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短短二十五分鐘的動畫電影《九色鹿》,卻為何收穫一致好評

動畫電影《九色鹿》取材於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鹿王本生》,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於1981年上映,電影雖然只有短短的25分鐘,但是卻一度成為了經典,那頭九色鹿也成為了好多人心中的美好回憶。

一直到現在電影也非常受歡迎,在豆瓣上有著8.8的高評分。


只有短短二十五分鐘的動畫電影《九色鹿》,卻為何收穫一致好評

九色鹿電影

《九色鹿》曾獲1985年水墨動畫片製作工藝國家文化科學技術一等獎;1986年在加拿大漢密爾頓動畫電影節上獲特別榮譽獎。

電影的動畫導演錢家駿,被譽為中國水墨動畫的創始人之一。還導演過經典動畫《牧笛》、《小蝌蚪找媽媽》等。《小蝌蚪找媽媽》在1964年獲第四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電影《九色鹿》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圍繞著九色鹿救出沙漠中迷路的波斯商人和不幸落水的捕蛇人展開,體現了九色鹿的善良、正義和美麗,描繪了捕蛇人因為不守承諾、見利忘義最終害了自己性命的過程。

故事雖然很短,電影也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分鐘,但是電影充分的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繪畫藝術的風格上,從構圖、造型、色彩等方面來講,都是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傳承和發揚。

但是,電影留給我的最深印象和震撼,是電影通過藝術手段所體現出來的深刻教育內涵,以及對傳統經典文化的傳承。體現了人性的善與惡,正義所在。弘揚了做人的最基本準則:守信用,莫見利忘義。


只有短短二十五分鐘的動畫電影《九色鹿》,卻為何收穫一致好評

美麗的九色鹿


01.形與意的完美表達:九色鹿是美麗、善良和正義的象徵,喚起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在動畫電影中,“形”與“意”的表達要求的不只是技術,還要把文化精髓加進去。在動畫電影創作中,造型和文化內涵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兩個因素。

電影的主題和創意要通過動畫造型來實現,而意則是動畫電影的靈魂。《九色鹿》就把形和意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及文明的成果真實的表達了出來。

影片中的九色鹿頭上長著漂亮的潔白如雪的鹿角,鹿身主要色調用了純潔的白色,然後在上面用了黃、紅、紫、深藍等幾種顏色作為點綴,代表了九色鹿的九種顏色。跑起來輕盈靈動,就好似白雲漂浮在空中的感覺。

九色鹿形象的設置美好,純潔,靈動,讓人一看就會愛上它。九色鹿又是善良的,哪裡有危難它就立馬出現在哪裡。

當一隊波斯商人因為遇到沙塵暴,在荒無人煙的大沙漠裡迷失方向的時候,九色鹿來到了商人們身邊。她溫柔的和他們說自己可以給他們帶路,救他們出去。

九色鹿用自己的法力,給這些拿著刀槍的商人指明瞭方向,引領他們走出了浩瀚的沙漠。

它沒有其他要求,只是希望他們不要把遇到自己的事情說出去。

這個時候,她的好友黃鶯鳥提醒她,說商人們帶有刀槍,擔心他們會把遇到九色鹿的事情說出去,九色鹿說沒事的,以為自己救過他們不會有事。

她仍然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她救助遇難的雛鳥,救助所有有困難的動物們,動物們非常感謝她的救命之恩。

有一天,他聽到了呼喊救命的聲音,原來是一個捕蛇人不小心落到了水裡。九色鹿拼著自己的命馱起落在水中的捕蛇人,救活了他。

在這個時候,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不要把遇到自己的事情說出去。捕蛇人也對天發誓說要保守秘密。

但是,黃鶯還是很擔心,讓九色鹿要小心。

電影中的九色鹿是美麗、善良和正義的化身,九色鹿的形象完美的體現在了電影中。

其實早在中國古代和西方一些國家,鹿就有著不同的寓意,鹿崇拜也是從很早就開始了,也有好多的鹿圖騰。

在《漢書·蒯通傳》:“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這裡:“鹿喻帝位。”,即鹿作“祿”解。

還有“指鹿為馬”是強權的代詞,而“鹿死誰手”、“平原逐鹿”,都寓意於政治和權勢的爭鬥。

而電影《九色鹿》影片本就取材於敦煌壁畫中的《鹿王本生》,敦煌壁畫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富有很好的文化特色。用九色鹿這個形,把電影的靈魂完美釋放了出來。

她是美麗的化身,是善良的使者,她救苦救難,有著無所不能的法力,無形中又喚起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是對人性善的召喚,同時也讓人思考人性當中的惡。

九色鹿也是正義的,有著自己對事情的評判,有著懲惡揚善的思想。這要從影片中九色鹿救了波斯商人和捕蛇人之後說起。

後來正如黃鶯所害怕的那樣,波斯商人走在街上順走了捕蛇人的金幣,見到國王立馬就說出了他們見到九色鹿的事情。

貪婪的王后為了用鹿皮做衣服,用死威脅國王。國王拋棄了心裡僅存的一點良知,居然讓人貼出捕捉九色鹿的告示,而且不惜用重金和做官作為報酬。

看到告示的捕蛇人,一開始是猶豫的,但最終沒有抵擋住誘惑,見利忘義,把自己的承諾拋諸腦後,竟然帶著國王和一隊人馬去尋找九色鹿。

在看到告示後,有一個細節,就是孩子說絕不,為啥要捕殺九色鹿,但是大人的反映就不一樣。

真的如《三字經》裡說的那樣“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子的心善良,純潔,無瑕疵,但是長大後,在走上社會後,人的內心逐漸變了,變得不再單純,有時候還會做出一些迫不得已、違背自己內心的事情。

電影裡的主題弘揚的是善,但是有時候善也要有度,否則就會受到傷害。

就如九色鹿,它以為自己救了那些遇到困難的人,不指望他們知恩圖報,總不至於會傷害它。但是,最後的結果卻很殘忍:捕蛇人利用九色鹿的善良,竟然假裝落水企圖引誘九色鹿出來,達到捕殺的目的。

好在九色鹿最後識破了他的計謀,用自己的法力為自己破解了危險,那個背棄承諾的捕蛇人最後也嚐到了惡果,喪身水底。

九色鹿夠強大,才會救了自己,但是現實不一定是這樣,所以警醒我們善良也要有底線。

在看到九色鹿不顧朋友勸阻,仍然去救假落水的捕蛇人時,我的心也跟著懸了起來,心裡暗自責怪九色鹿不分好壞人,也沒有正義感。但是最後,她把射向她的箭化為灰燼,說出真實身份後,才知道她心裡的滿滿的正義感。

本是九天鹿王的她,到這裡本來是想做好事,救苦救難的,可是卻落得這個下場,為了正義,她最後還是飄然離開了。


只有短短二十五分鐘的動畫電影《九色鹿》,卻為何收穫一致好評

九色鹿


2.深刻的教育內涵的體現,完美人物語言的表達,人物形象的刻畫。

影片把那個捕蛇人刻畫成了一個不守信用、見利忘義之人。捕蛇人的結局,也是電影主題的一部分,有著很深刻的教育內涵。

影片中設置這樣一個角色,同時也是警醒和提示人們做事情一定要守信用,不得見利忘義,否則會承受難以想象的後果。

捕蛇人只想到金子,只想到發財,可是忘記了自己和九色鹿的承諾,最後卻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代價之大,值得人們深思。

因為不守信用而遭受惡果的事情有很多。以前學過一篇文言文《賈人渡河》,說的就是這種事。

一個有錢的商人落水後,答應給救助者一百金,可是人家救了他之後,他卻只給救助者十金。還強詞奪理說人家只不過是一個漁民,一天能有多少收入,十金已經不少了。

可是巧合的是,沒過多久這個商人居然再次落水,竟然又遇到了同一個漁人。這一次他沒有上次的好運,漁人只是划船上岸,在岸上看著他在水裡掙扎。有人問他為何不救落水之人,他說出了商人以前不兌現承諾的事情。商人也因為自己的不守信用,而活活淹死在水中。

雖然只是一個故事,商人因為不兌現自己的承諾付出了生命,漁人因為錢而眼瞅著一條生命消失有點殘忍。

可是人情就是這樣淡薄,事實就是這樣殘酷。

在《史記.貨殖列傳》裡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

古往今來,雖然利益都是人人嚮往的,但是不能為了一點利益失去了做人的底線,更不能喪失自己的信用,也不可以背棄自己原有的承諾。

與捕蛇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個黃鶯鳥,它就是身邊好友的化身。

為了九色鹿的安危,它不止一次的提醒九色鹿不要多管閒事。在聽到國王要捕殺九色鹿的時候,它拼命的飛往森林,尋找著九色鹿的蹤跡。

黃鶯代表著一個為了朋友安危能夠挺身而出、能夠為了朋友拼盡全力的好友形象

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這樣的朋友一定要珍惜。

電影除了人物形象的刻畫,人物語言的表達和現在的一些動畫片也有著根本的區別。

好多動畫片語言出現粗糙化、邊緣化,甚至是暴力化,但是《九色鹿》中語言的表達非常醇厚,溫和,把每個人物的形象完美的表達了出來。

電影的背景音樂,以及最後的片尾曲也是古典文化的體現,是民族古老文化的傳揚。

在開場用了悠遠的音樂,古典樂器所表達出來的那種音樂之美,真的是讓人久聽不厭。

最後的片尾曲《蓬萊是家鄉》用了崑腔北曲表達形式,在“我來人間降吉祥, 我回仙山去遠蕩。 縹緲彩雲間, 蓬萊是家鄉。”的優美音樂聲中,電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只有短短二十五分鐘的動畫電影《九色鹿》,卻為何收穫一致好評

九色鹿經

寫在最後:

動畫電影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幼兒影片的代名詞。但是動畫也是一種藝術作品,它要有教育價值,受眾不應該只是孩子,也要有成年人。

要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非常喜歡那些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動畫短片,不僅教育內涵深刻,還是大人和孩子都可以欣賞的作品。

之所以喜歡《九色鹿》這部動畫電影,因為在短短的二十五分鐘裡,收穫的不僅是視覺上的藝術之美,還收穫了古典藝術之美,更加感受到了那種深刻的教育意義。

雖然看過後,那些古典音樂,或者是動畫形象運用的美術形式不一定會懂,但是在內心感受到了美,原來我們中華民族還有如此美好的藝術寶藏。

以前我對敦煌莫高窟是沒有概念的,只是知道叫千佛洞,也不知道它所蘊含的文化淵源,但是看過《九色鹿》真的是刷新了我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