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命”——孔子说的“天命”到底是什么?读井上靖《孔子》

论“天命”——孔子说的“天命”到底是什么?读井上靖《孔子》

井上靖 《孔子》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季自然运转,万物自由生长,天说什么了吗?

没有。天,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

“天命”,这个词语出自《论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孔子所说的“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两千多年来都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的答案。

有的人,把“天命”神化,说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因为他“五十学《易》”,“开悟”了,明白了一些比较“神奇的事情”。

这种说法,我真的不以为然。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会说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被神化了的“天命”,就属于此类。

要懂孔子,就不能把孔子想的有多么高大上;要懂“天命”,就要去读井上靖写的《孔子》。

井上靖,日本著名作家,诗人,学者。1907年出生于北海道,1991年因病逝世于东京,享年84岁。井上靖先生早年广泛阅读中国典籍,曾出版《敦煌》、《楼兰》、《杨贵妃传》、《天平之甍》等中国历史小说。1989年在重病中完成《孔子》,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并被誉为“历史小说的明珠”。

关于井上靖先生其人,篇幅有限,仅介绍于此。

《孔子》一书主要是以孔子在第二次周游列国时招收的弟子——蔫姜(一个虚构人物)为主视角讲述孔子的言行以及事迹。

蔫姜本是蔡国人士,因吴楚两国交恶与蔡而逃亡出国,前往陈国陈都,恰好碰见一行看似身份尊贵、想要前往宋国的旅人。蔫姜作为随从进入一行人,后被其超凡脱俗的行为所吸引,此后便决定不再离开。而这一行人,便是孔子和与其弟子子路、颜回、子贡四人。蔫姜跟随其周游列国后返回鲁国,颜回、子路、孔子三人先后作古,在为孔子守孝三年后,蔫姜隐居乡村,直到四十年后有研读孔学之学子登门拜访,才讲述起当年的经历,一起探讨儒学博大精深之处,并重游当年随孔子周游之路。

不要脸的说一句,我在读《孔子》之前,还在读另外一本书,就是北京大学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但是因为有点厚哈,看起来有些吃力,也有点啃不动……于是我就先去读了《孔子》。

读了《孔子》这本书,我感觉孔子这个人我眼前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实了起来,感觉非常亲切,不再是一个虚影。当然,孔子在井上靖先生的笔下,也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形象,他只是一个凡人,一个冷静的凡人。这又让我想起了李零先生的那句话,“去圣乃得真孔子”。

也正如书本封面推荐标语所述,“迄今为止,无论是从纸上还是影视作品中,所有孔子的形象,都没有井上靖笔下的孔子这么生动,这么鲜活,这么真切。”

因为去掉了“圣人的光辉”,孔子的形象所以才“这么生动,这么鲜活,这么真切”吧?

真的推荐大家有时间去读读这本书。

井上靖先生以蔫姜的身份表达出了他本人对孔子和其弟子的一系列看法和理解,有些观点真的是令我眼前一亮,受益匪浅。只可惜井上靖先生没机会看到近年来的考古资料(如曾担任汉废帝、后被贬为海昏侯的刘贺,其墓中就出土了《齐论语》,比今本《论语》多出两章),否则一定会书写出更加完美的孔子形象!当然,这些考古发现也并不妨碍我们阅读这本书。

回到“天命”,井上靖先生没有把孔子的所说的“天命”写的神神秘秘。“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是孔子第二次周游列国回来后说的。所谓“天命”,只是孔子将自己的目标定义为“天命”,“天命”就是自己坚持做的事,把这些事当做上天给你的使命。你只管尽力去做,无论上天会不会帮助你或者阻挠你,只要尽力去做,不留遗憾,这就好了。

孔子第二次周游列国,想从卫国度黄河进入晋国见其国君,看看能不能辅佐。可是孔子刚到黄河边上,晋国就发生了内乱,两名卿大夫丧命。于是孔子望着黄河感叹:“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乎!”意思是说庆幸自己没有过河,保住了一条命,这也是他孔子的命吧!

经过一番波折后,孔子到了楚国,等待时机觐见楚国国君楚昭王,想让自己的三个高徒辅助楚昭王成就一方霸业。可当时吴楚交恶,楚昭王在前阵突然暴毙而亡,孔子总算是见到了楚昭王,只不过是他的尸体。

孔子已经尽力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了,他尽了自己的“天命”,可是上天却不帮他。

我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在为孔子感到惋惜,孔子却不以为然,只要完成了“天命”,尽管没有成功,他也不会灰心丧气。

或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至于成败与否,就让上天定夺。

虽然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天命”的真实含义,但是我觉得这个解释至少跟那些神神秘秘的比起来,更有意义,更有正能量。

关于孔子的形象,我还得在多说几句。因为就在我要准备写这篇文章,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观点,他说,“日本在解读孔子,解读中国,也在解读中国的心灵,若再读读该君的《敦煌》《楼兰》等关于太多太多中国的故事,再读读他写的一些关于中国的笔记,必会猛然惊觉:你身边的某人已经将你从头到脚彻底看透,是别人将你看透,夜幕低垂,似乎还能看见孔子的“仓皇”“奔窜”,还能看见蔫姜的惶惶不安,也能看见夜空中我自己那感慨的眼,是孤独。……从孔子“仓皇”“奔窜”时对战乱的描写,也反映出井上靖对侵华战争的反思!”

是啊!猛然惊觉,真的是猛然惊觉!回想起书中描写孔子的情节,或许井上靖先生根本不是在写孔子,而是在写中国,我仿佛也看到了很多中国人的影子。别人已经在我们的身旁将我们从头到脚看到透,我们还好吃好睡,浑然不知!

我由不得一身冷汗。

最后,我想以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生而为人,为使此生不至白活,务必笃行自身所信奉的一条路。此时,如能感于天赋大任来支撑,那是至嘉至美之事。然而,上天不至因而而给予任何支助,或为之防患爪幸、迫害于未然;彼与此原属两回事。而得以领到这一点,即“知天命”也。

务必将自身当行的路视作天所赋予的使命来领受,认真地向前迈进。”

天何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