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水 为 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指最好的美善就如同水一样。水不仅仅是生命之源,能哺育万物,它还是道德的载体,智慧的展现。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以水为师,就一定能让我们的道德和情操得以升华。

以水为师,我们要学习水的变通。智者乐水,智者之智慧当如水般“灵活变通”。水春能起雾,夏能为雨,秋而结霜,冬则为雪。在自始至终保持为水的本质前提下,顺应环境而变。 郑人最终没买到履,就是因为他不懂得变通。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加州涌现"淘金热",淘金的人越来越多,金子越来越难淘。当地的气候十分炎热干燥,水源极缺,不少人因为缺水而被渴死。一位十七岁的男孩灵机一动,断然放弃淘金的念头,改为卖水。他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与讪笑。然而,当许多的淘金者空手而归时,小男孩已成为一个小富翁了。我们常言,坚持是一种精神,殊不知适时变通亦是一种智慧。

以水为师,我们要学习水的以柔克刚。水柔弱无骨,石坚硬非常,但最终滴水穿石。我们都有这样的体检,无论是生活中争执,还是工作上的争议,针尖对麦芒,换来的只会是两败俱伤,冷静思考,柔声化解,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家功夫,强调的就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借力打力,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意外效果。风和太阳曾经打赌,看谁能让人们脱掉身上的棉衣。风用刚力放肆的吹,反而让人们把身上的衣服越裹越紧,而太阳以轻柔的阳光轻轻地抚摸给人带来了温暖,人们都主动地脱掉了身上的棉衣。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亦是如此,所谓的“狼爸虎妈”可能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更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我们应该气定神闲,静下心来,想办法,一点一点去解决。

以水为师,我们要学习水的博大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水是包容的,它不拒小流,故能成江成海。祁黄羊不拘私怨,举荐解狐为官,成就一段佳话。蔺相如不计较廉颇处处为难,只为国家安稳,后有廉颇"负荆请罪"。苏轼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但在苏轼被冤枉的时候,王安石惜才,派人连夜上书,挽救他的性命。这其中体现的都是包容的情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就有"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和而不同"。在世界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他国文化精华,不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让它始终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水的灵活变通和以柔克刚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智慧,而水的“包容万物”提升的则是我们的情操和德性。让我们以水为师,将水的精神化作生动的实践,为更美好的将来而努力!

作者 赵海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