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成為艾滋高發入群?大學“防艾”刻不容緩!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截至去年6月,北京市的高校,18-22歲的年輕學生們,有722例艾滋病毒感染者,

其中98.48%,都是男生!

不僅是北京,在2015年,武漢衛計委發佈的一組數據裡,武漢高校學生艾滋感染者258人,其中97.7%,都是男生!

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本該是學習的樂園,

高校緣何成了艾滋病的爆發地?

神秘的病毒從何散播?

這一切的背後是良心的泯滅,

是道德的淪喪,

還是人性的扭曲?

大學生成為艾滋高發入群?大學“防艾”刻不容緩!

為何男性的患病人數如此之大?對此我們有以下猜測:

1、大學男生嫖娼;2、大學男生同性戀、雙性戀多;3、大學男生約炮成風;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大學校園真的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了。一些報道顯示,由於受到社會壓力、交際圈狹小和自我認同的困擾,許多大學生會選擇“性”作為一種宣洩壓力的方式。年輕的大學生由於剛開始離開父母獨立生活,自控力不足、好奇心又強烈,很容易誤入歧途,把性行為當成一種遊戲,頻繁更換伴侶或選擇與陌生人“一夜情”,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一旦被感染,學生艾滋患者比普通患者更脆弱也更害怕病情被暴露,對自己和家庭都會產生更嚴重的影響。

孔子曾教導我們,男德不興,禮崩樂壞

大學,本該是學習本領的地方,也是可以是創業實踐的地方。原本純潔的“象牙塔”何以披上“艾”情陰霾?學校和政府又該如何防範艾滋疫情在高校蔓延?現實促使我們冷靜思考。

大學生成為艾滋高發入群?大學“防艾”刻不容緩!

一位來自某高校的大學男性艾滋病患者親述本人親身閱歷:

艾滋病真的是太可怕了,折磨了我好久,原本這些根源都怪我, 大約是1年前,我在校外街上漫步,街邊有一個很美麗的小姐和我打招呼,後面就不囉嗦了。有了第一次,然後即是很多次的在一同,有的時候是她打電話找我。後來1個多月後的一天我去找她,她現已不在了。他們那裡的人通知我她現已走了,走去哪裡?不知道!當我還在苦苦的尋找她未果時,我就發燒了,渾身難受,忽冷忽熱。接著淋巴就發炎,腫大。低燒1個多星期燒退了。

後來,又開始低燒,在baidu裡邊查找病症。結果差點被嚇個半死,和愛滋病的後期表現一模一樣!

開始我打死也不相信自己會感染艾滋,總覺得弄錯了。後來,我下定決心去醫院檢查。

在我拿到診斷結果的那刻,世界突然變得灰暗,我看見醫生的嘴巴一張一合,而我卻聽不見他在說些什麼,那一刻我也說不出話了......

今年我二十歲,花樣的年華,可我卻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

在回學校的路上,除了能想到死亡,我腦海裡幾乎全是空白。

回到學校,我還是像往常一樣上課、吃飯、睡覺,不想讓同學發現我有什麼不一樣。然而,坐在食堂裡,我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白天還有同學說說話,到了晚上我躺在床上整晚睡不著覺,眼淚不自覺地流下來;坐在教室裡,我的腦子裡出現的全都是死去的畫面。

後來,我開始在網上查詢關於艾滋病的信息。為了不讓別人發現,都是等舍友睡著後,我才在宿舍裡偷偷地上網,看完就刪除瀏覽記錄。

看到網上的信息說艾滋病還會產生併發症,我特別害怕。尤其是看到會有肺結核的併發症,我就立刻覺得自己胸口發憋,喘不過氣來,當即就跑到醫院找醫生拍片子。醫生說,你不抽菸又這麼年輕,一點事都沒有,拍什麼片子啊。看到網上有人說艾滋病人的免疫力極低,我就特別注意衛生,一天洗好多次手,上公交車也不敢抓扶手,每天都隨身帶著消毒溼巾,隨時擦手。那段時間,我整個人隨時都會坐立不安,束手無策,整天就是在恐懼和無助中度過。就覺得,下一秒我就會死掉,甚至都懷疑自己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大學生成為艾滋高發入群?大學“防艾”刻不容緩!

到現在我唯一擔心的是我的父母,我沒有把這件事告訴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是這個世上最愛我的人,他們對我有太多期待,他們希望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找個女朋友,結婚生子。

這也是我現在最為苦惱的,但是我暫時還可以拿“還在上學”作為藉口。其實,我之前也有個女朋友,她非常喜歡我,相處一段時間後,幾經考慮,我還是決定把我的事告訴她,我不想“害”她。我跟她說,不論我們最後在一起還是分手,千萬不要將我的事跟任何人說。儘管最後我們還是分手了,我也早已設想到了這樣的結果,但是她告訴我,如果她沒有父母、沒有家人、沒有兄弟姐妹,一定會跟我在一起。

除了她以外,我沒跟任何“外人”說過我感染艾滋病毒的事。她也遵守承諾,沒有將我的事跟任何人講,我們現在也還是好朋友,也會時常聯繫。

大學生成為艾滋高發入群?大學“防艾”刻不容緩!

短短半年時間,我長大了,也想通了,我每天都認真地對待生活。之前我也以為艾滋病離我們很遠,在我遇到這樣的情況前,從小學到大學根本沒有接收過此類的信息。但其實,我很想告訴跟我一樣的同齡人,你們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權利去追求刺激,但一定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懂得對自己負責,否則一切不可能都會變成可能。

現在的我,不求所有人都能接受我,但求大家不要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求以後吃藥都能報銷,但求醫保能給些補貼;不求高薪體面的工作,但求給我們一個平等競爭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