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1會是下一部 真香機 嗎?

蘋果內部備貨, 11 超 5 成。

說明內部超級看好。

和 Xr 不一樣,攝像頭針對旗艦產品只少了個望遠,其他完全沒有縮水。最重要的超廣角得到保留,A13 內置的所有功能在廣角和標準攝像頭上功能都得到保留。而且起售價格再一次下降。

iPhone 11會是下一部 真香機 嗎?

A13 圖形性能爆錘所有對手,運算能力同樣吊打, AI 能力一旦第三方 app 挖掘出來,也地表最強(目前 AI 普遍是硬件運算能力過剩,應用不足以發揮,蘋果已經開發了 api 給第三方 app 生態圈)。

iPhone 11會是下一部 真香機 嗎?

在 OLED 橫行的手機圈,LCD 實際上對他們有分辨率加成, 326 ppi 的屏幕真實清晰度和 11 Pro 的差距非常微小(你把兩臺機器放一起比較一下,就知道能發現差別但是沒有紙面那麼大)。而蘋果的色彩管理同樣錘哭所有對手。

LCD 永不為奴。

那麼 11 到底在哪裡 cost down 了?

第一是防水,也意味著工藝和精度。

第二是鋁合金,也意味著質感和 Pro 無法比較。

第三是跑馬燈邊框,也意味著正面視覺效果不如 Pro - 但是背面真心比 Pro 好看。

第四是五福一安充電頭,也意味著弄個 typec 口紅快充頭加安卡的 typec lighting 線要再花 400 多。

第五是尺寸和重量的確不理想,也意味著手感會打折扣。

厚度大於 8mm ,重量大於 180g 都會有點不爽(所以 Xs 還是手感最好的, 11 Pro 都有的小遺憾,不過這一般是價格敏感用戶最不在乎的)。能否接受,和屏幕一樣,建議自己上手

最後的話:

蘋果在廉價版本上的套路越來越熟練,從 5c 的失敗,到 Xr 略有小成,到 11 看來想大搞。

總體思路是功能上小閹割,工藝和便利上大閹割。

這也符合價格敏感用戶的心理:性能最優先,工藝可妥協。

從 11 的備貨比例可以看出,這一代在 5G 落後的情況下,性價比是自然的過渡方案。是否真香,唯一的懸念就是信號到底改善多少了吧。。。

說 11 是性價比過渡方案,是因為畢竟明年 9 月份,iPhone 會有一次重大迭代。從各方面的消息看,都是一次真正的創新。

這一代高端,能拿下兩三成用戶也夠了。價格敏感的,就別往死裡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