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沿革——长兴岛古代建置沿革

长兴岛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岛上分布很广,这些遗址出士的文物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还表明它与中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春秋战国以后,辖治长兴岛的复州地区有了正式建置,使这里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更多的交融机会。在近、现代史上,长兴岛也经历了与国家命运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使她在国家和省市典籍中多次被收录。

千年沿革——长兴岛古代建置沿革

古代建置沿革

据大连历史博物馆1982年在长兴岛蛤碴地遗址和北洼遗址挖掘出土的石斧、石刀等文物表明,在距今至少五六千年以前,长兴岛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主要以农业、渔业和狩猎为生,过着定居生活。到了商、周时期,这里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长兴岛大孤山山腰和横山峰顶集中连片的积石墓(冢)和多处出土的红烧土、陶片等文物,似乎在向人们默默诉说这个时期的情况。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辽东大部分逐渐成为东胡的势力范用。公元前300年(燕昭王十二年),燕昭王任用秦开为大将串军打败了东胡并把东胡赶到千里以外,置辽东五郡“以拒胡”。当时长兴岛所在的复州地区即归属于燕国辽东郡管辖。这是复州和长兴岛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建置。这个时明封建生产关系有了很大发展,长兴岛也进人发展繁荣阶段。残存至今的战国刀币、烧制砖瓦和两座古城遗址,深深地烙刻着那个时期的印记。黄山石城遗址(建筑年代尚需进_步考证) 位于长兴岛东南近海处的大孤山顶上,沿山势险峻陡峭处横扼东西而建,“唯南北有路可以攀临”。土城中间有点将台,南有古井刻有“天王”字样。还有一-座土城遗址,位于长兴岛北海村,现仅存一段长4米,高2米,宽约1.5米的北城壁。土城遗址的周围曾出土过燕国时期的刀币、绳纹筒瓦和陶器残片。这两座古城一东一西,均建在长兴岛的险要地带,有明显的军事攻防作用。造城的古人真应该庆幸,长兴岛人没有把北海土城铲平种田,而是给世人留下了先辈们曾在这里有过政治和军事活动的历史见证。

公元前221年,实现了江山统的秦王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郡,郡下设县,复州暨长兴岛属秦辽东郡管辖。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西汉王朝在幽州辽东郡设置文县,这是复州即瓦房店地区最早的县治,长兴岛属文县辖治。公元前107年(汉武帝元封四年),在辽东郡设立18个县,文县先属玄菟郡,后又划归辽东郡,公元25年,东汉王朝改文县为汶县,长兴岛属汶县辖地。

公元220年(东汉末年)以后,公孙氏拥兵割据辽东达50年之久,将辽东郡分为辽东郡、辽西郡和中辽郡,长兴岛仍属辽东郡辖地。

公元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司马懿率水陆大军征伐辽东,灭掉了公孙氏政权,恢复原辽东郡设置,长兴岛属辽东郡汶县辖地。这场战乱使辽东地区受到极大的摧残和破坏。

公元333年(东晋成和八年)辽东郡汶县改称平郭县。

西晋末年,活跃在浑江一-带并作为中原中央政权、中原北方政权藩属的高句丽逐渐强大起来,并于公元404年(东晋元兴三年),占据了辽东,长兴岛也为高句丽人所占。岛内至今还有“高丽坟”及那时的陶罐瓦片和石臼等。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唐朝军队灭掉了辽东一带的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复州暨长兴岛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今瓦房店市得利寺镇) 所辖。

建公元919年,(契丹神册四年),雄才大略的契丹族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扫灭疆域广大的渤海国后,将渤海国扶余城(今吉林省农安县)的部分居民迁到了今日辽南包括复州一带,在今天的瓦房店市范围内设置迁民县,后来设置扶州。这是复州建立州治的开始。为了使迁移到这里的扶余人忘记自己的故乡,辽政权后来又把扶州改为复州,长兴岛属复州辖治。到了公元1031年(辽兴宗景福元年),又设置了复州怀德军节度使,辖治横山、德胜二县,隶属东京道辽阳府。横山县即包括长兴岛在内的原复州南部及西部地区,德胜县即今天的金州区。横山县后来改为永宁县,长兴岛属永宁县管辖。

关于横山县的治所,历来说法不一。有说是在复州城,有说是在长兴岛。不过,近代复州文人张时和在其《横山县》一诗中这样写道: “薄游访古到长兴,闻说横山有古城。陵古变迁剩村落, 烟波缥缈暮云平。” 并自作注解: “《盛京通志》横山县在复州南六十里,旧址无考。今按长兴岛横山北有土城,距城(指复州城)七十里,疑即其地”。按这位老先生的考证,这为时很短的横山县治所,当在长兴岛无疑。

后来,北方女真族的杰出英雄完颜阿骨打率兵天掉了辽国在北方建立了大金政权。公元117年(天辅元年)将复州和苏州(冷金州)合并为复州,辖永康、化城二县,长兴岛属永康县辖治。

元朝建立后,于公元1284年(至元二十一年),设置金、复州都护府,治所在今天的金州城,属辽阳行省辖治,长兴岛属金、复州辖地。

到了明朝,朱元璋于公元1371年(洪武四年),派马云、叶旺为“定辽都指挥使”,率军从山东莱州渡海收复了辽东。

公元1381年(洪武十四年) 9月,设立复州卫,隶属于辽东郡都指挥使司。长兴岛属复州辖地。

明末清初,由于长期征战,造成辽东地区人烟稀少,士地荒芜,长兴岛也不例外。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正式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则》,鼓励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农民进人辽东开发。从那时起到清乾隆年间,长兴岛逐渐迁来了大量外来人口,从此,这个荒芜了多年的海岛又兴盛起来。

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清政府在复州设立巡检司,属于辽阳府海城县辖地。公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设立复州通判,管辖金州、复州二境。公元1734年(雍正十二年),将复州通判升为州府,隶属于奉天府,治所在今天的复州城。当时的复州共辖12社,长兴岛为盛社,管辖70个村,其范围囊括了现在的长兴岛镇、三台乡和仙浴湾镇。这是长兴岛最早有确切记载的区划建置。在这之后,清政府又在长兴岛的海上村设立复州分理衙门,以解决复州府衙对这一地区鞭长莫及的问题。

来源《中国长兴岛》刘永伦等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