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懂得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懂得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懂得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

文 | 伊慢

我最近參加了一個網上的英語學習群,群裡時常有一些翻譯的小活動。

而有一天,我看到了翻譯的一句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並沒有變得更好,也沒有變得更差,只是變得更像我們自己。

我想著這句話說的還是蠻有意思的。

群裡好多人都在熱火朝天地,儘自己可能地翻譯這個句子,有人卻突然來了一句:不是更像自己,是改變的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不要盲目相信雞湯,雞湯有毒。

他突如其來的這句話,給了我一種當頭一棒的感覺,又有一種稀飯裡掉進老鼠屎的感覺。

我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是雞湯,雞湯真的都有毒嗎,雞湯這麼可怕嗎?

有人說,雞湯是過分強調某一片面的因素,比如堅持、樂觀,而忽略了其他對於達到目標非常重要的因素。

也有人說,道理我都懂,可是我還是過不好我的生活。

其實,雞湯有時候就是所謂的人生大道理,它告訴你要自信,要堅強,要努力,要堅持等等。

可為什麼你都知道這些道理,你卻還是過不好自己的生活呢?

我想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道理你都懂,但是你不做。

就比如我表弟學英語,他說自己一年內要英語口語交流無障礙。

於是他報了一個網上學習課程。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他確實是熱情高漲,每天恨不得完成兩天的任務,可是一個月後,我幾乎就聽不到他學習英語的聲音了。

我問他:你不是在學英語嗎,最近怎麼都聽不到你學習了。

他回答我:表姐,我最近工作很累,先讓我休息一下吧。

我說:說好的,堅持就是勝利呢,你這不堅持,怎麼可能會勝利呢。

他回答:是堅持勝利,但是休息一天兩天又不礙事的。

如果只是休息一天兩天也到好,可他後面幾乎再也想不起來自己還有學習英語這件事了。更別提,一年內英語交流無障礙。

所以,你說懂再多道理有什麼用,自己不去做,什麼都沒有用。

第二個原因:道理方法是死的,不能照搬。

我記得大概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特別喜歡看作文書,而印象最深的是,我在作文書裡看到好多關於為他人著想,樂於助人,善良等等優良品質。

然後,我就想著我也要為他人著想,我也要樂於助人,我也要善良,這樣,我肯定會很受大家歡迎。

於是,我真的掏心掏肺對別人好,幫助別人,與他人為善。結果,我真的交到了好多朋友。

可是也有一些人,不領情,還說我虛偽。他們有困難時找我,沒困難時根本不跟我一起玩。

我太小了,我不知道我哪裡做的不對,我開始認為作文書裡的都是假的。對別人好,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慢慢長大,我才知道,對別人好,幫助別人根本沒有錯。只是你的善良需要一些鋒芒,這樣你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所以,錯的不是作文書,錯的也不是所謂的道理,所謂的雞湯,而是你沒能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獨立思考,並靈活地運用你所知道的道理。

第三種原因: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就比如說,知識就是力量。

很多人因為學習改變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也因為考上大學,找到了好的工作。

但有人卻說讀書無用,北大出來的,還不是去賣豬。

有人看到這條新聞之後,就開始大力宣揚讀書無用論,鼓吹自己沒有浪費時間讀書的明智。

但是,他沒有去關注這件事情的後續。

這件事情的後續就是,這個養豬的北大學子,在後來的時間裡他開創自己的豬肉品牌,自建農場,終端佈局科學化養豬,同時還成立了培訓職業屠夫的屠夫學校。

很多人看到一段勵志的話之後,就下結論:雞湯,沒有用,我們都不要浪費時間了。

就像那個看到北大學子在買豬肉一樣,下結論:讀書沒有用,我們都不要浪費時間讀書了。

所以,你只看到了某些道理,某些言論的一部分,你並不知道全貌,你才會覺得它們都沒有用。

很多人對道理方法,或所謂的雞湯,都只是停留在接受認識的層面,根本沒有想過怎麼真正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即便是雞湯,你要喝下去消化了才能看到它的效果。如果你只是看一眼,就說它是雞湯,它有毒。那你的話比雞湯又能正確到哪裡去呢。

而所謂雞湯,所謂的道理,它們都不是為你一個人量身定做的,你不可能照搬就能實現自己的目的。你要思考,你要轉化。

我們學習,我們閱讀,並不是去找尋一個為你量身定做的方案,而是去學習別人的知識,別人的觀念,然後再結合自身的狀況去思考,將它們為自己所用。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