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疫情防控“阻擊手”——記漣源市衛健局副局長龔錫奇

紅網漣源市分站4月29日訊(記者 肖星群 通訊員 張治國 王秋賢)4月22日,漣源市衛健局副局長龔錫奇來到橋頭河鎮防控醫學觀測點,向醫務人員瞭解集中觀測人員的思想動態和生活狀況。

今年53歲的龔錫奇從市教育局調到市衛健局工作尚不足5個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出色地完成角色的轉換,憑著職業的敏感、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執著的敬業精神,為我市疫情的及時有效防控做出了積極貢獻。

聽聞疫情,及時部署

新冠肺炎疫情初露苗頭時,1月16日上午,分管公共衛生、疾病預防與控制等工作的龔錫奇參加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和診斷培訓班後,意識到了疫情防控迫在眉睫。於是,1月16日下午和局長曠慶賢立即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進行彙報,並牽頭制訂衛健系統防控方案。1月17日,組織全市醫療機構負責人舉辦首期培訓班,“培訓班既要求各醫療機構進一步規範發熱病人的診療,同時又要做好醫護人員的自身防護工作。”與此同時,龔錫奇要求全市所有醫療機構在1月20日之前完成對醫護人員的相關培訓工作,加強醫院的發熱門診的規範管理,隨時迎戰“疫魔”。

另一方面,龔錫奇來到市疾控中心,對中心的防護服、口罩等防控物資進行盤點,並立即制定採購計劃通過多個途徑採購防護消毒物資。也正是由於各項防控措施的“未雨綢繆”和“快人一步”,為我市實現“醫生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疫情零擴散”、率先成為婁底市唯一一個全省低風險地區打下了堅實基礎。抗擊疫情,負重前行隨著我市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的啟動,龔錫奇服從組織安排,從最初的疫情防控“組織者”迅速轉變為漣源“大應急”體系的“協調員”“戰鬥員”。從明確工作組職責、安排指揮部辦公室、協調各組工作,到統籌負責確診病例排查管控、流行病學調查、落實集中隔離點……每項工作他都事必躬親。“點對點”轉運風險人員到深夜,是常事,調度基礎數據,通宵達旦工作更是常事……

從大年三十起,身兼數職的龔錫奇連續60天堅守在防控一線,危急時刻的最美“逆行”,不僅僅可以用來形容在一線奮不顧身的醫務人員,對於哪裡有病例就向哪裡去的龔錫奇亦是最好的詮釋。正月初三(2月27日)漣源突發三例確診病例,漣源市疾控中心分組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消毒處置,致使工作逐一落實到位,乃至深夜零晨一點,龔錫奇不顧天寒地凍和深夜疲倦,立即帶領疾控人員趕赴金石鎮雙合村、慄坪村,進行大面積消毒、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當晚出具流調報告……忙完這一切,已是凌晨5點。

防控疫情,溫暖守護

疫魔無情人有情。集中醫學觀測點一些隔離人員難免有思想情緒,龔錫奇有時會當面與他們溝通,進行勸慰。而他與一個9歲孩子的故事,更是讓人津津樂道。

“我為我的祖國點贊,感謝湖南省防控指揮部及機場工作人員、酒店工作人員,感謝婁底市和漣源市防疫指揮部,感謝鎮村幹部的關心和幫助,把我孩子接回市裡的指定點休息,感恩一切!”這是龔錫奇手機信息中,一個9歲孩子母親的真誠流露。

3月23日,一個9歲的小孩獨自從老撾回國,因飛機上有5名發熱病人,所有登機人員必須在機場接受流行病學調查,小孩已滯留在機場幾個小時!得知這一情況後,龔錫奇高度重視,他在第一時間與小孩戶籍所在地的村鎮幹部銜接相關事宜,並與小孩的親戚取得聯繫。龔錫奇又想到小孩的心理健康問題和身體承受能力,立即與機場工作人員取得聯繫,要求特殊情況得到特殊關注,確保小孩不被高壓的檢查給嚇到。同時電話安撫、微信不間斷與小孩聯繫。25日凌晨3時,小孩被順利送到橋頭河博盛集中隔離點,龔錫奇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鞏固成果,順勢而謀

為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工作成效,築牢傳染病防控基線,在疫情防控基本穩定後,龔錫奇把關注點轉移到了所分管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健康聯絡員制度,以“辦公區、小區、社區(村)、廠區、園區、校區、商區”為基本單元,有效利用公共衛生服務3.0系統,分片區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網,落實健康管理措施,以現有網格為單元建立公共衛生服務對接聯絡機制,確保每個網格單元有一名健康聯絡員,動態掌握網格內人員健康狀況,特別是重點關注流行病、傳染病等重大風險源,及時聯繫、配合、督促專業醫生開展公共衛生服務,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傳染病“四早”防控要求,為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幸福生活保障服務。

“鑑於國際和國內疫情形勢,全面復工復產復學以後,疫情防控這根弦時刻不能松。”龔錫奇希望廣大人民群眾時時做到“疫”鍾長鳴,進而鞏固我市的疫情防控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