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這些傳染性疾病需被重視!

#健康科普排位賽# 春季本是傳染性疾病多發的季節。而今年的春季更不尋常,新冠肺炎疫情的硝煙還未散去,各種傳染性疾病隨之而來。因此有哪些

常見的傳染性疾病,這些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症狀表現有哪些,易感人群有哪些人,我們又有哪些預防措施呢?下面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詳細地去介紹這些春季多發的傳染性疾病。

疫情期間,這些傳染性疾病需被重視!


春季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有哪些?

  1.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傳染性極強。
  2.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傳染源主要是麻疹患者。麻疹傳播性強,若沒有患過麻疹或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患麻疹的機率非常高。
  3. 結核病:也叫做“癆病”,常見的以肺結核為主。這種病是由結核桿菌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慢性傳染病。
  4. 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幼兒園至小學期間,最有可能患病和流行。
  5. 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的傳染病。
疫情期間,這些傳染性疾病需被重視!


上述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和症狀表現,以及易感人群有哪些?

1、流行性感冒:

(1)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還有可能會通過病毒攜帶者觸碰過的物品間接進行傳播。

(2)症狀表現:一般性流感表現為突然發熱,體溫體溫通常為37℃~39℃,並伴有頭痛咽痛、全身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而像肺炎型流感這些比較嚴重的流感,表現為持續高熱、呼吸不暢,甚至會出現休克等症狀。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後會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續時間不長。一旦病毒突然發生變異,便會反覆發病。

2、麻疹:

(1)傳播途徑:唯一途徑就是病人,通過病人的口、鼻以及血液等途徑傳播。

(2)症狀表現:潛伏期為11天,初期感覺像感冒,並伴有流淚、咳嗽等症狀。4~5天后耳後會出現玫瑰色的疹子,之後皮疹會遍佈全身,最後皮疹褪去。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尤以兒童為主。

3、結核病:

(1)傳播途徑:肺結核患病者為主要傳播源。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等進行傳播,但以呼吸道傳播為主。

(2)症狀表現:起病緩慢,伴有疲憊、出汗、食慾不振等症狀。肺結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結。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與肺結核病人有過密切接觸的人群機以及抵抗力較弱的人群,比如幼兒、老年人等群體為重點人群。

4、水痘:

(1)傳播途徑: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人體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等也會被傳染。

(2)症狀表現:大約兩週的潛伏期。可能會出現頭痛、發熱等症狀,之後出現紅色斑疹,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並伴有瘙癢。1-2天后開始結痂,一週左右痂皮脫落。皮疹出現最多的部位是軀幹,其實是頭部位置。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一般為2~10歲左右的兒童,一次發病終身免疫。極少數人會之後感染髮病。

5、手足口病:

(1)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經消化道或呼吸道傳播,也有可能接觸病人皮膚而感染。

(2)症狀表現:剛開始出現發燒症狀,手心和腳心會出現發紅的皰疹,口腔粘膜也會出現皰疹,有明顯疼痛感。少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噁心、嘔吐等症狀。

(3)易感人群:嬰幼兒和兒童普遍為易感染人群,成年人一般不會感染,但會作為病毒攜帶者傳染給孩子。

疫情期間,這些傳染性疾病需被重視!


上述傳染性疾病應如何預防?

1、流行性感冒: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武器。增強體質,鍛鍊身體。要經常開窗通風。老人、兒童及患有高危疾病的人儘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

2、麻疹:儘量減少與患者及患者家屬接觸。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定期接種麻疹疫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增強體育鍛煉。

3、結核病:加強鍛鍊,多吃蔬菜瓜果,及時補充營養。嬰幼兒應接種卡介苗。避免與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

4、水痘: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兒童儘量不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要經常開窗通風。

5、手足口病:勤洗手、多通風,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嬰幼兒及兒童若出現相關症狀需及時到醫院就醫。

疫情期間,這些傳染性疾病需被重視!


總結:預防春季傳染性疾病的具體措施

1、勤洗手、多通風

2、避免去人群多的地方聚集

3、按時接種疫苗

4、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5、多喝水,多補充各種營養物質

6、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

7、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8、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切勿貪涼

疫情期間,這些傳染性疾病需被重視!


除上述春季傳染性疾病外,還有流行性腮腺、風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傳染性疾病多發。現在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加之這些春季多發的傳染性疾病,大家依舊要格外注意個人衛生,健康防護馬虎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