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提醒:因材施教——不要盲目的複製別的孩子成功的經驗

最近女兒數學考了個87分,我和爸爸又震驚又著急,才二年級,成績就已經開始落後,怎麼辦呢?正好這時,群裡一位媽媽發了她家娃的學習方法,她家的孩子這次考了滿分。老公一看,頓時亢奮起來,逐條比對,讓我家的娃也要按著那個孩子的標準,全部做到,這樣肯定就能好。我說,那只是適合別人的方法,並不一定適合咱們家的娃,老公就不高興了,說:“你就是這樣,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然而,論教學,我才更加專業,不是嗎?

很多家長都是這樣,最喜歡把別的孩子怎樣往自己孩子身上套,特別是不怎麼愛思考的家長,反正別人家那樣是好的,你只要照著做肯定錯不了。可是,正如這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一樣的方法,並不會產生同樣的結果。我們大人經常就有這樣的經歷,明明按照各種攻略方法去做了,怎麼沒有達到別人的好效果呢?比如減肥,比如掙錢。市面上各種掙錢的方法很多,沒有一個人照著別人怎麼做去做會成功的。

成功時不可複製的。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反思,覺得肯定是自己的問題,自己心志不夠堅定,自己哪裡沒做到才失敗的。到孩子,就覺得一定是孩子偷懶了,沒有百分之百按照要求去做,而事實只是,那樣的方法不適合你,不適合孩子。

家長提醒:因材施教——不要盲目的複製別的孩子成功的經驗

現在的家長很艱難,教育局各種肩負,老師該佈置的作業不佈置了,該要求的背誦記熟預習複習之類的,都不要求了。老師的活動,只被限定在了課堂。然而,學習這個活動,可不是隻侷限於課堂。課前不預習,老師講什麼,孩子會一頭霧水,聽不懂,一聽不懂,孩子就容易走神分心。年級越高,預習越重要。因為確實有很聰明的孩子,靠著聰明,不是太複雜的知識能學的很好,可是隨著年級的升高,知識越來越難,光靠小聰明就不夠了,需要預習,需要知道哪裡不明白,上課要仔細聽。

上完課,回家了要複習,課堂上掌握了,大多隻是暫時的記憶,還需要通過複習,做練習來強化,還需要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進一步舉一反三,更進一步,總結出規律,甚至自己能出題目。

這才是學習。教育局現在不給一二年級的孩子佈置作業,硬生生地把學習的三個環節砍成一個,如果完全按照教育局的做法,放了學,就放飛自我,出去痛快玩耍,那由於這樣的荒廢造成的永遠都不可挽回的知識的缺失,該怎樣彌補呢?

家長提醒:因材施教——不要盲目的複製別的孩子成功的經驗

還好家長們都是清醒的,知道放了學,學習還是要繼續的。有的放到輔導班,放到輔導班的,自不必說,效果肯定不好。除非是一對一的,但是也不如自己來帶好,因為,最瞭解自己家孩子的人,就是父母。

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別人用了再好,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無效,那也不是好方法。

最近看了一本書,是一個日本人寫的,書名叫做《所謂學習好,就是方法好》。作者是專門的輔導老師。他給孩子輔導前,要先做一個性格測試,以便確認孩子是什麼性格,好找到適合這種性格的學習方法。

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自然不必如此,因為了解自己孩子的優點和弱點的,除了自己的父母,沒有第二人,如果一個老師,連孩子優勢弱勢都沒向家長了解過,那他肯定不是一個合格的輔導老師,如果要花費時間去了解孩子然後制定學習策略,還不如家長直接自己來好。家長唯一的弱點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專業,不會教把孩子教壞了。

再說一說考試。如果把考試比作打仗,那麼如果我既不知道自己的情況,也不知道對方的情況,只知道別人怎麼贏了,我就照搬別人的方法,那麼肯定也會贏!聽起來很荒謬對吧?可是在考試的問題上,家長就是這麼想的。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又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講究。學習,考試,不像打仗那麼複雜,但也不該什麼都不講究。

有人覺得,光盯著分數,太功利,說不定是高分低能。可是,我們的中考高考就是靠分數錄取,分數不夠,逆襲出頭的幾率更低。何況,考高分也不一定是低能,低分的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高能。

說說如何考高分。再三強調的是找出適合孩子的方法,切不可盲目追隨別人。

接下來所以說如何進行,以數學單元測試為例。

單元測驗之前,要複習,很多複習資料都有本單元的知識總結,帶著孩子一條一條過。遇到不會的,停下來,回到課本具體的章節中,找到不會的那個點,讓孩子回憶上課的過程,如果實在記不得了,家長只好講一遍,並且警醒自己,孩子聽課方面是有欠缺的。這樣把所有的知識點都過一遍,沒有漏洞。過完後,讓孩子自己把單元的思維導圖畫出來。不一定是那種正規的思維導圖,只要孩子能陳呈現出來,什麼方式都行。這個的目的是讓孩子自主記憶,畢竟家長帶著,孩子可能有種自己什麼都會的錯覺。複習完了,孩子心裡也有一些底氣了,可以做一些題目,查缺補漏。複習過之後,孩子自信心大增,很樂意去做題目。特別注意的是資料中有坑的題目,讓孩子做一些,直到再也不會掉進坑裡為止。有坑的題目,考察的是對只是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能力,考試經常會考。

基本上這樣複習,孩子考的不會差。

這種方法,適用於平常上課不錯,沒落下太多的孩子。

如果複習的時候,發現處處是漏洞,一會就要回到課本中。家長會崩潰,這也意味著這次考前複習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畢竟漏洞太多,不可能全補上,能補多少算多少。不過這也反映出了孩子的最真實的學習情況,平常課堂上很多知識點就沒有消化。那就要把預習複習做起來。

如何預習?有的家長認為預習就是提前學習,都學會了,課堂上不聽講怎麼辦?這就是不懂預習了,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辦,很多資料裡有預習單,可以拿來用。

以二年級語文為例,說一說如何預習。

大原則是讓孩子明確自己懂了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懂的地方,上課時印證,不懂的地方,思考,上課仔細聽講。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讀課文,提問題,孩子解答。不定對錯,只為鼓勵積極思考。如果不知道問什麼,也可以參考相應的教輔書。

老師一般佈置的任務是讀課文五遍。就是說上課前必須要過掉的是正確流利的讀課文這一段,老師一般忽略講讀課文,或者是朗讀很有特色的地方講一下。二年級老師重點講的就是課文的內容,一些句子的深意之類,是從語篇角度考慮的。

孩子預習好了,課堂上會非常積極,而且,會迸發出思考力創造力。老師會喜歡,孩子會更愛這門課,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越是低年級的孩子,越是在意老師的重視。

家長提醒:因材施教——不要盲目的複製別的孩子成功的經驗

這篇文章主要是先說一說該幹什麼,至於做這些事的方式,可以有一萬種,選對讓自家孩子樂在其中的方式才是重點。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不過,要掌握的知識點是相同的。但是在掌握知識點的過程中,家長們可以無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的創造力,這樣,不僅對自己好,對孩子更有益處。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