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才不愧來人間一趟

俗話說,成名要趁早,正如狄更新在雙城記裡所說,現在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因為互聯網的出現,降低了我們成功地門檻,同時也是因為互聯網的出現,讓社會的不平等劇烈放大呈現在我們面前。對於前路,我相信趁年輕多奮鬥點總是好的。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才不愧來人間一趟

好在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的薰陶,社會已經逐漸變成了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我們沒有必要每個人都當科學家,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是工程師,也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是創業者。

我們需要起早貪黑的環衛工人,也需要風雨兼程的快遞小哥和凌晨兩三點依舊在忙碌的外賣小哥等等。因為我們都在為每個個體更好的生活而奮鬥。所以當我們在推送的信息諸如摩拜單車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等信息,完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畢竟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路徑不會完全相同。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才不愧來人間一趟

還記得以前有一段新聞,煎餅大媽月薪三萬,讓很多的985,211們覺得讀書多年後進入職場的月薪,卻仍遠不及大媽。但是背後的辛勞,我們又有幾人真正想過,也許大媽每天起早貪黑,工作時間可能長達十五六個小時之多,而且不論颳風下雨都不能耽誤,否則大媽的收入為零。而985、211們可能很多在寬敞的寫字樓裡辦公,不用日曬雨淋,還有固定的休息日和帶薪休假制度。從收入總量上來說,可能煎餅大媽完勝大部分985、211們,但單論小時工資來說985、211卻遠勝於煎餅大媽。及時援引這樣的一個新聞,也不是年輕放棄奮鬥,日益沉淪的理由,相反,他應該是一個激勵自己奮發圖強的動力。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才不愧來人間一趟

正如一篇文章裡說的,沒有錢,只能叫窮。沒有時間才是真正陷入“困境”沒有錢可能只是短暫的,但沒有錢有沒有時間的窮是長久的。我發現,不只是自己,其實這些年,大家都很忙。與朋友與朋友分處兩地時,一年還能聚上幾次,現在大家都在同一座城市反而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空虛和窮忙佔據了我們普通人大部分的時間,忙於無意義的事務,做著重複單調無法提高的雜物,一旦空閒下來就變的空虛不知道該做什麼。坐著發呆很長時間。

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才不愧來人間一趟

趁年輕,我們應該多奮鬥點,但要持續發力,成功往往是一種優秀的習慣長期堅持得結果。奮鬥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但是切記四處發力,不要給自己安排太滿,當我們褪去學生的稚嫩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我們不可能成為一個全才,因此在時間安排上不要排的太滿,不要忘記給自己一點緩衝,靜下來思考怎麼樣提升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忙碌。

自己是命運的主宰,願我們用自律改變生活,用時間重塑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