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競之名繳智商之稅

在這物慾橫流的世界,周圍的物價水漲船高,一代更比一代貴,廣大硬件產品也像沾染了病毒一樣,以前兩到三千元滿足裝機需求,到現在萬元預算都收不住的現象筆筆皆是,讓廣大用戶深受其毒,而造成的這一情況的,正是名為電競風的硬件狂潮到來。

什麼是電競風?硬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還真講不清楚,很多廠商給我們灌輸的概念是一些花裡胡哨的外觀與RGB光效結合的硬件就叫電競硬件,實際上內部性能大同小異,本質沒有變化。

但就是因為加了RGB這種可以有而沒必要外觀,造成了很多硬件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甚至出現了很多不符合性能定價的現象。


以電競之名繳智商之稅


事實也證明,硬件靠電競之名變相漲價筆筆皆是,因為RGB光效和酷炫外觀一直大部分DIY玩家的追求,所以不免有很多人為這些產品買單,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發現自己可能是“電競”之名的犧牲品。

舉個例子,早些年四五千元左右就能打造一臺中高端的主機,而萬元機就不說了,吹起來就完事了,那如今的電競主機要多少錢?

以主流遊戲入門級CPU六核心六線程的i5-8400為例,售價1500元左右,而顯卡起碼得來一個GTX 1660Ti 才能暢玩遊戲,還是1080p畫質。而GTX 1660Ti 售價為2000元左右,這麼一算就已經3500元左右,隨便配個主板就到了4000元,更別提還有其他外設產品以及顯示器沒算上,一個入門產品就都以這樣,這麼一算只能感慨自己越來越跟不上時代了。

如今DIY發展已經走過了20多個年頭,從以前的追求性價比到現在的DIY不起,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一些用戶還抱著E5和E3這種老平臺不放,不僅是因為情懷,更多的是真的整不起。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產品漲價難道真的都要怪硬件廠商無腦的跟風電競麼?

其實不然,這裡面有一個很殘酷的詞可以解釋這個現象:小眾化。

DIY在小眾化

如今DIY正在趨於小眾,大部分用戶都更關注移動端市場,懂攢機的用戶也越來越少,同時DIY本身門檻相對較高,一個愛好者沒個一兩年的功夫想要了解攢機很困難。

而因為小眾化,廠商們的利潤也不斷縮水,為了保證收入,不得不打造一個自家產品的特點,而恰逢近幾年電競狂潮興起,看到希望的廠商們,紛紛在這個市場進行了加註,從而造成了如今的硬件電競狂潮。


以電競之名繳智商之稅


有人會說廠商這種做法,對麼?

我會告訴你:對!

就廠商來說,很多中低端DIY玩家已經被不斷上漲的硬件價格所勸退,而這些中低預算的人佔據了DIY玩家的很大一部分,這些用戶走後,廠商肯定會找其他的消費主力,自然就將目光放在了電競玩家身上。

因為電競本身是年輕人的天下,同時年輕人又有著很強的購買力 ,這些年輕人就是廠商看到的新消費主力,廠商希望能靠這些電競玩家散發第二春。

而廠商這麼做也無可厚非,因為利潤的萎縮,已經耗不起過多的硬件開發,所以除了少數廠商,大部分商家硬件水平都在原地踏步,畢竟人都是要“恰飯”的,而老牌DIY玩家,我只能遺憾的告訴你們,你已經被時代的馬車拋棄了。

當然就DIY小眾化,其實還不能全解釋硬件價格不斷上漲,大家應該也意識到了,買電競主機是為了什麼?

很簡單,玩遊戲。

PC遊戲小眾化:

DIY其實並不孤單,因為在它不斷衰退的同時,PC遊戲也在不斷衰退。不知大家有沒有感覺,能稱的上PC大作的遊戲越來越少,而且如今遊戲好玩的定義也從劇情、遊戲性等方面,變成了畫面以及特效,從而造成很多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大部分遊戲根本玩不下去。

叫好不叫座的現象很真實也很殘酷,也造成了很多遊戲大廠們已經不敢開發新遊戲,只能不斷的提高畫面的真實度來吸引玩家。而你這一提高吧,我們以前的硬件性能自然跟不上,那麼高性能硬件自然就順勢推出,價格也水漲船高。


以電競之名繳智商之稅


什麼?你不玩大作玩網絡遊戲?那不知你還記不記的PUBG大火的時候,連當時最厲害的GTX 1080Ti都不能完美運行的情況,而當好不容易等到優化的到來,你會發現這遊戲也快涼涼了。

時代所趨

現在追求物美價廉的消費降級用戶越來越不受商家待見,那麼為了提高利潤商家漲價自然也在所難免,而除非像內存固態那樣市場飽和度太高的產品,主流的硬件想要降價基本只能等更新換代。

那個全民攢機的時代早已過去,如今DIY市場已經被手機市場衝的七零八落,迴歸了小眾市場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而當大眾消費迴歸小眾,廠商營銷模式自然會發生變化,廠商必須定位精準,找到產品的價值,同時目標要明確,這麼一看,“電競”確實是現在廠商最好的選擇。

所以發展到了現在,在當我們看到這些包裝好的“電競”硬件頗有一些被收智商稅的不爽感,但其實這是DIY行業發展趨勢走到今天的必然結果,遺憾的是,短時間內這一現象不會有什麼改變,所以我們無能狂怒也是枉然。

那麼個人能避免交“電競”智商稅的情況麼?自然可以,電商崛起,實體店強買強賣的情況已經消失,消費者有了太多選擇的機會,而並非所有商家都迷失了自己,耐心一點總會找到我們真正需要的產品。


以電競之名繳智商之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