的得分和組織一樣好

——在亞利桑那時期,畢比就帶著亞利桑那到過大學籃球巔峰。所以他才能成為1998年榜眼。

您可以把他想象成一個185公分、爆發力欠缺一點的歐文/利拉德。

為什麼畢比在國王時打得更好?

因為普林斯頓體系,其實並不太需要白巧克力來組織。迪瓦茨的策應、斯托賈科維奇的遠射、韋伯支撐大局、克里斯蒂的防守。

畢比需要做的,主要是得分。

2001-02季,畢比常規賽場均14分。但季後賽有趣了起來:

西部半決賽,為了遏制納什,畢比與他展開對攻。第二場22分,第三場29分,第四場24分,淘汰之戰23分。

那時阿德爾曼明白了:畢比就該這麼用。

看過2002年國王對湖人西部決賽國內直播的諸位,一定有印象:當時幾位老解說員紛紛驚歎,畢比的中投真準。

——鯊魚不防防拆中投這個弱點,也是那年體現得最明白。

2002年與湖人七場大戰,雖然惜敗,但七場畢比場均23分4助攻——國王的助攻王是韋伯,場均6助攻。

此後兩年,國王也就是這樣:靠畢比的持球攻,靠佩賈的翼側遠射,靠迪瓦茨的策應,遮蓋著韋伯的多傷。

白巧克力与毕比:人的命运啊……

所以,白巧克力完全被畢比比下去了嗎?

也不是。

有人說,白巧克力是活在集錦中的男子。

實際上,多少有被誤導了。

他簡直已經要成為,NBA歷史上最被低估的踏實傳球手了。

許多網上球迷,看了他早年在國王那些玩意兒,就覺得他華麗卻沒譜,覺得他風流倜儻卻不夠務實,覺得他“一人拿球九人緊張”?

離開國王后,在灰熊,2002-03季,白巧克力場均8.3助攻2.2失誤,是NBA最穩的傳球手之一。

那幾年,由胡比·布朗爺爺帶著,灰熊有加索爾、白巧克力、米勒、巴蒂爾,是NBA最踏實靠譜的球隊,一點都不浪。

之後,2005-06季,白巧克力是熱的首發組織後衛。球隊有鯊魚和韋德一內一外兩個巨頭需要平衡,這他娘實在不容易。他給平衡好了,自己不黏球,給韋德當下手,場均4.9助攻1.7失誤。

甚至加里·佩頓都給他打替補。

2006年總決賽,熱0比2落後,第三場一度落後12分,結果韋德獨得42分逆轉。

然而最後時刻,白巧克力與佩頓臨場策劃。

白巧克力當時對佩頓說:“加里,如果韋德沒空位,我就傳給你,我突分,你來投。”

關鍵時刻,白巧克力送出關鍵助攻,佩頓射中中投,熱98比96取勝。從此才開始逆轉。萊利都沒想到的,白巧克力想到了。

這是改變邁阿密、鯊魚乃至韋德生涯的傳球。

不華麗,但有效。

誰年少時沒浪過?白巧克力從三年級之後,就是個踏實穩重傳球有效的靠譜組織後衛了。

一個185公分三分球也不算準也不太擅長的白人後衛,憑什麼在NBA打十三年?

生涯後期所有隊友所有球探報告都強調他“懂得將全隊串聯起來”。

白巧克力与毕比:人的命运啊……

白巧克力在國王浪那麼幾年,好看,但戰績不算頂尖;畢比相對於他,更適合普林斯頓體系。

但白巧克力去到加索爾、鯊魚和韋德身邊,也打出了自己的價值,甚至還作為首發,拿了個冠軍呢。

這就是畢比和白巧克力的故事。

白巧克力与毕比:人的命运啊……

大多數在NBA浪得起來,卻沒被NBA驅逐的傢伙,那底子都是一等一的。

魔術師憑什麼敢no look pass,納什和庫裡為什麼敢玩那些左手翻傳,吉諾比利憑什麼敢玩底線大穿插,勒布朗那些跨場長傳哪來那麼大的膽子?

因為他們的底子夠。而且,要他們樸實,也樸實得起來。

阿爾斯通在街球場上那是skip to my lou,真到火箭和魔術,紮紮實實給姚明,給德懷特傳球,那也是傳得好的。

早年的馬布裡和汀斯利,也花哨也浪蕩。為什麼還是能在NBA混下去?因為他們的傳球技巧,本身沒得挑。

這是一個教訓:想要浪、也浪得起來的人,底子都好著呢。

科比之所以愛投那些高難度籃(而並不常傳給隊友),他自己說過:為啥有時候要傳給並不如你努力的人呢?

另一方面,畢比和白巧克力的命運,讓我想到另一個案例。

2008-09季前半段,奧蘭多魔術視野狹窄但很有籃子的賈馬爾·內爾森,場均17分5助攻,進了生涯唯一一次全明星。

然後受傷了。

魔術招來了街球王阿爾斯通。結果阿爾斯通帶魔術打完常規賽,再打季後賽,一路推到總決賽。

總決賽,恰好內爾森傷愈了,復出了。結果五場比賽場均18分鐘裡得4分。魔術被湖人捲了。當時大家都說:內爾森這時候出來,其實真有點破魔術的化學反應——畢竟,此前,阿爾斯通和老約翰遜帶魔術組織後衛,還行。

內爾森有點像畢比:持球攻擊力好,適合開火攻擊。

街球王阿爾斯通是個弱化版白巧克力:球性好,能傳球,很穩,適合配巨人。白巧克力配加索爾和鯊魚,阿爾斯通配姚明和德懷特。

白巧克力与毕比:人的命运啊……

類似於,科比身邊配納什,效果並不好過配老魚。

甜瓜搭配昌西,效果好過搭配艾弗森。

羅德曼在公牛被大家說三巨頭,可是在活塞、在馬刺、在達拉斯和洛杉磯,都不過是個藍領。

許多時候,不是你夠不夠強,而是你適合不適合。

除了極少數“我們就是強,化學反應不夠也照樣碾壓”的案例,大多數時候,都還是要看化學反應的。

——嗯,所謂極少數案例,就是OK組合互相罵罵咧咧大半年然後夏天拿個冠軍的那段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