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影調”,這些內容你瞭解嗎?

轉自 | 電影攝影師

訂閱 | 010-86092062

在電影攝影創作中,光的造型作用主要體現在它能生動地再現、塑造被攝景物的層次,創造富有造型表現力的和藝術感染力的銀幕形象。

電影畫面表現出影像的明暗層次,簡稱影調。它是構成銀幕上可視形象的基本因素,是畫面構圖、形象塑造、烘托氣氛、傳達情緒的重要手段。

攝影工作中把景物的明暗關係叫做亮度層次(或亮度間隔)。在膠片攝影中,被攝景物的亮度層次是以密度差別來表現的,稱為密度層次(或密度間隔)。這種密度間隔通過銀幕影像表現出來後又叫影調層次。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世界旦夕之間》

電影畫面是以多種階調關係來構成其影調形式的。根據畫面中階調明暗所佔的比例多少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亮調、低調、中間調。在這三種大調子中由於階調反差的不同又可進一步分為:硬調、軟調、中間調

從色彩處理的傾向看,也同樣有多種影調形式。以色彩的明度和光線的明暗分有:亮調、低調、中間調;以色溫的傾向來分有:暖調(例如《美麗人生》的前半部)、冷調(例《美麗人生》的後半部);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美麗人生》

除此以外,還有以色相區分: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各種單色調(例如《太陽山》《辛德勒的名單》中單一紅色的出現);以色彩的飽和度區別則有色彩豔麗、淡彩之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不同的影調層次會呈現出怎樣的畫面效果。

高 調

以淺灰至白色以及亮度等級偏高的色彩為主構成的畫面影調為高調,又稱亮調、明調、淺調。

拍攝這樣影調形式的畫面攝影師要注意以下幾點:(1)主要運用膠片特性曲線的中部到肩部,如下圖所示;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2)在高調畫面中攝影師必須注意選配少量的黑色和亮度等級偏低的色彩,以便使畫面中的亮部在對比中更為突出,這樣畫面的影調層次才能更為豐富,影像更為生動,而深色的階調在畫面中也會形成視覺中心。如果不注意深色影調景物的少量配用,畫面則會成為灰調,而不能構成高調的攝影效果。

(3)拍攝高調畫面多采用亮背景前的亮景物,並多運用散射光照明。用直射光時要選擇使景物投影減少到最少限度的光源投射方位(順光光位),同時要注意主體與背景、主體與陪體之間的區分,使觀眾能清晰地辨認一切景物的形態與輪廓。

高調畫面一般多用於表達特殊的心理情緒如幻覺、夢幻、幻想、歡樂、抒情等。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愛麗絲夢遊仙境》

低 調

以由灰到黑及亮度等級偏低的色彩為主構成的畫面影調為低調,也稱暗調、深調。與高調相反,攝影師拍攝這一形式的畫面影調時(1)主要運用膠片特性曲線的中間部到趾部的部分,如下圖所示;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2)攝影師要選擇深色背景和深色景物;

(3)要多采用側光、側逆光、逆光,或頂光等光位照明,可利用剪影、半剪影或大面積的投影構成低調效果;

(4)在處理低調畫面時也必須選擇少量白色或亮度等級偏高的色彩,或勾出少量的輪廓光,配以適量的耀斑,以反襯出畫面的大面積的暗色調,增加畫面影

調層次,而不致使畫面影調灰成一片、顯得發悶。

一般夜景、洞穴、煤礦等環境有利於創造低調的畫面效果。低調畫面也是畫面影調形式的一種,它多用於表現深沉、壓抑、苦悶、緊張、恐怖等心理情緒和環境氣氛。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角鬥士》

由於攝影師控制的光比有大光比和小光比之分,所以畫面影調的高調和低調也有硬調和軟調之分。除此以外,一部影片的整體影調風格也存在硬調和軟調風格的光線處理。

硬 調

硬調畫面風格的特點有(1)明暗對比和色彩對比強烈鮮明,兩個相臨階調間隔反差大,景物的色彩多采用原色,少用過渡和補色。

(2)多采用側光、側逆光的照明,使被攝體受光面與背光面產生明顯的光影對比,畫面影調缺少豐富的過渡層次,物體間大結構關係清楚,但缺少質感的細膩描繪,給人以粗獷、尖銳的感覺。

硬調畫面氣氛一般多用來表現戰爭、恐怖、壓抑、動盪不安等氣氛。例如影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對戰爭的描寫用黑白片拍攝,並有意將畫面處理成硬調,以強調戰爭的殘酷性;影片《變臉》則利用強反差硬調的低調處理畫面,烘托恐怖氣氛。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變臉》

不少影片也常以硬調錶現歷史場景,增強其歷史感和紀實感,《末代皇帝》的整體的直射光硬調畫面風格體現出這一點。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末代皇帝》

軟 調

軟調畫面風格的特點有(1)畫面中明暗對比和色彩對比柔和,兩個相鄰的階調間隔反差小;景物色彩多選用補色或過渡色即偏向於原色紅、綠、藍的混合色,黃、品、青,或橘黃、橘紅、灰藍等中間色。

在軟調畫面中往往不出現最亮與最暗的層次,中間過渡層次豐富,級差小,物體質感表現細膩。

(2)攝影師在拍攝中多采用散射光、正面光以減少景物的投影,或沖淡陰影的暗部。在運用側光、側逆光的同時要注意使用散射光來沖淡景物受光面與背光面形成的強反差,增加過渡層次。

(3)軟調畫面效果的形成與拍攝景物的選擇、照明方式、設備參數、光學鏡頭、曝光量均有密切的關係。同時也可採用加柔光鏡、施放煙霧、背景紗等多種手段完成。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情書》

中間影調

中間影調是影片中最常用的一種影調形式。它有兩層含義:一是畫面影調的明暗關係;一是畫面影調的明暗反差。

從畫面影調的明暗關係看,它處於低調畫面與高調畫面之間,影調亮與暗的部分對比適中,畫面中深、灰、淺、亮的階梯式明暗層次(即階調)豐富,明暗影調過渡舒緩,如下圖所示。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想要在畫面上反映出的是中間影調,就必須要保證景物明暗光線對比適當,沒有大面積強烈刺眼的光線(如窗外天片光、室內道具燈光等均不可高出曝光點4擋—5擋以上),沒有大面積的黑暗面或強烈明暗對比的投影光(如有較大面積背光的黑暗牆壁等不可低於曝光點5擋—6擋以下)。

總之,是要用我們的照明手段均勻地把景物照亮,即按控制畫面中間影調的技術、氣氛要求(日景、夜景、晴天、陰天等),均衡地排布它的景物亮度層次,以使其輪廓形式、立體形態、表面質感等得到正常表達,最終達到所需的影調要求。

关于“影调”,这些内容你了解吗?

《八月照相館》

從技術上講,拍攝外景畫面中間影調的光線,時間上首選上午8:00—10:00 左右、下午2:00—5:00 左右,這一時間段的光線在一天當中相對最為穩定(一般情況來說是這樣,但與地域、季節有關),這樣的光線條件便有利於畫面中間影調的拍攝。

當然,外景景物本身的環境固有色、質地結構、服裝、化妝、道具等的選擇也都直接影響我們拍攝的畫面影調。

拍攝內景時,首先要解決室內外光線平衡的問題,當過亮的室外景物被控制以後,實景、棚內的光線搭配與棚內的用光原則是相同的。

END

3年素材“縮”為1分鐘!低成本、長時間延時攝影小技巧分享

技癢難耐?速來參戰 #Fusion片頭&轉場製作大賽#

愛優騰、B站等9視頻平臺被浙江消保委約談!提出九方面整改意見

軟硬件+轉碼/延時+剪輯+調色,紀錄片後期製作電影化流程“全套”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