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餓過勁,毀肌肉和血糖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特別餓時因為有事要忙顧不上吃東西,等到事情忙完反而不餓了,大家都稱之為“餓過勁”。為何會出現餓過勁的現象,這要追溯到我們血糖的來源。

經常餓過勁,毀肌肉和血糖

血糖是為我們提供生命活動最主要的能源保障。正常血糖會維持在一定範圍內,當血糖降到一定值,人就會出現飢餓感。這時若進食,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會對血糖進行及時補充,消除飢餓。如果此時沒有進食,人體就會分解存儲在肝臟中的肝糖原,促使血糖濃度回升。然而肝糖原的儲存是有限的,接下來就會產生糖異生,通過分解肌肉和脂肪來將血糖維持在合理範圍。血糖上升,機體能量得到補充,飢餓感消失。

很多人不把餓過勁當回事,甚至覺得順便減肥挺好的。事實上,這種應急方法常態化並非好事。

第一,餓過勁需要消耗身體的肌糖原和肌肉組織,長此以往會造成肌肉組織丟失,進而引起基礎代謝和人體免疫力下降。

第二,靠餓過勁減肥,更容易反彈。節食減肥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體重,但隨後卻容易導致暴飲暴食和體重的迅猛反彈。由於節食會造成肌肉組織損失,使得減肥後基礎代謝率降低,新陳代謝減慢,脂肪更容易堆積。

第三,糖友若經常餓過勁,則容易導致血糖波動幅度過大。中華醫學會發布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指出,血糖波動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也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

經常餓過勁,毀肌肉和血糖

此外,出現明顯的飢餓感不進食,還可能導致低血糖。特別對於一些年齡較大、病程較長的糖友而言,這種低血糖還可能是無症狀的,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餓過勁?

首先,規律飲食,吃好一日三餐。一日三餐規律飲食是保證健康的基礎,也可避免長時間不進餐,造成血糖得不到及時的補充。

其次,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比如粗糧、果蔬等,它們的消化吸收速度慢,其中的糖分能緩慢而持久地進入血液,從而有助延長飽腹感。

最後,隨身攜帶健康小零食,比如水果、牛奶、堅果、無糖小麵包等,當出現飢餓感而無法及時用餐時,可以適當吃一點零食補充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