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古代百姓家中必备之物。“茶”居于其一,可见在古代茶的重要性和普世性。“茶”不仅在中原人家中必备,在缺乏绿色植物的草原荒漠地带更是人体维生素等元素补充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古代,茶的地位绝不仅仅是有商业价值那么简单。自唐以来每一个皇朝都对茶叶的销售和出口进行严厉的管制,有些时期私贩茶叶者甚至与贩盐同罪。

茶马古道。


中原产茶,边疆产马,以茶换马是互惠互利的生意。但中原与边疆的关系时好时坏,茶马之间的交易便成了关系到国家战略的大事。唐时官方对茶的管制已非常严格,几乎每一片茶叶的外销都带有官方的影子。此后,每一个朝代都有专门掌管茶马交易的茶马司。宋朝时北方关隘尽失,茶马贸易的主体转移到西南方向,有宋朝和吐蕃的川藏线,规模之大达到每年以茶换马15000匹以上。

滇藏线的起源与唐时吐蕃国的强盛与对外扩张有关,公元678年,吐蕃势力进入洱海地区,在当地设立官员,随之双方的贸易也得到发展,茶马贸易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大理国建国后,大力发展茶马贸易,曾以滇茶换取藏马,有时再以藏马换取宋铁。

茶马古道是古代西南地区以茶和马为主要交易品的商贸通道。起于唐代,兴于大理,盛于明清。持续千余年。主要分为川藏线,滇藏线,和西北方的青藏线。其中滇藏线起于云南的西双版纳,经思茅,普洱,临沧,保山,大理,丽江,由迪庆进入昌都,拉萨等地。除了主要干道外,在今普洱茶产茶区的村村寨寨都能找到茶马贸易时期的痕迹和听到

数不尽的古道传说。

茶马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主干道与今日的滇藏线基本相合,入藏后又由西藏中转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不仅是古代与西藏至印度等地区的贸易交通要道,更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当时抗战后方与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抗战物资输送的生命线。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附:本店2020年临沧300年树龄古树生茶,特价99元出售100饼,限购10饼,可点击末尾了解更多链接了解,或者从主页进入店铺6元可试饮2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