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影片簡介

影片主要講述了小女孩萊莉出生以後,便慢慢開始擁有的五種情緒,這五種情緒分別是“樂樂” “憂憂”“怕怕”“厭厭”“怒怒”,其中“樂樂”是主導。它們“控制”著萊莉的情緒,並促使她長大。後來卻因為爸爸工作原因,一家人搬家了,又因為各種意外,讓萊莉的消極情緒達到了極點,並離家出走。好在最後在“樂樂”和“憂憂”的幫助下,重回正軌,萊莉也因此長大。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影片中你不知道的那些細節

​1.“怒怒”第一次出現時,它手拿的報紙上面很多是中文。

“讀心文摘”“不許吃甜點”“專家稱吃糕點有好處”“內容索引”“社論”……這或許是後期製作時,團隊考慮到了中國的觀眾們,可能更容易接受而特別製作的一段。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2.所有“情緒”中,只有“樂樂”會發光。

“樂樂”在影片中代表高興快樂的、所有讓人積極向上的情緒,而這些積極情緒是我們生活中的動力,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情緒,團隊或許因此原因而賦予“樂樂”會發光的形象吧。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3.每當“憂憂”說起難過的事時,它總是躺下,或面向上,或面向下。

現實中,當我們悲傷的時候,我們也不會一直做事,而是停下來,坐在哪裡,或者找個地方靜一靜,而它的“躺下”也是象徵“安靜”,一種自我安慰。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4.書架上看到的一些英文單詞,表明那些書籍都是關於記憶的。

“樂樂”讓“憂憂”找點事情做,並把書架上的書給了“憂憂”,而背後其中一個詞“memory conduits”就是內存通道的意思。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5.萊莉隨手畫的畫是後來幫助“樂樂”回“總部”的“冰棒”,也是萊莉幻想的朋友。

它大部分是棉花糖做的,又結合了貓和大象的特點,又有點像海豚。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6.萊莉的情緒主導是“樂樂”,而母親情緒的主導是“憂憂”,父親情緒的主導是“怒怒”。

這個細節的差異,告訴我們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他們所具有的主要情緒是不一樣的,母親更細膩,擔憂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是“憂憂”,而父親各種壓力很大,容易憤怒,所以是“怒怒”。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7.“樂樂”“憂憂”“冰棒”在第一次坐上火車時,車箱子上的“事實”和“想法”也是中文。

“樂樂”說“事實和觀點看起來類似”,但其實並不是類似的,事實是客觀的,但我們的觀點是主觀的,我們不能改變事實,但是可以改變對待事實的態度,讓自己更順暢。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8.“樂樂”和“冰棒”掉入“垃圾區”時,“冰棒”的手其實已開始消失,這也為它最後的消失埋下伏筆。

因為它只是萊莉幻想的夥伴,幻想遲早會因為現實而破碎,那這個記憶也將不會存在,成長就是打破幻想,接受現實。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9.最後是“憂憂”挽回了離家出走的萊莉。

這或許就是悲傷的力量,悲傷使人更堅強。最後所有的核心球也成了藍色,成長中悲傷必不可少,正因為有悲傷,成長才有意義。當悲傷釋放之後便成了快樂。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影片背後的小故事

1.影片中,萊莉的家是真實存在的,電影中這個家地址是“皇家街21號”,而在現實中是迪士尼樂園中的“Club 33附近的一傢俬人餐廳”。萊莉在舊金山的冰球場地址,是現實生活中的華特•迪士尼家族博物館的位置。

​​2.我國已經根據電影改編出版了《頭腦特工隊情緒認知少年小說》一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價格不是很貴,對於孩子尚小的父母大有益處。​​​​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3.導演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自己女兒,開始導演組選了情緒27種不同的情緒,但最後只挑選了5種情緒,也是生活中孩子最常見的幾種情緒。

​​4.影片中,雖然萊莉討厭西蘭花,引出了“厭厭”​​的存在,但是導演本身聲稱自己是西蘭花的愛好者,並不是因為為了黑西蘭花。​

臺詞再現

1.“你不會奔潰,你只是壓力大而已。你就是在解決問題時不能集中精神而已,但辦法總比問題多呀,要從中尋找樂趣。”

成長會面臨太多的問題,​壓力也會增大,但我們總會客服困難,總會重新開心快樂起來,辦法總是比問題多。

​​2.“你為什麼要哭呢?這不是跟我們現在要追求的完全相反嗎?”———“哭能讓我放慢節奏,讓我沉浸在痛苦的人生困境裡。”

哭並不丟臉,遇到壓力時,放聲的哭反而能讓我們釋放壓力,緩解壓力,從而轉換情緒。懂得釋放,懂得情緒平衡,才是最好的事情。

3.“我們要讓她在夢中開心,這樣她就能因為極度驚喜而醒,要讓她興奮地醒過來。”———“那種情況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確實夢到開心的事時,我們並不願意醒來,並且希望這個夢一直不醒,​​希望活在快樂的夢中。但是做噩夢卻容易醒來,不願面對恐懼。即便不是做噩夢,而是真實發生的、可怕的事,我們也希望這是噩夢,能夠早些醒來,醒來又是美好的一天。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寫在最後

“樂樂”或許有些自私。它想萊莉一直快樂,所以一直約束著“憂憂”,不讓它觸碰快樂的記憶。雖然目的是好的,但是終歸不現實,人生還是需要多種情緒的存在才有意義,才能成長。

在掉入長期記憶區時,它試圖阻攔記憶清理工清理記憶,可是人的大腦是有限的,

隨著成長,很多記憶都會被忘卻,這也是成長的代價。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萊莉搬家時說了她已經有11歲了,而這個年齡階段的女生,剛剛進入叛逆的階段,而且正在成長學習中,很多東西不完善,所以情緒也就容易變化,這就是核心記憶球會有“藍色”的原因,也是“五座小島”容易崩塌的原因,正因為“崩塌”才能重新成長。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這部影片,我想真正面向的是父母和正在成為父母的對象。如果是給小孩看,他或許只能看到其中的樂趣,看到其中的搞怪……但是他可能看不懂其中的內涵​​,而真正意義的設定是為了父母。

希望父母能夠通過影片,瞭解孩子的世界,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這個成長不只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最後,祝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重溫迪士尼動畫之《頭腦特工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